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57章推一兵部主事顶罪了事,怎能如他所愿

作者:一杯冰美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哎哟,小娘子……”


    话音未落,唐赛儿已从他身侧掠过,白皙掌心不知何时多了一片带血的树叶。


    那男子捂着汩汩冒血的脖颈,瞪大双眼轰然倒地。


    唐赛儿随手将树叶往后一抛,出门对左右道。


    “将这贼子拖去埋了。”


    “还真是什么阿猫阿狗都敢来招惹本圣女!”


    她骂骂咧咧,扭着腰肢离去。


    七月十五,中元节,鬼门大开。


    天空灰蒙蒙一片,阴云密布,似雨未雨。


    兵部郎中徐真一早便觉心慌,不知是因鬼节作祟,还是预感不祥。


    自夏六月初交趾税银案爆发,至今已一月有余,朱雄英似发了疯般,命锦衣卫死死盯着兵部。


    此前,尚书茹瑺与兵部左侍郎钟勖闲谈时,不慎透露了火器监的火器配备情况。


    徐真作为钟勖的心腹,得知此消息后,便将其传至北疆。


    此后,北平方面便策划了税银案与蓝玉案,意图借此削弱朝廷边军势力,令洪武皇帝对边军生出猜忌。


    然每一次看似周密的计划,都因朱雄英的介入而功亏一篑。


    徐真愈发觉得这皇长孙绝非等闲之辈。


    他萌生退意,唯恐自己不久便会暴露。


    秦永乐的死,不过是开端。


    “来人。”


    徐真端着茶盏轻抿一口,忧心问道。


    “秦永乐府上所置罪证,可已悉数安排停当?”


    下属忙回道。


    “启禀大人,秦大人身故前,卑职已将一应罪证密置于其府中。”


    那些伪造的秦永乐与白莲教圣女勾结的密信,早已预先藏好。


    若朱雄英查到这些,案件矛头便会转向白莲教,他便可趁机逃往北平。


    事态发展至今,早已超出他的掌控。


    他的手段,已不足以让他在应天城继续立足,再留下去,必有性命之忧。


    他唯有借此转移锦衣卫的调查方向,为自己争取逃离应天的时间。


    听闻下属回报,徐真暗暗点头。


    “那就好,今日朱雄英又来兵部巡察了。”


    “之前他也就怀疑怀疑兵部那几个头儿,还不敢动工部的大官儿。”


    “现在倒好,他压根儿不把兵部当回事了。”


    徐真揉了揉额头,面露疲惫,又问。


    “出逃路线可安排妥当?”


    “就一天时间,我要是一天不出现,准得露馅儿,必须一天内赶到安全的地方。”


    下属答道。


    “老爷放心,都安排好了,今晚走水路,明晚就能到山东。”


    “山东乃白莲教发源地,到了那里便安全许多,再经陆路官道前往北平,不出意外定能顺利抵达。”


    徐真略感心安,又问。


    “外头没什么动静吧?”


    “回老爷,一切如常,就是今日锦衣卫去搜了秦永乐的宅子。”


    徐真点头。


    “行,你先下去吧。”


    待下属退下,徐真再度端起茶盏,一股倦意涌上心头。


    相较朱雄英的手段,北平方面的谋划显得太过简单粗暴,许多后果都未考虑周全。


    就说税银案,动手前竟未想过朱雄英可能顺藤摸瓜查到自己头上。


    虽说知晓内情的只有寥寥数人,即便被捕也可矢口否认,但若落入朱雄英手中,他岂会将自己送交三法司?


    三法司的审讯,徐真并不惧怕,他怕的是朱雄英。


    浙东那两位硬骨头知县,不也栽在了他手里?


    这皇长孙虽平日不显山不露水,做起事来却令人胆寒。


    越是这般深不可测的人,越让人畏惧。


    徐真叹了口气,只觉心跳加速,隐隐有大祸临头之感。


    清晨,东宫之中。


    朱小宝晨练完毕,洗漱后坐在院落石凳上用早餐。


    今日早餐豆浆与一屉小笼包。


    他慢条斯理地吃着包子,忽闻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


    锦衣卫指挥同知何广义匆匆而来。


    “殿下。”


    朱小宝“嗯”了一声,继续吃着包子。


    何广义禀道。


    “秦永乐家中发现异常,搜出大量与白莲教勾结的罪证,府邸中有许多密信。”


    说罢,他将密密麻麻的信件一一摊开在朱小宝面前的石桌上。


    朱小宝吃包子时不慎噎住,何广义连忙递上豆浆。


    他仰头灌完,才缓过气来。


    “果然不能吃太急。”


    朱小宝嘀咕着,又捏起个包子,目光扫向何广义摊开的信件。


    他点点头,咽下半个包子,伸手去拿豆浆,才发现已经空了。


    何广义赶忙递来杯茶,朱小宝咕咚喝了一口。


    “这密信上写着,交趾税银被劫一事,竟是秦永乐与白莲教暗中勾连?”


    “而且白莲教余孽就在应天城,你早前也说白莲圣女在这儿出现过?”


    何广义颔首。


    朱小宝了然道。


    “如此便说得通了。”


    “看来秦永乐确实有问题……”


    何广义附和道。


    “卑职也这么认为。”


    朱小宝斜睨他一眼,道。


    “愚不可及!”


    何广义心头一紧,慌忙道。


    “卑职驽钝,未能参透其中关窍……”


    朱小宝斥道。


    “难不成他是傻子?留着这般罪证坐等你缉查?”


    何广义愕然。


    “莫非殿下是指……有人蓄意构陷,拿秦永乐做替罪羔羊?”


    朱小宝摇头又点头。


    “十句话里九真一假最易取信。”


    “白莲教在应天是真,秦永乐有私通之实亦是真,但幕后……必有推手。”


    “分明是慌不择路,欲推一兵部主事顶罪了事,怎能如他所愿?”


    他语气冷冽,边吃包子边问。


    “那徐真的底细,查得如何了?”


    何广义忙道。


    “卑职暂先着人查探秦永乐,徐真一脉尚未展开调查。”


    朱小宝瞥他一眼。


    “还傻站着作什么?难不成要我留你用早膳?”


    何广义讪笑,不迭应道。


    “卑职即刻去查!”


    待何广义离去,朱小宝继续用早餐。


    蜀王朱椿今日返川蜀,蓝玉在通淮门外送别。


    这对翁婿许久未见,一荣俱荣的干系早已根深蒂固。


    皇爷或许仍猜忌蓝玉,亦或怀疑朱椿,但这些都无关紧要了。


    通淮门外,草木凋零,护城河水潺潺流动。


    朱椿心有余悸道。


    “岳丈,此番事端险象环生,幸得小婿略窥您的谋算。”


    蓝玉淡笑道。


    “是有人猜透了你的心思。”


    “哦?”


    朱椿一愣,盯着蓝玉的眼神忽然凝固,浑身泛起寒意。


    看着蓝玉似笑非笑的神情,他猛然惊觉,自己以为参透了蓝玉的布局,实则早被朱小宝算尽。


    “此子当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朱椿慨叹道。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