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4章 牛总的大爱

作者:十九度的夏天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唐芳走到窗边,指着远处的山峦,说道:


    "推开窗就能看到这么美的风景,这点小味道,应该可以忽略不计吧?"


    老师们纷纷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层叠的青山,眼底满是惊叹。


    赵虹轻轻拨弄着吉他弦,哼起了小调;


    张晓丽已经掏出画本,开始勾勒窗外的美景。


    杜雨感慨道:"来之前,我做好了住茅草屋的准备。没想到......"


    她的声音有些哽咽,"这里比我想象的好太多了。"


    唐倩倩接过话茬:"是啊,听说桃源村是全县最穷的,可这学校......"


    牛大壮看着老师们脸上绽放的笑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这些老师的到来,将为桃源村带来希望;


    而这所学校,也将成为他们梦想起航的地方。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校园里,为一切镀上了一层金色。


    美丽的校园环境,舒适的住宿区域,这本来就是完美的。


    当牛大壮和唐芳带着十二个新老师来到食堂的时候,大伙儿就更加振奋了。


    刚刚毕业的这一群大学生,其实一切都还OK,最最担忧的就是生活问题。


    没想到学校食堂的建立,彻底消除了他们仅有的一点顾虑。


    这学校食堂,严格按照卫生标准建设,主要供应学生中午就餐。


    因为桃源学校得到上级打理扶持,私校公办,享有餐补和办公经费预算。


    新来的十二个老师,自然可以在食堂里就餐。


    中午饭就跟学生们一起吃,而早餐和晚餐,食堂阿姨可以代劳。


    此时此刻,食堂的饭菜,基本做好,正要准备上桌。


    只不过负责加工饭菜的乡亲们,得等到牛大壮的命令。


    新老的老师们惊喜不断,说是先看看教室和办公室再吃饭。


    办公室也就是通用的配置,也就是那么回事吧。


    而教室里,课桌椅是崭新的,授课白板也是崭新的。


    尤其是课桌,在唐芳的设计下,课桌全是菱形的。


    这样一来,看似不规则的菱形课桌拼起来就是个组合式的课桌。


    新老师们惊呼出声,齐刷刷地为这种课桌椅的设计竖起大拇指。


    唐芳趁机解释:“新建的桃源学校,课程实施得跟上节奏。”


    “我们还是主张以学生为本,倡导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所以这个课桌椅,就是为小组合作学习而准备的!”


    看完了教室,一回头就到了食堂门口。


    众人站在操场一角,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这时候牛大壮说,可以摆桌子上菜了。


    热心的乡亲们,七手八脚地就在食堂门口的操场一角忙活起来。


    才一阵子功夫,备好的十桌饭菜,就这么香喷喷地上桌了。


    大伙儿坐在操场一角,露天就餐,其乐融融。


    那十二个新来的老师方才幡然悔悟。


    是啊,桃源学校其实就差了一个餐厅。


    不过在操场上摆桌子这种方式,倒也新鲜。


    怎么说这也是个巨大的露天餐厅不是么?


    席间,唐芳对今后的师生就餐有了一个简单的规划。


    她说学生就餐就在教室里,菱形课桌拼起来也是个圆桌。


    至于老师就餐,可以就像今天这样露天就餐。


    当然,厨房旁边还是有个小型餐厅的。


    平日里在里边摆两桌还是绰绰有余的。


    众人就都连连点头,唐芳校长事无巨细,什么都考虑进去了。


    这时候李欣怡趁机插话,开始介绍起了桃源学校建校的始末。


    "各位老师,在此之际,请允许我我向大家介绍一位特别的人。"


    李欣怡的声音清亮而有力,她的目光越过众人,落在牛大壮身上。


    "他是白手起家的企业家,是心系教育的筑梦人。”


    “更是将改变桃源村命运扛在肩头的实干家  ——  牛大壮先生!"


    掌声如潮水般响起,牛大壮感觉自己的心跳陡然加快。


    他抬手摆摆时,余光瞥见王思雨悄悄摘下眼镜擦拭。


    刘清艳则托着腮帮子,眼神中满是钦佩。


    最让他不自在的是杜雨,这位抱着吉他的女孩正咬着下唇。


    那桃花眼里闪烁着异样的光彩,看得牛大壮耳尖一阵子发烫。


    李欣怡轻轻按住手掌示意安静,继续说道:


    "不久前,牛总学道归来,毫不客气地说,那时候他还是个穷小子。”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墙上  "知识改变命运"  的标语,接着说道:


    “牛总得到他的师父真传,用知识一下子就改变了他的命运。”


    “我没有忘记和牛总初次认识的那一天,他和我撞车了。”


    “牛总的三轮车里,装着一车西瓜,当时他说,那是他自己培育的西瓜。”


    “事后,牛总的西瓜基地打开了市场,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于是,牛总的第一桶金就此捞到了,大家想想,这是不是没啥好稀罕的?”


    “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桃源村的西瓜,就是比所有的西瓜都好吃。”


    “原因就是,咱们牛总用知识改变了命运,西瓜培育技术——就是他师父传给他的!”


    “再后来,我们的牛大壮牛总,日进斗金,越来越富裕了。”


    “买车,加大运输辆,收购黄鳝和蔬菜,开餐馆,基地建设,生意越做越大。”


    “手头有了点钱,牛大壮牛总想到的是,桃源村的孩子们读书都要去很远的地方。”


    “所以他一咬牙,就决定自己投资在桃源村修了这么一栋桃源学校。”


    "这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毫不夸张地说,都凝结着牛总的心血。"


    掌声再次响起,这次更加热烈,牛大壮感觉眼眶发热,赶忙低头擦拭。


    当李欣怡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时,其实整个操场上都陷入了深深的寂静。


    “接下来的美好时光,乡亲们都可以作证,当然我也可以作证。”


    李欣怡接着说道:“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牛总确实献出了大爱。”


    “作为桃源村村长,但其实我更想说,牛总高瞻远瞩的还不仅仅如此。”


    “一个人富裕,不叫真正的富裕,而是要所有人都富裕起来,才是真正的富裕。”


    “我们伟大的牛大壮先生,现在正在带领桃源村村民,迈步走向幸福的康庄大道!”


    被李欣怡一而再再而三地抬举,牛大壮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这时候,唐芳主动站了起来,朗声说道:


    “李村长,关于牛总的大爱,我也忍不住说几句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