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6章 赵国崛起

作者:时暇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宣太后的葬礼结束后,赵国如何突然变强的消息才一点点暴露在众人面前。


    自赵雍即位,便一直对外营造‘弱赵’的形象,为此不惜自降两级国格。


    被好多人嘲讽,赵雍却浑不在意。


    倒也不是他愿意被人嘲讽,实在是内忧外患加在一起,让人心力交瘁。


    外患哪个国家都有,除了各诸侯国的威胁外,赵国还面临严重的胡患威胁。


    内忧就更严重了。


    一堆事加在一起,若不以弱示敌,还非要搅和到那些战争中去,赵国怕是永远不会有强大的一天。


    所以上位后赵雍很快开始变法,朝野同心,愣是没让这次变法引起多少关注。


    变法取得成效后,赵雍又开始思虑解决胡患。


    他率兵与胡人大战一场,杀敌三万,随后任用廉颇守国境,防止胡人再次作乱。


    廉颇攻虽不足,守却有余。


    在廉颇镇守期间,赵雍大力推行胡服骑射。


    轻兵快马,将轻锐快速发挥到极致,愣是将军队的战斗力强行拉了上来。


    然后便开始着手彻底解决胡患。


    大大小小经历了不知多少场战斗,赵国每战必胜,将胡人中的其中一支部族驱赶到了千里之外。


    赵军因此威名大振。


    可消息传开后其他胡人部族和匈奴联合在一起,一起攻打赵国。


    赵雍毫不退让,全力出击。


    阴山之战斩首二十多万,斩杀匈奴大小单于不知凡几。


    后经过三个多月的休整,赵雍又亲率十万大军进入雁门关,直压中山国和楼烦部族。


    楼烦部族被吓破了胆,首领带着人直接逃了,城中只剩下一群老弱妇孺。


    战还没开打,便投降了赵国。


    赵军继续南压,直逼中山国腹地。


    中山国抢掠别人时气势汹汹,可遇上风头正盛的赵军,根本不敢与之开战。


    中山王没办法,为赵国献上六座城池求和。


    可整个中山国也不过才七座城池而已。


    偏偏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在魏惠王组织五国相王时还非掺和进去,也不怪其他国家那么生气了。


    对于一个国家只有几座城池这种事,楚易安真有些感慨。


    战国时期诸侯国真的太多了,除了冒头的几位雄主之外,其他诸侯国的领土都很小。


    几座城池便敢称王。


    你还别说,这种小国中还真有短暂的强盛过一段时间的国家。


    比如以前的越国,出了个勾践。


    不过也只出了个勾践了。


    中山国割地求和让赵国的大将们大为不满。


    他们的目标是灭掉中山,根除后患,而不是息兵。


    可赵雍知道再打下去其他国家也要下场了,不划算。


    所以他们接下来要做的不是继续攻打中山,而是称王,与六国建交,扩军。


    赵国举行了隆重的称王大典,赵雍成为赵国第一个称王的君主,史称赵武灵王。


    楚易安停了下来,稍微等了会,等秦淮书落下最后一个字,才长长叹了口气。


    秦淮书从桌案里抬起头来,瞅她那样就知道她又有话说了。


    秦淮书识趣的放下了笔,体贴问道:“怎么了?”


    楚易安摇头,思来想去半天,还是很感慨。


    问秦淮书:“你觉得赵武灵王怎么样?”


    秦淮书思忖片刻,很客观的道:“推行胡服骑射,让赵国的军队战力大幅提升,在这个乱世有了一席之地。”


    “扩张了赵国的领土,让赵国从一个相对弱小的诸侯国逐渐崛起成为七雄之一,还具备了与秦国这样的强国抗衡的实力。”


    “能力自是不必说的,很强,比起其他英雄豪杰也没差。”


    楚易安点头:“是啊,很厉害的一个人。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立太子之事上却犹豫不决,脑子跟发昏了似的。”


    “他宠爱幼子赵何的母亲,于是废了长子赵章的太子之位,立赵何为太子。”


    “后来为了补偿赵章,竟想到要将赵国一分为二,让两个儿子共同治理。”


    “最终导致了兄弟之间的权力之争,还引发了沙丘之乱。”


    “最终赵章惨死,赵武灵王被饿死沙丘宫,赵国陷入内乱,国力大幅削弱,唉。”


    真的可惜了。


    若是宠幸哪位嫔妃而改立那人的儿子为太子,这事其实也没那么让人震惊。


    毕竟这种事很常见,历史上常有发生。


    但是赵武灵王到底是怎么想出来要将一个国家一分为二的?


    在自己的国家搞分裂主义,扶持两个政权?


    但凡脑子没点毛病都干不出这种事来。


    别说楚易安,连秦淮书也愣住了。


    他自认博览群书,史书典籍不知读了多少遍,还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事。


    还是说赵武灵王将分封制那套搞到了自己国家?


    可是分封制的后果如何,这不是已经摆在眼前了吗?


    楚易安拍了拍脸,叹气:“他脑子发昏做出来的荒唐事还不止这一件。”


    “他还让位给太子,将心思放在拓张和伐秦上。”


    秦淮书沉默。


    他已经不知说什么好了。


    赵武灵王的让位跟那些皇帝退位做太上皇不一样。


    人家做了太上皇,基本就不掺和国事了,所有大事一并交给皇上处理。


    可赵武灵王退位军政大权却还握在他手中,他在朝中的影响仍旧大的惊人。


    沉默好半天后,秦淮书到底什么也没说,礼貌的保持了沉默。


    他不说,楚易安倒是评价了一句:“所以很多人都说,赵武灵王是军事奇才,可在政治上却是个菜得离谱的菜鸟。”


    秦淮书稍微思忖了菜鸟两个字几秒,轻笑一声,轻轻点头。


    赵国强大的秘密揭露在众人面前,众人这才惊觉他们确实太过忽略赵国了些。


    赵国经历这么多事都还有战力,那一战确实不该就这么打。


    可事已至此,不打也不行了。


    不过这次却是白起领兵,魏冉坐镇粮草。


    白起与魏冉商议这些事时嬴稷只是听着,不想干预,也不能干预。


    可他已经打定主意,如果此次大战失利,他完全可以以此为借口废了魏冉,怎么都不亏。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