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98章大孙,咱让你受委屈了

作者:一杯冰美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朱小宝轻拍朱元璋胸口,小心翼翼道。


    “爷爷,此事未必非要闹到人伦相残的地步。”


    “大同府百姓虽对十三叔不满,但此事大可低调处理。”


    “一来,百姓会知晓朝廷仍惦记着他们,只是圣聪被蒙蔽;二来,也可避免骨肉相残的悲剧。”


    “况且十三叔的过失,知晓者寥寥,难以外传,以此定罪,也能给大同府百姓一个交代。”


    朱元璋余怒未消,劈头盖脸骂道。


    “你竟敢还护着他?!”


    “照此下去,引寇入关,定会动摇社稷根基!换作旁人,咱定诛其九族!杀了这逆子,都算便宜他了!”


    “咱看你就是那恶人,出去!”


    朱小宝默默为老爷子斟了茶,躬身说道。


    “皇爷爷且喝口茶消消气,若您坚持要孙儿动手,孙儿自当从命。”


    “孙儿告退。”


    朱小宝抱拳,缓步退出谨身殿。


    起初,朱元璋的怒骂让朱小宝心中难免不适。


    但这么久以来的修养与城府,早已铸就他强大的心境。


    他既未反驳,也未辩解。


    褪去年少轻狂,岁月沉淀下的,是一位合格政治家应有的隐忍与谋略。


    入夜,繁星满天。


    朱元璋心烦意乱,让谷大用将摇椅搬到谨身殿门前的台阶处。


    他裹着毛毯,躺在摇椅上,望着夜空星罗棋布,宛如一盘展开的宏大棋局。


    白天的怒火退去,冷静之后唯有自责与悔恨。


    “谷大用啊,咱竟还不如咱大孙通透呐!”


    谷大用带着两名小太监,默默侍立在侧。


    他深知皇帝并非在与自己对话,于是安静伫立。


    疲倦渐渐袭来,老朱说着说着便合上双眼,发出了轻微的鼾声。


    刚掌灯不久,老朱便已昏昏欲睡。


    身体每况愈下,白天一番宣泄,到了夜晚便再无精力。


    谷大用轻声呼唤。


    “皇爷?皇爷……”


    见无人应答,谷大用低声吩咐左右。


    “去几个人,将皇爷抬回养心殿床上。”


    “不必了。”


    朱元璋似被惊醒,晚风拂过,他不由得将毛毯紧了紧。


    他缓缓起身,负走进了谨身殿。


    “谷大用,去给咱大孙添些热水,把灯挑亮些,他还要批奏疏……”


    步入谨身殿,朱元璋却见惯常的位置上,空无一人。


    这才反应过来。


    “莫不是被咱气走了?”


    龙位上不见了朱小宝埋头批奏疏的身影,显得格外空荡。


    朱元璋性子倔强,坐到龙位上强打精神翻看奏疏,却始终心烦意乱,难以集中。


    他叹息一声。


    人老了,总是患得患失,哪来这许多心思,竟像个妇人般多愁善感。


    虽这般宽慰自己,心里却空落落的不是滋味。


    今日确实动了真怒,一心想让朱小宝处置朱桂。


    可冷静下来,又想起儿时老十三骑在自己肩头看花灯的场景。


    说到底都是自家骨肉,如何打骂,终究是亲儿子。


    “今日多亏大孙劝咱冷静,若真杀了朱桂,咱定会追悔莫及。”


    “这孩子处处为咱着想,思虑远比咱深远,从不意气用事,一家人终究是一家人,断不能下死手啊!”


    最重要的是,这孩子将自己的话牢记于心,始终身体力行。


    朱元璋将奏折随手搁置,起身道。


    “谷大用,掌灯,去东宫看看!”


    许是因方才小睡片刻,又或是心结解开,老爷子话音竟显得中气十足。


    谷大用连忙应道。


    “是!”


    几名太监提灯在前引路,朱元璋背着手,缓步走在宫道上。


    文华殿敞着门,微风轻轻拂入,灯光随微风摇曳明灭。


    朱小宝正低头专注批奏疏。


    今日回东宫时,恰逢殿阁送奏疏去谨身殿,他便将折子全数截下,命太监搬至东宫。


    一摞摞批好的奏疏,整齐叠放在一旁。


    入秋以来,陇西、关中地震,房屋损毁殆尽。


    朱小宝调拨了十万石太仓粮,并发放了二万两白银赈济。


    “着陕西布政使司速往灾区勘察灾情,赈济百姓。”


    浙东涨潮,良田庄稼被毁无数,浙江布政使恳请免除受灾百姓赋税,朱小宝批了“准”。


    国中灾祸频发,每次天灾都是对吏治的考验。


    朱小宝对受灾两地再三叮嘱,切勿因灾滋生贪腐。


    百姓的苦难,他感同身受。


    每次天灾背后,往往伴随人祸。


    目睹过百姓在灾年的艰辛,他行事愈发谨慎。


    封建社会应对灾情本就力有不逮,能做的不过是尽力保全百姓性命。


    朝廷的威望,或在一次次赈灾中树立,或在一次次疏漏中崩塌。


    这无疑是对吏治的严峻考验。


    户科给事中奏请户部度支司协同审计全国财政,朱小宝批示由户部侍郎傅友文联合刑部,组成联合调查组。


    除日常奏疏题本外,交趾送来的奏章也需他决断。


    朱小宝揉了揉眉心,端起一旁浓茶欲饮,发现茶水已凉,便头也不抬道。


    “换壶热茶来,挑提神的。”


    见无人回应,他蹙眉道。


    “不是让换茶水吗?”


    抬头,忽见朱元璋背手立在身旁。


    “少喝些浓茶,还想熬通宵不成?”


    老爷子眼中满是关切。


    “这些奏疏怎的送来了东宫?不是该送往谨身殿吗?”


    朱小宝笑道。


    “方才回东宫时,见您还在气头上,料想今日不便处理奏疏,便让殿阁直接送来了。”


    朱元璋心中暖意涌动。


    这小子,到现在还悄悄替自己分担……


    老爷子心头一软,鼻头微酸,忙问。


    “没生咱的气吧?”


    朱小宝挠头。


    “生什么气啊?”


    朱元璋深知这孙儿心思通透,从不让自己难堪,总能巧妙化解矛盾。


    他心里清楚得很,忙摆手道。


    “批了这么久奏疏,累了吧?过来歇会儿。”


    朱小宝应了声,接过老爷子递来的蜜茶,道。


    “爷爷可想好如何处置代王了?”


    朱元璋颔首。


    “今儿个是咱冲动了。”


    “哎,咱这脾气一上来,连你奶奶都劝不住,特别是当了皇帝后,手中握着天下苍生的生杀大权,一言便可定人生死。”


    “有时冲动下令杀人,碍于君无戏言,即便后悔也难收回……”


    说到此处,朱元璋面露惭愧。


    “都快入土的人了,本以为脾气该收敛些了,今日还是没忍住。”


    “大孙,咱让你受委屈了,咱给你赔罪。”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