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09章您觉得这新政利民吗

作者:一杯冰美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咳咳!”


    礼部尚书一看有个不懂规矩的在那儿傻站着,脸一沉,咳嗽了两声。


    黄淮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把头低下,可心脏却跳得更猛了,差点没喘过气来。


    旁边的王恕拽了他一把,他才晕乎乎的跟着去侧殿考试。


    “王兄!”


    黄淮压低声音说。


    “我认识圣上,还认识皇太孙!”


    王恕头也不抬的说道。


    “明白明白,刚才我也认识了,圣上可威严了!就是还没见着皇太孙!”


    “我不是那意思!”


    黄淮急了。


    “我是真见过他们!”


    王恕点了点头。


    “嗯呢,我刚才也见到真人了,还是喘气儿的那种!”


    “操!”


    黄淮气得想骂街,跟这哥们儿说话,简直是对牛弹琴。


    不过转念一想,黄淮又激动起来。


    前几天听说朝廷要搭内阁班子,现在看来,自己一个穷书生说的话,圣上和皇太孙居然真听进去了!


    有这样的明君,大明咋能不兴盛呢?


    接下来是殿试,用来定状元、榜眼、探花的名次。


    考完会有鹿鸣宴,然后分配官职。


    殿试很重要,要是考得好,多半能进翰林院。


    翰林院离皇帝最近,也是最容易见到圣上的地方。


    考得靠后的,一般会先在京城锻炼一阵儿,再派到地方当县令或者县丞。


    明朝的新官员差不多就是这么选出来的。


    所以古代要是考上进士,说是鱼跃龙门,一点都不过分。


    转眼到了中秋前后,婉儿的肚子越来越大,东宫的稳婆和朱元璋的妃子隔三差五就来瞧着。


    按御医算的,大概在洪武二十六年新年前后就要生了。


    老爷子更是三天两头往东宫跑,今年中秋还打算带着赵惠妃和张美人直接在这儿过。


    要说皇帝对太孙这么宠的,历史上都找不出几个,想想嘉靖皇帝连儿子孙子都少见几面,朱小宝就觉得自个儿太幸运了。


    八月十三这天,一辆豪华马车从通淮门进了应天城,车身上还沾着北方的沙粒,一看就是日夜兼程赶来的。


    靖边侯石永隆坐在车里,脸上乐开了花。


    皇太孙召他进京,肯定是要论功行赏啊。


    石永隆今年五十六岁,跟着朱元璋和朱棣打了二十多年仗,虽说功勋没徐达、常遇春那么响亮,但也是实打实的开国功臣。


    这些年在宣府镇守,不知道打退了多少外族入侵,按资历也该升升爵位了。


    马车停在紫禁城外头,礼部侍郎梁焕早就等着了。


    他笑着迎上去。


    “石侯爷,殿下体恤您一路辛苦,赏了座宅院,您先回去洗个澡歇歇,明天再入宫见驾。”


    石永隆一抱拳。


    “殿下真是贤明,想得太周到了!”


    他瞅了眼紫禁城,跟着梁焕走了。


    可他哪儿知道,梁焕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正琢磨呢。


    老小子,你这回进京,怕是要被软禁起来咯。


    新政可是朱小宝的心头肉。


    这可是大明革新的头一炮,要是放任北疆这么瞎折腾,新政保准没几天就得喊停!


    到时候民间那些阻挡新政的士绅可就跟串糖葫芦似的抱成团了,再想破局?


    门都没有!


    朱小宝也懒得琢磨靖边侯石永隆是不是朱棣的提线木偶,反正眼下北疆已经开始冒黑烟了,他必须得给这片地界打剂强心针。


    石永隆八月十四到的应天城,第二天就是八月十五中秋节。


    皇宫里张灯结彩挂花灯,到处喜气洋洋的,可朱小宝却在这时候召见了靖边侯。


    谨身殿内,礼部侍郎梁焕领着石永隆进来觐见。


    “臣,靖边侯石永隆,参见皇太孙千岁!”


    石永隆一抱拳,声音洪亮。


    朱小宝眯着眼打量他。


    五十多岁,身材倍儿棒,浓眉大眼的,浑身透着北疆军人的豪爽劲。


    “石侯爷别客气!”


    朱小宝笑盈盈地说完,扭头对郑和说。


    “去,备宴!”


    梁焕和石永隆都懵了。


    这啥情况?


    不是该谈正事吗?


    朱小宝从侧位走下来。


    龙椅那可是皇帝坐的,有外臣在他可不敢往上凑。


    “石叔叔,今儿就算我给您接风,顺便庆功,再加上中秋团圆,咱爷儿几个聚聚!”


    梁焕在旁边看得心惊肉跳,完全摸不透朱小宝葫芦里卖的啥药。


    石永隆倒是挺痛快,抬头瞅了瞅朱小宝,笑道。


    “殿下这气度!跟皇爷有五分像了!难怪皇爷把江山托付给您,大明有您在,准能更上一层楼!”


    没一会儿,饭菜就上来了,朱小宝领着两人到了侧殿。


    “两位坐吧,别拘谨!”


    石永隆和梁焕赶紧谢恩。


    等石永隆坐下后,梁焕才落座。


    梁焕心里直犯嘀咕。


    皇太孙这是唱的哪出?


    朱小宝拿起酒壶就给石永隆倒酒,石永隆吓得够呛。


    “臣哪敢让殿下倒酒!使不得使不得!”


    朱小宝摆了摆手。


    “石叔叔别见外,论辈分我该叫您叔叔,论年纪您跟我爷爷差不离,这会儿又不是上朝,不用讲君臣那套虚礼。”


    石永隆再次谢恩。


    朱小宝边倒酒边问。


    “石叔叔知道北疆新政吧?”


    石永隆心里咯噔一下,赶紧应道。


    “知道知道。”


    朱小宝又问。


    “您觉得这新政利民吗?”


    石永隆心尖发颤,硬着头皮说。


    “太孙殿下,我这人直性子,就实话实说了。”


    “这新政啊,毛病不少,我觉得对北疆安稳没啥好处。”


    “哦?啥毛病?”


    朱小宝把酒杯往他面前推了推。


    梁焕赶紧接过酒壶给朱小宝倒酒,生怕耽误了事。


    石永隆琢磨了一下说。


    “新政一出来,地方可难管了,好多士绅都不往边军卖粮食了,明显是动了他们的利益。”


    “边军可不能缺粮啊,要是士绅不配合,军队的人心可就得散。”


    朱小宝点了点头。


    “可不是嘛,新政到地方都难,有人敢闯敢干,有人畏首畏尾。”


    石永隆一听这话,腾地站起来。


    “臣知罪!”


    “坐下坐下!”


    朱小宝压了压手。


    “我又没怪您。”


    “您跟着我爷爷和四叔南征北战,是国家的功臣,不用这么客气。”


    石永隆叹了口气。


    “说起来,咱也好久没见着皇爷了。”


    “咱这把老骨头浑身是病,也不知道还能活几天,就想再见见皇爷。”


    朱小宝没接话,反而问道。


    “您身子不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