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零四章 做官就是做生意

作者:傲骨铁心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大丈夫能屈能伸,当贪官最大的敌人是皇帝,有这个共同敌人在,有什么事是不可以商量的呢?


    不管怎么说,他贾佳额驸同富总督都是互助会的一份子嘛。


    两个人也都贪,都通敌。


    没理由把关系搞僵。


    只要能报效大清,脸不脸的贾六根本不在乎。


    目前来说,不要脸的事情,他干的多了。


    刘邦那厮都能当开国皇帝,况他?


    比起刘邦来,他贾佳世凯不知道强多少,活脱脱的太祖胚子,再差也是个圣祖。


    这是精神层面。


    文化层面,唾面可以自干,不正是儒家中庸精神的最大体现么。


    往佛家文化引申,不是佛祖如来至少也得是观阴大师。


    军事层面。


    那就是能钻裤裆的韩信再世,伟大的军事家都无法形容的存在。


    精神、文化、军事,都是盖世英雄的模板,试问,还有谁比额驸更强?


    当然,促使贾六准备同老富和好的最大原因跟这些都没有关系,主要原因是那个陕甘总督勒尔谨。


    老富给贾六看过的名单中,此人同两广总督李侍尧、湖广总督陈辉祖、闽浙总督雅德、直隶总督杨景素并排。


    连同富勒浑,这六位总督就是互助会的“六大佬”。


    安克又透露首席军机大臣于敏中被从牢中放了出来,于敏中于互助会的地位,贾六觉得可以用“坐馆”来形容。


    因为,此人是首相。


    先前以为首相大人肯定咯屁,没想人家风风光光又出来坐馆了,这可把贾六弄得不上不下的。


    当真是恨透乾隆这个误国奸贼了。


    当真是虫豸无法与其共事。


    没办法,首相又蹦达了,贾六只能试图同老富修补裂缝,双方重新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目前来说,只要他不举反旗,于大清体制内,每一个中堂大人他都得罪不起。


    部堂嘛,还能斗一斗。


    “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这个道理我这个娃娃都知道,大人没有理由不知道啊?”


    拿着棋子的贾六面带微笑的看着老富。


    经过死缠烂打,软磨硬泡,终于一颗红心打动了黑透的了老富,换来了驿站博弈的机会。


    他们是囚解进京待审的犯官,这个不假,但只要部议结果没出来前,二人在法理上还是享有一定人权的。


    至少,停车吃饭的休息空当下盘棋肯定没问题。


    同贾六的一脸热屁股不同,老富一脸不耐烦:“你走不走?”


    “走,走,我跳马!”


    贾六兴冲冲的马走日往前冲了,结果没注意老富的炮不知几时已经架上了炮台。


    “叭”的一下,走日的马叫老富的炮打着了。


    贾六赶紧叫停:“不成,不成,我看错了,这步不算,重来重来。”


    “不能悔棋!”


    老富不允许耍赖。


    贾六砸吧嘴:“你这就没意思了,还不如吴老二会来事呢?”


    “谁是吴老二?”


    “一个臭棋篓子。”


    “你是说我还不如一个臭棋篓子?”


    “不是,大人,我真不是那个意思...”


    看着拂袖而去自觉主动钻进囚车等待出发的老富,贾六也只能讪讪跟着钻进后面一辆囚车。


    机会总是有的,只要双方都有活命的机会,以老富的聪明才智没理由就此结下死仇的。


    四川百姓的十八相送,完全可以有别的解释么。


    看谁说了。


    车队一路继续北上,快到西安时,陕甘总督派人宴请领队侍卫国恩一行。


    但众人都知道总督大人醉翁之意不在酒。


    也不知道总督府的人是怎么跟国恩说的,反正国恩下令把犯官带进城中,然后两位犯官很自然的被请到了总督大人的宴席上。


    流程很顺利,御前侍卫们不以为意,就连贾六也不觉得奇怪。


    我大清,自有国情在。


    宴请囚递进京的四川总督与提督的不仅仅是西北一片云陕甘总督勒尔谨,还有陕西省的一把手巡抚毕沅。


    此人状元出身,难得的学霸。


    另外一个人让贾六特别的惊讶,也特别的亲切,甚至生过向此人取经的想法。


    正是甘肃二把手、把乾隆玩弄的跟傻子一样的互助会发起人、布政使王亶望。


    王亶望不是专程过来探望出事会员老富的,而是到西安来为本省五万份监照打点的。


    监照,就是国子监生的资格。


    大清除了捐官外,还可以捐监。


    所谓“捐监”,就是大清的子民,只要是男的就可以出钱或出粮,购买国子监监生的资格。


    贾六是这样理解的,好比他只是小学文凭,又或大字不识一个,但他又想当公务员。


    但这个公务员又不想太掉价,被人家笑话,说的一无是处。


    怎么办?


    好办!


    大清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不识字不要紧,只要有钱就行。


    捐监就相当于拿一笔钱买一张大专以上的文凭。


    把钱交到户部,户部发给执照,好比收到钱的收据。


    买的人再拿收据到国子监换“监照”,也就是国家认可的大专以上文凭。


    有了大专以上文凭,再花钱捐官的话,肯定比那些没文凭的要强。


    面上有光的很。


    为了让全甘肃的有钱人都能有一张大专以上文凭,从而让甘肃成为知识强省,王亶望规定甘肃全省的捐监事宜都集中到省城兰州府衙门办理。


    这样一来,全省捐监的钱都要交到他手中。


    按照制度,每名监生捐监时除了要缴纳规定的粮食外,还需要缴纳公费银数两。一半上交户部,一半省里留用。


    但王大人考虑办事手续太多,往京里来回出差的人员、次数太多,凭空增加许多不必要的开支,便体贴的要求花钱买文凭的在公费银外再交一笔杂费银。


    收的也不多,一个人头最多十两。


    状元出身的陕西巡抚毕沅一直在看埋头吃菜的贾佳额驸,两位总督大人则不停交换眼神。


    偶尔说上两句,也跟摩斯密码似的把额驸听得一头雾水,云山雾照的很。


    听了王大人此来西安是为了监照的事,不禁好奇问了句:“这次甘肃要换多少监照?”


    王大人朝额驸笑了笑:“不多,五万张。”


    “生意还能这么做?”


    贾六当场惊住,难以想象甘肃一个偏远省一年要出五万个大学生!


    “咦?知音难求,知音难求啊!”


    王大人竟然起身给提督额驸夹了一块肉,笑道:“额驸这话说的好,做官,可不就是做生意么?”


    7017k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