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5章荀彧的信

作者:泥蛋不是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刘辩点头,自信一笑:


    “那就让他们跑吧,夏侯惇那边马上就有动静了,更何况,曹洪正在曹阳亭,堵着他们的退路呢。”


    两人心念一动,相视一眼后,同时露出笑容。


    大局已定。


    “公达,你去提前准备庆功宴。”刘辩吩咐。


    庆功宴所需物资不少,需要尽快安排从洛阳调过来。


    荀攸躬身一礼,领命而去。


    刘辩继续和贾诩观察着战局,时不时的贾诩也会给出一些建议。


    刘辩全部采纳,然后传令兵或打旗帜为号,或以鼓声变化为命令,汉军将士也在不断调整着厮杀方向。


    除了那些拼命逃走的人,战场逐渐停息,还抓了一大批俘虏。


    叛军主将都跑了,除了少数自知罪孽深重的在抵抗外,剩下的人早被吓破了胆,放下武器举手投降。


    刘辩最后看了一眼战场,微微一笑,转身离开。


    ……


    战争暂时结束,张飞和关羽,小跑着朝刘备而来。


    “大哥!”


    两人噗通一声跪在刘备面前,刘备上前搀扶住他们,激动到声音哽咽:


    “二弟三弟。”


    “大哥,你没受伤吧?”


    张飞和关羽紧盯着刘备,唯恐他有什么损伤。


    刘备噙着眼泪,轻拍两兄弟的肩膀。


    “为兄没事,”待他们起身,刘备询问道:“天子呢?天子在何处?”


    张飞和关羽赶紧解释:“陛下在城内。”


    “哦?快随我先去拜见天子,为兄要向天子奏报战况。”


    “好!”


    两人跟在刘备的身后,撞上了四仰八叉躺在泥捏的血水里的孙坚。


    孙策正守护在一旁。


    刘备向二人介绍起孙坚父子。


    “云长,三弟,这两位是……”


    介绍完,两兄弟对孙坚两人,也顿生敬佩之情。


    一番恭维下,孙策不好意思了,害羞的拱手道:


    “几位叔伯,家父有些累了,想要休息一会儿。”


    刘备点头:“天子仁德,想来不会怪罪,那我先去了。”


    “几位叔伯慢走。”孙策再次施礼。


    三兄弟走远了,张飞也不忘眉飞色舞道:


    “这小将还挺懂礼数,若不是俺老张亲眼看见他连捅别人好几个窟窿,都不敢相信是一个人。”


    关羽勾唇:“跟我们大哥比起来,差的远了。”


    不远处,曹氏宗亲,远远下马,也朝着曹操跑了过去。


    “大兄!”


    “你们倒是来的及时。”


    曹操咧嘴一笑,伸出了手,曹纯将他拽了起来。


    曹仁嘿嘿笑着,狗腿式的为曹操拍着身上泥土。


    可走近一看,曹操那凌乱的衣服上,有着数道刀伤,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大兄,你受伤了。”


    曹操瞥了他一眼,没好气道:


    “哭什么,我又没死,娘们儿唧唧的。”


    曹仁吸着鼻子,咬牙转身,低吼道:


    “我这就回去,再杀几个人为大兄报仇!”


    曹操脸一黑,一脚踹在他的屁股上。


    曹仁顿时一个踉跄,扭头委屈的望着曹操。


    曹操皱眉道:


    “都投降了,该如何发落那是天子的事,岂容你乱来。”


    曹仁捂着屁股,不敢吭声了。


    大老远的,刘备的声音传了过来。


    “孟德!”


    曹操转身,接着就见到刘备三人而来。


    关羽张飞就像是两个门神一样,跟在刘备身后。


    尤其是那关羽,曹操怎么看怎么喜欢,他在琢磨,自己回去以后,要不要偷偷找天子把关羽要到麾下来?


    可以试试。


    曹操笑容加深,对上刘备那真诚的双眼。


    刘备询问:“孟德,不如一起进城,面见天子如何?”


    “好啊,操正有此意。”


    曹操满口答应,视线一直在关羽身上停留,刘备拽着他准备入城。


    “玄德、孟德!”


    孙坚强撑着,在孙策的搀扶下,还是追了上来。


    两人转身,孙坚疲倦道:


    “一起,先去觐见天子吧。”


    “也好。”


    刘备两人没拒绝,就这样,三人进了城。


    刘辩暂时落脚在城内的府衙中,三人来到门口,却被鲍信阻止。


    鲍信笑呵呵解释:


    “天子有令,不急于一时,你三人先去休整一二,待战场打扫完,天子会召见你们,有新的吩咐。”


    “多谢鲍将军告之。”


    刘备抱拳行了一礼。


    孙坚如释重负,他真的要累死了,说实在的,这一身血污似乎也确实不适合觐见天子。


    “既然天子有令,那我们三人先各自回去,休息好了,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再见吧。”曹操提议。


    刘备赞同的点点头:“备先告辞了。”


    “告辞。”


    三人分道扬镳,各自回去休整。


    城外黄盖韩当,领兵打扫战场,城内的刘辩,翻看着荀彧送来的最新书信。


    信中提到了两个人。


    第一个便是袁绍,袁绍居然主动告知,袁家当中发生的事情。


    牵连的臣子多达数百人,士人占据着大多数。


    另外提到的就是袁隗,荀彧再三建议,应当恢复袁隗三公的地位,以安士族之心。


    对此,刘辩心中冷哼。


    他依旧是那个念头,愿意跟他的步伐保持一致的士族,他不会吝啬。


    金钱、地位、权势,他都会在一个限度内给到最好。


    不愿意的,你老实点,好好的在这条船上待着,他也不会那么绝情。


    但要是想把船给掀翻的,那就不好意思了。


    诚然,一再对士族步步紧逼,起义之事可能还会发生。


    但毒瘤必须铲除,局势再差,也不会比现在更差。


    大不了他就一个郡一个郡的重新打回来!


    比如现在的弘农,处理完六大族后,就能百分百受他掌控。


    他给杨家权和名,但不给杨家实际的兵,杨彪和杨修,就永远需要仰仗皇权,弘农就永远乱不起来。


    再加上荀、曹、王和皇室宗室几方掣肘,一个暂时稳固的平衡,就此建立。


    当然,未来刘辩还需要把蛋糕进一步做大,不然这短暂的平衡也迟早会被打破,说白了,这几家除了宗室外,也都属于清流一派。


    他要在一个适当的时机,提拔一批寒士、中立派将领、再进一步拉大宗室的地位,以及建立一个类似锦衣卫的组织。


    多方交融,协作向上,是进取天下的基础。


    这过程中,注定要死很多人。


    另外,朝廷还是太臃肿了。


    也太缺钱了。


    刘辩拿起笔,对着荀彧的书信,进行着批复。


    他落笔就一个字,抓!


    正好他得胜回去时,必定名震四海,逞着这股势头,先把洛阳杀的人头滚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