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66章总要证明自己在这世间来过

作者:一杯冰美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其实众人心里都清楚,先前那滋生人口,永不加赋的政策,虽说让百姓松了口气,却并没真的把人头税彻底废除,只是不再因新增人口加收赋税罢了。


    如今朱小宝提出的摊丁入亩,显然是想在这基础上再往前迈一大步。


    不过是用新添的人口抵消掉老人口的人头税罢了,这税压根没彻底消失。


    等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扯平,税收就会达到某种平衡。


    而到了那时候,再推行摊丁入亩,把丁男的人头税全并入田赋里。


    这么一来,才算真正取消了人头税。


    往后,寻常丁男打从娘胎里出来,就再也不用背负任何赋税了。


    封建社会向来实行两税法,田赋和人头税。


    谁家生了个壮丁,打出生起就得扛着繁重的徭役。


    可如今这摊丁入亩,是要把这规矩彻底掀翻,这绝对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三位阁老瞅着这国策,一时都傻站在那儿,半天没动弹。


    把人头税并入田赋,意思就是有田就得交税,没田的话,人再多也不用受徭役的罪。


    这么一来,那些大地主、大士绅的税负重担可就加重了。


    田越多,交的税就越多,他们再也没法剥削百姓。


    杨靖脸色有些凝重,因为这新政的冲击力,说不定比当初的滋生人口,永不加赋还要猛。


    “太孙殿下,这事还得琢磨琢磨。”


    杨靖先把朱小宝的想法简单跟各部堂官说了说,大伙儿听了都挺震惊。


    震惊于朱小宝这想法竟如此宏大。


    可震惊过后,他们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能稳坐高位的人,没一个是傻子。


    众人的想法与杨靖不谋而合,都觉得这项国策的冲击力,着实要比当年的永不加赋猛烈得多。


    毕竟它真正触碰到了大地主、大士绅阶层的核心利益。


    朱小宝将这些心思看得通透,当下开口说道。


    “有困难就解决困难,老规矩该改就得改,咱们来当这个先行者,我支持你们。”


    “我朱家的江山,不是大地主大士绅的,咱们要管的、要帮的,也从来不是他们。”


    “要治好国家,首先得管好百姓,让他们在大明能站稳脚跟,在这片土地上扎根,这才是你们该想的。”


    “你们都是读书人,当年科举过金水桥的时候,个个都有抱负,别当了几年官,就忘了当初为啥要做官。”


    众人连忙抱拳躬身。


    “臣等谨记皇太孙殿下教诲。”


    朱小宝却皱起眉,摆了摆手。


    “孤可没资格教训你们,你们读的书比孤多,里头好些还是当世大儒呢!”


    他话锋一转,语气郑重起来。


    “这事你们都好好琢磨,想想该怎么推进,内阁牵头,六部配合着来,一年不成便两年,两年不成便三年,总得做成了!”


    “人活一辈子,总得给后人留点什么,好证明自己来过这世间。”


    “大明有太多有志向的人,未必有这样的机会,但你们有,孤也盼着你们都能抓住这机会。”


    众人听了深觉有理,纷纷点头应道。


    “是。”


    朱小宝微微颔首,转而对礼部尚书吩咐道。


    “李大人,你给番邦各国下国书,孤准他们来给皇爷爷祝寿。”


    他又看向工部官员。


    “工部把皇宫再翻新一下,不许偷工减料,要是丢了国家的脸面,你们工部都好好想想后果。”


    最后对户部道。


    “户部该拨款就拨款,别太抠门。”


    眼下的大明,经济正势头迅猛地向上发展,户部存着不少余钱。


    四个市舶司开港后,大明的贸易更是一路红火,迎来了鼎盛局面。


    外邦的黄金白银,正源源不断地涌入国内。


    随着手工业和商业日渐兴旺,大批农民也开始走进市场谋生,资本主义的嫩芽已在悄然萌发。


    这个关键阶段,朱小宝必须紧紧抓住,绝不能重蹈历史的老路。


    他得抓紧推动大明经济往前赶,风口浪尖固然难站,可一旦抓住了机会,就得铆足劲往前冲。


    小朝会结束后,朱小宝就基本没啥事了。


    他回到东宫时,午饭已经备好了,老爷子正牵着朱文坤来吃饭。


    “老三哪儿去了?”


    朱元璋饶有兴致地问朱小宝。


    朱小宝答道。


    “在捣鼓驱蚊药水呢,我这就去叫他。”


    “呵!”


    朱元璋轻笑一声,带着点怀疑打量着他。


    “你还真把这东西当回事折腾?倒是机灵,自己不动手,专让老三忙活。”


    “那小子也是实心眼,你让他干啥,他就真乖乖去干。”


    朱小宝挠了挠头,嘿嘿一笑。


    “他是我亲弟弟,可不就是用来使唤的?”


    朱元璋被逗得哈哈大笑。


    “你这小子,倒是把这道理摸得透透的!老三早晚得被你欺负坏了!”


    说罢,老爷子故作严厉地瞪了朱小宝一眼,眼底却满是笑意。


    其实这样的氛围,正是朱元璋最看重的。


    他就盼着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做哥哥的有兄长的样子,做弟弟的也懂得敬重兄长、孝顺长辈。


    看着朱小宝离去的背影,老爷子心里美滋滋的,忍不住咂了咂嘴。


    朱小宝走到侧院,见朱允熥正抱着个葫芦使劲摇晃。


    “行了,歇会儿,吃饭了。”


    朱允熥脸憋得通红。


    这些年在军营里练出不少力气。


    见了朱小宝,他得意地扬了扬手里的葫芦。


    “大哥,我照你的法子,已经摇出三葫芦驱蚊水了。”


    朱允熥乐呵呵地跟着朱小宝往前厅走,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自己的战果。


    “大哥,你看我厉害不?”


    “跟你说,体力不行的,肯定摇不动!”


    朱小宝被他念叨得有点不耐烦,随口回了句。


    “不看。”


    “啊?”


    朱允熥一脸茫然。


    朱元璋噗嗤笑出了声,随即瞪了朱小宝一眼。


    “老三这脑子,能跟得上你?”


    朱允熥依旧一脸茫然,摸不清他们话里的意思,不由得问道。


    “你们在说啥呀?大哥怎么了?”


    朱元璋哼了一声。


    “你咋这么笨,好好想想。”


    想啥?


    我不就是问大哥看我厉害不,他却说不看……


    嗯?


    朱允熥猛地反应过来,脸一下子涨得通红,急忙说道。


    “大哥!我是问我是不是很厉害?”


    “是。”


    朱小宝依旧随口应了一声。


    朱允熥哑口无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