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0.阿基米德

作者:松饼pancake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是三枚不同来源的铜钱。”宁直将托盘中的铜钱递到乐茂德手中,皇帝捻起来瞧了两眼,示意百官传阅。


    宁直左手持一杯如清水般的液体,这液体奢侈地放在了晶莹的琉璃杯盏之中。


    他右手拿起一枚铜钱掷入液体之中,铜钱打了个旋,很快沉入了杯底。


    “此为我大雍官钱。”宁直展示一圈之后,用筷子将官钱夹出了琉璃杯。


    他又将第二枚铜钱掷入液体之中。


    起初铜钱并未产生什么反应,但很快,铜钱的表面渐渐冒出了一些小小的气泡。


    宁直举起手中的玻璃杯,让所有人都能看到杯中由澄清变成淡黄色的液体。


    他将第三枚铜钱掷入另一杯液体之中。


    这次液体出现得更快,气泡更多,水面上甚至咕嘟咕嘟地翻起了泡泡。


    盛闻这才开口,“即使诸卿不通晓事物变化之理,也该知晓这三枚铜钱的构造不同了吧。”


    “陛下。”闻人旗重重叩首,“太子此前,违背天时孵小鸡,制造火药、水泥,已然搅乱天地秩序,坏我朝千年规制,如今又使用一种闻所未闻的药水检测所谓的私钱,实在是寒了微臣的心,寒了众臣的心啊。”


    “尚书云,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先正人德,方能正物德,而钱币铸造又关乎国之根本,自来遵循祖制,有其既定规制。”闻人旗又道,“管子·轻重篇亦言币重而万物轻,币轻而万物重。太子此番行为,私检钱币,难免不会破坏钱币在百姓心中的信用,何况用这莫名的药水,无疑更是对祖宗定下的货币之法的公然践踏。”


    “闻人大人说完了,接下来该轮到孤说了。”盛闻道,“这大人口中的这种药水,乃是从盐卤之中提取而来,孤将其称为盐酸。”


    “经过我东宫属官的多次实验,将多种金属与盐酸相互反应,发觉有一些金属是不会与盐酸反应,而有些金属一旦遇上这盐酸,就会产生如方才这样的气泡。”


    “不会和盐酸反应的金属,孤在这儿先告知给诸位。”盛闻揣着袖子道,“分别是铜汞银铂金。”


    “至于其他的,若是列位大人家中的姊妹千金来女校听课,自然很快就会知晓。”盛闻笑道,“这世间的真理,就是无论是谁说了什么,又是谁来检验,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来检验,都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变化。”


    “孤在此也不卖什么关子,这私钱中所掺的,是铅和锡。”盛闻道,“既然闻人大人攻讦孤,以管子说孤无德?管子中亦有五谷食米乃民之司命,黄金刀币乃民之通施,善者执其通施而御其司命的话。”


    “大人,本草拾遗,医学入门,可均载了铅锡有毒啊。”盛闻道,“既然您说这钱是国之血脉,您说说为何要在这血脉之中掺入铅毒呢?”


    “这…”闻人旗的后背已经冒出一层冷汗。


    户部尚书邹永昌手持笏板一礼,他自袖中摸出几枚铜钱,“此为熙宁年间所制铜钱,彼时圣人初初登临大宝,国库空虚,若是殿下一定要验,这其中必然也含铅锡。”


    “哦,邹大人这是说孤的父皇也要毒害百姓了?”盛闻向皇帝一拱手,笑道。


    邹永昌连忙跪地,高呼不敢。


    “邹大人为同僚出头,对付孤这个大恶人,孤本该感动得涕泪盈眶的。”盛闻摇头道,“可惜孤不吃您这套。”


    “西域小国有一贤人,名为阿基米德。”盛闻道,“既然闻人大人怀疑孤在盐酸之中做了手脚,不如这样吧,就请闻人大人和邹大人打两碗水来吧。”


    “水?”邹永昌疑惑道。


    “不错。”盛闻答道,“清水。”


    “趁着二位大人打水之际呢,孤来给诸位讲个故事。”盛闻道,“某一日这贤人所在国度的国王将一块金子交给工匠,命其打造一顶顶好看的王冠来。”


    “王冠到手,国王自是喜不自胜,只是他拿在手里,却觉得质感不太对,可是放在称上一称,重量却和当时所赐的那块金子一般无二。”盛闻端起闻人旗和邹永昌所打来的满满两碗清水,“因此,这小国的国王就将王冠交给了贤人,命其查出其中到底有没有掺入其他的金属。”


    “贤人便如孤如今这样…”盛闻将邹永昌拿出的官钱和掺入铅锡的私钱分别放入水碗,水碗溢出了些许涟漪。


    宁直在邹永昌和闻人旗的视线之下量出了溢出的水体积,“官钱溢出三点二立方寸,私钱排水四点一立方寸。”


    “正如一斤棉花和一斤铁,重量一样,但体积却不同,何故?”盛闻笑道,“孤将此种区别称为密度。”


    “水是二位大人亲手打来,这次该不会说孤在碗里也动了手脚吧。”盛闻道,“如果邹大人坚持要称这掺了铅锡的铜钱同样是因地制宜,不得已而为之,那便请您解释解释,为何会和熙宁年间所制的官钱掺入的铅锡不一样多呢?”


    “陛下。”邹永昌求助地看向皇帝,“陛下,此等奇淫技巧,安能乱国法啊!”


    “住嘴!”盛闻大骂道,“你敢说孤作奇技奇器以疑众,孤看你是行伪而坚,言伪而辨,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当杀之!”


    这二句均出自于过于礼记王制篇。


    以奇异之器蛊惑民心的人,该杀。


    行为虚伪又顽冥不化的,言辞虚伪却巧言令色,言辞荒谬而冠冕堂皇的,也该杀!


    “下一位!”邹永昌闭口不言,盛闻翻开他的小奏章,“御史大夫施功施大人?”


    众臣见那小小的一方册子,好像看阎王点卯的生死簿。


    “陛下有旨,命令拆除新商街附近阻隔坊市的围墙,施功施大人的家眷为何故意侵吞地产,令十数户百姓流离失所?”宁直朗声问道。


    见到邹永昌和闻人旗的下场,施功自知太子既然将这些事拿了出来,必然是有了证据。


    “陛下明鉴!”因此他不遮不掩,自袖中取出一张地契,双手将其高举过顶,“朱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71319|16239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雀大街二十四铺连坊,乃是常安三年高祖皇帝御笔亲批,臣之外祖当年随驾于晋阳起兵,方得此殊荣!”


    “好个祖制!”盛闻将手中的拐杖在地上狠敲了两下,“私钱之事只是搬出孤的父皇,如今再搬出孤的皇祖父,再说下去你们是不是要扯到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了!”


    “打了儿子来了老子,你们是真牛…”牛逼啊。盛闻道,“好,既然施大人和孤说祖制,孤就和你说祖制!”


    “成王定鼎洛邑时,曰面朝后市,左祖右灶,孤请问,这个市是何意?”盛闻问道,“难道周公制礼作乐时便预知千年后我大雍的百业之盛?”


    “殿下不必提古人之事,今时不同往日。”施功道,“往事诚已矣,道存犹可追,想来殿下也是认为,今必胜古。”


    “弘毅七年父皇读孟子,教导孤民为邦本,弘毅十年读左传,又云通商惠工乃强国之基。”盛闻道,“弘毅元年以来西域胡商年贡绢帛三十万匹,律文又明载''诸非州县不得置市'',若是循了祖制,施大人不如把身上这件官服脱下来吧。”


    “殿下你!”半大老头施功满面羞红。


    “施大人既然一定要遵守旧制。”盛闻道,“可知常安四年,高祖可是亲批了五品以上不得入市啊,而施大人的外祖父当年身为开府仪同三司,却在西市私设邸店?”


    “施大人。”盛闻抿唇而笑,“您可真让孤难办。”


    “这玉玺之上的受命于天,莫非是要子孙固守陈规,让京都变成第二个八百里秦川无人烟的废都?”盛闻道,“孤早就已经想说,破除坊市,扩建朱雀大街,并非是出自于私怨。”


    “孤试问满朝文武,谁敢说父皇的旨意不如旧制?”


    “还有谁?孤就问问还有谁?”盛闻又翻他的小奏章,“没有人举手孤可点名了?”


    “户部余经略余大人,可否解释解释,您和您夫人在新商街之上,放高利贷之事啊?”


    “微臣不知。”余经略道,“微臣囊中羞涩,只能靠借贷给他人稍稍得一些利钱补贴家用,所放利钱乃是根据九章算术之衰分法所订,并无逾矩。”


    所谓衰分法,九章算数中有一题可以解释:今有牛马羊和小牛马羊吃了别人的庄稼苗,庄稼的主人要求家畜的主人赔偿粟共五斗,且每头家畜需赔偿的粟是前一头的一半。


    即一个和为五的等比数列。


    “哦,既然如此。”盛闻看向正在装鹌鹑的户部尚书邹永昌,“邹大人,您是余大人的上官,请您来算一下,若是您借了孤十贯钱,月息三成,半年之后应该还给孤多少啊?”


    邹永昌无奈,他心算片刻,答道,“二十八贯。”


    “当真?”盛闻确认道。


    “当真。”邹永昌点头。


    “孤怎么瞧着,余大人的答案,好像不一样呢?”盛闻的眼神流转在满头大汗的余经略身上,他展颜一笑,“四十八点二七贯,孤说的对也不对?”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