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4章这是百姓向地主和士绅们借贷

作者:一杯冰美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朱小宝垂首,默默无言地跟在朱元璋身后。


    此刻,他心中遭受了剧烈的冲击。


    回忆起刚才的情景,他不禁感到一阵心酸。


    为了那些纯朴的大明百姓。


    那些无知却安逸的大明百姓。


    这就是阶级的差异所在啊!


    这个时代的百姓最易管理,也最易被管理。


    大明没有西方部落的酋长制度。


    更没有西方那种动辄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


    但让朱小宝痛心的是,即便如此,仍有许多人在剥削他们!


    朱小宝低着头,他现在理解了,老爷子为何强烈反对让士绅和大地主出资修路!


    他们真的会出钱吗?


    现在国家政策一出,这些恶徒就能欺骗百姓,让他们无偿提供劳役。


    如果国家政策真的实施了呢?


    那不就是助纣为虐吗?!


    让这些地主和士绅,打着国家的名号,公然剥削他们?


    现在百姓无知,但若有一天他们清醒了呢?


    他们会责骂谁?


    怨恨谁?


    “是我考虑的太肤浅了。”


    朱小宝轻声自语。


    “修路的费用不应由大士绅大地主承担,这只会加重百姓的负担。”


    朱元璋笑着说道。


    “你明白就好!”


    “不过,你也别小看了自己,你头脑灵活,国家若总是固守旧制,发展就会停滞不前。”


    “多开阔视野是好事,因为你对大明的了解还不够全面,但也不用着急,慢慢来就是。”


    “当你理解了阶级制度,你就会知道哪些事情可行,哪些事情不可行了。”


    朱小宝感激地望向老爷子。


    “对了!既然知道地主士绅阶级如此可恶,为何他们还能过得如此舒适?”


    朱元璋叹息一声。


    “即便是皇帝,面对这些问题也束手无策,这种状况自宋朝以来就一直存在,想要改变谈何容易?”


    “这要看后人了,咱这一代人,是无法改变这些事情了。”


    “还有些事情你未见,造成这种状况的深层原因,你也尚未了解,我们再往前探究一番。”


    朱小宝点了点头。


    “好。”


    祖孙俩互相扶持,缓缓前行,每一步都显得异常沉重。


    不久,他们又来到了一个村庄。


    朱元璋仰头道。


    “我们进村吧。”


    朱小宝点头,扶着老爷子向村里走去。


    朱元璋面露忧色,他多么希望可以视而不见,不去面对这些现实。


    朱小宝能感觉到朱元璋的身体在轻微地颤抖。


    他不解,为何如此坚强的老人,此刻会颤抖起来。


    这个村庄名为牡丹村。


    由于大雪的侵袭,许多房屋都坍塌了,不少村民都正忙着搭建房屋。


    这倒是常见。


    但在这平常之中,却透露着些许的怪异。


    几位焦急的村民从一户外观华丽的宅院中步出,手中紧握着些许金银。


    朱小宝有些困惑。


    朱元璋解释道。


    “他们这是用田契换取了微薄的金钱,以支付房屋修建的费用。”


    朱小宝再次愣住了。


    “这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叹息着答道。


    “由于这次的雪灾,村庄遭受了重创,那些贫困的家庭都指望来年的夏粮来维持生计。”


    “可没有资金怎么办呢?他们便只能向地主和士绅们借贷。”


    朱元璋停顿了一下。


    “你了解民间的借贷方式吗?你听说过九出十三归吗?”


    朱小宝感到一阵紧张。


    “这……”


    朱元璋继续说道。


    “地主借给百姓一百个铜板,但百姓实际到手的只有九十个,这就是所谓的九出。”


    “而归还时,百姓却必须支付一百三十个铜板,这就是十三归。”


    “利息累积,债务叠加,百姓们还不起,最终也只能将自家田地抵押给地主和士绅,以求生存。”


    “可这些百姓拿什么来偿还债务?”


    “在如此严重的雪灾下,他们哪里还会有收成?”


    朱小宝心中突然一惊。


    朱元璋凝视着他。


    “你只知道朝廷最是畏惧雪灾,但你却不知其深层原因。”


    朱小宝被问得哑口无言。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许多朝廷中的高官也明白雪灾、洪水、大旱会导致社会动荡。”


    “但咱敢肯定,他们中不少人并不清楚为何会引发动荡,以及动荡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每每发生天灾人祸,便预示着粮食的绝收,以及众多百姓不得不向地主和士绅借贷。”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必须用田地、房屋作为抵押,意味着他们的财产和地契落入了大地主和大士绅的囊中!”


    “财富越来越集中,贫穷越来越普遍!”


    “可若无法耕作,他们又该如何?”


    “也就只能成为大地主的佃农,为他们耕种土地。”


    朱元璋深深叹息。


    “每一次灾难,都对无数百姓造成了致命的伤害!”


    朱小宝愣在原地,凝视着前方。


    不远处,刚从地主和士绅家取得钱财的百姓,转手便将这些钱交给了雇佣的工匠。


    那些钱……


    少得可怜!


    他们需要这些钱支撑到夏收。


    但明年夏天,他们又能收获粮食吗?


    在天灾人祸的背后,是各种阶级聚敛财富的时机。


    这对百姓而言,是苦难!


    但对某些人来说,却是欢乐的时刻!


    朱元璋深邃地凝视着朱小宝。


    “你说你想从那些贪婪的人手中借钱,这谈何容易!”


    “最终受苦的,不还是我们大明的百姓么?”


    “如果连饭都吃不饱,人们就会考虑反抗,虽然他们现在看起来温顺如绵羊,但咱告诉你,我们大明的百姓都绝非软弱之辈!”


    “如果连米都吃不上,他们真的能掀翻官府!”


    朱小宝想要说点什么,但犹豫了许久,最终也只是摇头,默默叹息。


    面对眼前的民间百态,他理解了为何老爷子会感到紧张和颤抖。


    在洪武盛世的光环下,不公正的事情屡见不鲜,却很少被揭露。


    这是为何?


    正是因为百姓容易感到满足啊!


    对他们而言,满足温饱即可,绝不会奢求太多。


    老爷子今日传授的两堂课,宛如重锤,重重敲击在了朱小宝的心间!


    他涉猎众多史籍,但那些知识仅限于书本。


    与残酷现实交织后,他才领悟到历史的真谛!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