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4章他的对手不是人

作者:泥蛋不是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曹仁扛着一杆黑旗,老远就望见了曹操。


    “大兄!”


    他同样被曹操狼狈的样子,给气的双眼赤红。


    “可恶的逆贼,羽林军,随我杀!”


    曹仁骑着马,扛着手臂粗的军旗冲在最前面,把军旗当成武器,一个横扫,能撂倒七八个。


    曹纯、夏侯渊手持大刀紧随其后,带着人马在叛军中一往无前的冲杀。


    叛军主将石晏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疯狂的下达着别乱的命令。


    ……


    孙坚看着刘备曹操两人高兴到又哭又笑的样子,羡慕的眼睛发直。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嘴硬。


    “切,他们应该是受到了天子的命令前来驰援,我们应该感激天子才是。”


    刘备笑容浓厚,但也连连点头,夸赞道:


    “文台言之有理,光这份心性,备就要向你学习。”


    话音刚落,身后鼓声大作,孙坚下意识的转身望去。


    他见到了此生中最难以忘怀的一幕。


    一支乌泱泱的人马,便随着鼓声进军,队伍的中心高举着龙旗,领头的两位将军,越看越熟悉。


    黄盖韩当骑在马上,一人持大刀,一人持弓箭,威风凛凛。


    下一刻,鼓声忽然变得急促。


    两人同时爆吼:


    “北军!杀!”


    然后首当其冲的驾马冲了出去!


    “杀!”


    将士们大喊着,狂奔着往前冲锋。


    北军的盔甲并不统一,孙坚认出来了,这里面大多都是他江东子弟的甲胄。


    孙坚瞬间被兴奋冲昏了头。


    “孟德玄德,哈哈哈,你们快看,快来看,我江东将士来了!”


    孙坚高兴的大喊大叫,刘备和曹操狐疑的望去,什么江东将士他们倒是没看清,但孙坚在那又喊又跳的,是真把他俩吓到了。


    “文台?”刘备担忧的看着孙坚。


    他的胳膊还在往外飙血呢,这样真没事吗?


    曹操笃定道:“他要开始发疯了。”


    果不其然,下一秒就见到孙坚爆吼道:


    “策儿,提为父的大刀来,我要去带着我江东将士再杀他一回!”


    “是!”


    孙策也是个疯子,毫不犹豫的执行了命令,然后就见到这父子俩,嗷嗷叫的杀进了敌阵当中。


    曹操面无表情的收回视线,一切尽在掌握。


    他看向了刘备,两人大眼对小眼,沉默一小会儿后,几乎是同时开口。


    “孟德兄,备……”


    “嗯,你也去吧。”


    曹操点头。


    刘备眼中的热泪活生生被止住,满脸疑惑:


    “孟德知道我要说什么?”


    曹操拍拍屁股,坐在地上,冷笑的看了他一眼:


    “你想说你们兄弟三人生死相依,你若不去相助,实非仁义。”


    “孟德真乃神人也!”


    曹操不耐的摆手:“去当你的君子吧。”


    刘备朝曹操一拜,上了马,高喊着二弟三弟跑远了。


    曹操抬手挡着阳光,一本正经观看起了这场战斗。


    看了没几息,视线就情不自禁的被曹仁吸引过去,咧嘴嘿嘿笑出了声。


    ……


    石晏慌了,他真的慌了。


    大军彻底乱了,他的人马被汉军左右切割脱节,正面还面临着疯狂的攻势。


    叛军虽然装备尚可,打打刘备他们还行,可一遇到北军和羽林军这种南征北战,且训练有素的精锐,顿时溃败。


    更重要的是,石晏还发现,汉军当中猛人太多了,尤其是那将大旗舞的密不透风的曹仁。


    乖乖,得长多少肌肉才能这么猛?


    他的军旗可是得好几个人扛啊!


    还有那个拖着偃月刀策马飞奔,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砍死一片的绿帽大汉。


    这刀的质量也太好了。


    “怎么会这样?”


    石晏简直傻掉了。


    石晏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


    不行!不能继续留在原地等死!


    他虽然有五万大军,而汉军只来了一万多人,但他却怕了。


    他感觉他就是有十万大军,也绝不是这一万多人的对手。


    不,他感觉自己的对手根本不是人。


    石晏怕自己再晚一秒,就会被当场活捉。


    他也顾不上被截在战场中的自己人,疯狂大吼道:


    “鸣金,快鸣金!撤!”


    一边说着,石晏调转马头,率先逃离战场。


    “铛铛铛!”


    数声响穿透整个战场,叛军开始大乱,哇哇叫着后逃。


    他们全然没了秩序,甲胄、兵器、旗帜乱丢一地,踩踏事件常有发生,叛军一下子就被打回原形,和一群流寇没什么区别。


    ……


    焦城城墙,血迹仍未干涸,每一脚踩下去,都是黏糊糊的,甚至能拉丝。


    刘辩身着龙袍,负着手,一步一个脚印。


    在两边站岗的羽林军士兵,一对接一对的下跪。


    刘辩的身后,还跟着鲍信、贾诩、荀攸三人。


    他最终来到孙坚曾经主持战斗的地方,站在这,能一览无余的将整个战场尽收眼底。


    荀攸持着毛笔记下:皇帝辩,英姿勃发,登焦城城楼,目光如炬,弹指平乱,坐弘农以望天下。


    空气中的血腥味很浓,但刘辩已经能接受这种味道,倒是没有表露出什么不适。


    战场的局势几乎是一边倒,让他稍稍松了口气。


    “文和,说说你对战场的判断。”


    贾诩分析道:


    “臣以为,此战至少能歼灭半数叛军,剩下的半数人马,应该会往陕陌而去,要么以图防守,要么继续败逃,退回弘农郡城。”


    陕陌?


    刘辩在一路的耳濡目染之下,对战事也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认知。


    他也在成长。


    放虎归山,养虎为患,不是他此行的目的。


    不过,尚书令荀彧连送几封书信,告知了他洛阳的情况。


    这几天他不在时,洛阳城中常有人生事,执金吾丁原亲自下场,抓了一批人才安定下来。


    另外劳师远征,尤其是在这个季节,后勤的压力极大,书信中荀彧再三劝诫,当速了结战事而归。


    荀彧的话,在刘辩心里,被划分到了第一梯队,任何一句都要着重考量。


    所以此战必须要速胜。


    荀攸早就记录完了,也帮着开始分析。


    “陛下,万不可急功近利,战场现在混乱的很,臣估计厮杀还要再持续一两个时辰,就是分兵追击,也没多大的意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