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5章李景隆:若燕王殿下安分守己,那我们永远是兄弟

作者:一杯冰美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中午时分,烟雨蒙蒙。


    朱小宝的府邸。


    老朱从怀里掏出两本史书,递给朱小宝道。


    “这是近两年来,应天府发生的重要事件,咱都一一做了批注,你闲暇时,不妨翻阅一二。”


    汤和面带微笑地在一旁观望。


    圣上这是加速进程了啊!


    已经开始让朱小宝接触这些重大事件,看来很快就要带他去处理几件重要的案子了!


    这么一想,汤和突然感到一阵寒意袭来。


    天哪!


    明年恐怕又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只是,眼下还不清楚哪些人会遭此不幸。


    看来洪武二十五年,又是一个多事之秋啊!


    还好他汤和已经功成身退了。


    有时候,圣上想要除掉某人,并不在乎其是否犯罪,他在乎的是此人是否会对皇权构成威胁!


    突然,中山王徐达一家人的身影,便浮现在了汤和的眼前。


    徐家?


    嘶!


    但愿不是他们。


    汤和心中默念,却未敢出声。


    朱小宝从老朱手中接过史书,开口道。


    “好。”


    朱元璋停顿片刻,又从袖中取出了“胡李案”的档案,说道。


    “这个案子,你且先自行查看吧。”


    啊?


    这次,不仅是汤和被震惊到了,就连朱小宝也忍不住深吸了好几口气!


    这是朱元璋处理过的最重大的杀人案件,牵涉人数多达八万有余!


    朱小宝对其中的许多细节并不清楚。


    不仅朱小宝,即便纵观历史长河,对这起案件了解的人都很少,而且还极为有限。


    他惊愕地看着朱元璋,问道。


    “马爷爷,这份档案……”


    朱元璋微微一笑。


    “大部分是咱分析的原始档案,你自己研究一下,过两天再还给我。”


    虽说是老爷子自己分析的,但实际上,这便是当时案件的原始档案了!


    汤和默默地喝了口茶。


    当今世上,这份机密档案,恐怕无人能再一睹其真容了!


    朱小宝应了一声,点头道。


    “好。”


    正说着,蒋瓛走了进来,他在老朱耳边低语了几句。


    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


    朱小宝对蒋瓛一直很好奇,他话不多,更像是朱元璋的贴身保镖,只是不清楚他究竟在哪个部门任职,官职如何。


    朱元璋拍了拍腿,站起身来道。


    “好了,咱还有事,就先走了!”


    朱小宝点了点头。


    “好!”


    离开朱小宝的府邸后,朱元璋看向汤和道。


    “老四进京了,哈哈。”


    通淮门外五里处。


    五军都督府的队伍已经抵达此地。


    细雨如丝,李景隆挺立身躯,任由雨水击打在盔甲上。


    李景隆身后站着百名士兵,战袍下的裙摆,随着寒风轻轻摆动,铁甲上的水珠不断滴落,每个人都像标枪一样,挺胸抬头,目光坚定的看着前方。


    尽管五军都督府的士兵并非边防军,但他们的战斗力也绝不逊色于任何边防军!


    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勇士,许多人都曾参与过蒙元战役!


    很快,两辆马车便映入了李景隆的眼帘。


    领头的数十名骑兵,已率先来到李景隆面前。


    吁!


    马蹄扬起,马嘴吐出白气。


    马背上的骑士,眼神如出征般坚毅。


    李景隆微微眯起双眼。


    这群骑兵手上都沾了血!


    这是李景隆对这支队伍的初步印象!


    尽管只有寥寥数人,但燕王的这队骑兵,却有着千军万马的威势,仿佛能冲破一切障碍,势不可挡!


    李景隆身后的明军勇士傲然立于原地,目光中透露出威严,无所畏惧。


    这是边防军与中央军的首次对决!


    两队士兵似乎在无声中较量着!


    站在李景隆身后的明军勇士,纹丝不动,只是他们腰间的战刀,发出了隐隐的低鸣声!


    对方的主将拉紧马鬃,塞外的良驹前蹄腾空,脖子上的鬃毛在寒风中摇曳不定。


    那主将翻身下马,他身后的数十名士兵也整齐地跳下了马背。


    “燕山指挥佥事张玉,参见曹国公李大都督!”


    张玉,靖难之役中的名将,曾大败南军统帅耿炳文。


    在靖难之役中,他担任燕军中军主将,先后在郑村坝、白沟河两次击败李景隆。


    今日,便这是两位宿敌的首次相遇。


    李景隆仔细观察着张玉。


    他从这位年轻人的神态中,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


    “哈哈,好!”


    “为我大明守卫边疆,忠诚可嘉,不必多礼。”


    李景隆笑着道。


    张玉对这番客套话无动于衷,依旧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轻轻侧身让开。


    紧接着,他身后的轿子中,一位身着锦绣华服的中年男子下了马车,快步走向李景隆。


    此人正是朱棣!


    朱棣声音洪亮,爽朗地笑道。


    “久违了!”


    他一言一行,气势非凡。


    随后,朱棣又指着张玉道。


    “这是本王麾下的一员小将,性格木讷,不懂礼节,不要和他计较。”


    李景隆笑道。


    “五军都督府大都督李景隆,参见燕王殿下!”


    朱棣笑了笑。


    “你这小子!跟我客气什么?”


    “小时候我们还比过谁尿得远呢!”


    “那时你总是输给我,现在多年未见,怎么反倒变得这么客气了?”


    提及童年,李景隆有些感慨。


    但如今我们已然分属不同阵营,若燕王殿下您能安分守己,那我们便永远是兄弟。


    可若你不安分,那就别怪我李景隆以武力相对了!


    李景隆警惕地看了燕王一眼。


    从北平到应天,他仅带领了数十名骑兵,这足以显示燕王对自己这些部下的极大信心,以及对自己能力的无比自信!


    老爷子最优秀的后代,果然非同一般!


    坦白讲,燕王的豪放性格确实很吸引人。


    在男性群体,军队中,他无疑是领袖级的佼佼者!


    他的霸气与朱小宝截然不同,朱棣的霸气表现在他不拘泥于小节,对下属宽容,自信满满等方面。


    而朱小宝的霸气,则是悄无声息的,但却能打你个措手不及!


    这对叔侄,还真是各有各的特色。


    李景隆向朱棣伸出手,笑着道。


    “燕王殿下,我们进城吧,陛下已经在宫中设了宴,正等着您呢!”


    朱棣摆了摆手,道。


    “不急,有人比我更想见到父皇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