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章出兵剿寇,粮食短缺

作者:泥蛋不是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北军也在扩军,参军就能养家。


    不愿意上战场的,还可以跟着刘皇叔搞建设。


    如果自己还能靠双手自己挣两钱,对于受惯了苦的百姓来说,那简直就是个天堂。


    放在一个月以前,每天被饿死、被杀死的人可是数不胜数。


    “快看,吕将军,吕将军来了。”


    就在众人沉浸在喜悦当中的时候,有人指着远处喊道。


    很多百姓闻言看去,就见到骑马赶来的吕布等人,为首的吕布,实在是太吸引人了,让人有种天神下凡的错觉。


    “陛下驾到!”


    随着小黄门的一声高呼,原本熙熙攘攘的百姓瞬间变得鸦雀无声,纷纷跪伏在地。


    “叩见天子,天子万年,大汉万年。”


    “免礼。”


    “谢陛下!”


    众多百姓都抬起了头,但仍然跪在地上,好奇的张望着现场的情况。


    吕布匆忙下马,朝刘辩拜道:


    “末将参见陛下。”


    “呵呵,奉先,你要出去独当一面了,朕率百官,来送送你。”


    吕布的脸上浮现感动之色。


    “谢陛下厚爱,末将一定竭尽全力,以最短的时间,恢复司隶安定。”吕布坚定的说道。


    “嗯!”


    刘辩满意点头,朝后面一伸手,刘和顿时递来一件披风。


    刘辩拿着披风掂量了一下,杨修倒是挺会办事,这么短的时间,也不知道他从哪买来的。


    刘辩脸上挂着和善的笑容,说道:


    “奉先,路上风寒,朕赐你披风一件,保暖御寒。”


    吕布接过披风,双手捧着,噗通一下跪了下去。


    “谢陛下挂念。”


    “起来吧,去吧,朕等着你得胜归来。”


    吕布站起来,深深的看了刘辩一眼,转身上马,为自己披上了披风。


    这一刻,他坐在马上,望着那面色各异的百官,跪在地上的百姓,以及那翘首以盼的天子,还有远处……


    那嘴上说不来送他,实则站在城门上,远远的看着,脸上满是欣慰之色的义父丁原,以人群中满是担忧的貂蝉,吕布在这一刻,明白了什么叫责任。


    他发誓不会辜负所有人的期待。


    “出发!”


    吕布轻吐一声,胯下战马马缓缓走出城门。


    “轰隆隆……”


    随着战鼓的响起,吕布领三千军马,昂首挺胸的出城。


    刘辩一直目送着军马的消失,这是他自亲政以来的第一仗,得打的漂亮。


    如果连司隶的内乱都没办法平定,他何谈平定天下?


    他今天率领文武百官来送别吕布,也是在向世人发送一个信号。


    他要重视军队,提高武将的地位。


    朝堂再也不是几个屁事不干的人,吵来吵去的能做主!


    荀彧陪在身侧,顺势送来一份奏折。


    “陛下,这是臣整理的司隶范围内的贼寇情况。”


    刘辩接过来一看,目光微凝。


    司隶,也被称为司州,是天下十三州之一。


    不管是西都长安,还是东都洛阳,都在司隶的范围内。


    黄巾之祸席卷天下,但对司隶的影响没那么大,因为朱儁曾杀的黄巾军丢盔卸甲。


    更何况还有并州、兖州等州为阻挡。


    所以在司隶闹腾的最凶的就是流寇,其中最大的势力为白波军,他们打着义军的旗号,实则烧杀劫掠无恶不作。


    这白波军强大到了什么程度?连董卓都不是对手,要不是因为怕白波军切断了西逃的退路,董卓不至于那么快就扛不住关东联军的压力,匆忙西迁。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这白波军虽然号称十万,但都是流民组成,没什么军纪,而且内部也是派系林立,分散在各处。


    具体该如何应对,还得再琢磨。


    荀彧这时候,又给他带来了一条噩耗。


    粮食不够了!


    没办法,实在是刘辩太豪气了。


    又是大肆征兵,又是四处搭建粥棚的,每天都有十几支来自各郡的运粮队拉粮,而且一比一天要的多。


    按照目前的估计,现有的粮食,能不能撑到明年春耕都不好说,更别提等秋收了。


    尤其是弘农地区,几乎完全靠国库接济,直接摊开手表示没有一粒粮,仿佛朝堂只要一断粮,整个弘农就得全部饿死。


    刘辩再富有,也不可能白养这么多人啊。


    弘农的粮食哪去了?


    刘辩扭头,皱眉道:


    “太尉。”


    “臣在。”


    杨彪当即就站了出来,刘辩冷声问道:


    “你来替朕解释解释,弘农是个什么情况。”


    “这……”


    杨彪额头冷汗直冒,纠结一番后,小心翼翼道:


    “臣会给宗族写信,开仓接济一些难民。”


    “朕不是在责怪你,朕是在问,弘农为何一粒粮食都没有!”刘辩语气加重。


    杨彪自知躲不过去了,只能硬着头皮道:


    “如今司隶地区的粮食价格,在刘使君等人的撮合下,逐步下调,弘农地区的商贩,可能在等粮价回暖,所以现在迟迟不愿售出……臣可以保证,弘农杨氏坚决拥护支持陛下的一切决策。”


    刘辩的眼睛再次望向荀彧,荀彧一眼就看穿了天子的心思,于是解释道:


    “弘农地区,以杨氏、孟氏、蔡氏为首,后面还有李、王、石、严四族紧随其后。”


    一句话就让刘辩明白了。


    现在司隶地区,大多数豪强士族,表面上是愿意吆喝着支持天子的。


    至少明面上大家还没怎么着。


    该响应降价的降价,朝廷的粮食负担也没那么大。


    甚至荀彧、杨彪,甚至曹操背后的士族,还在积极配合,有钱捐钱,有粮捐粮。


    这弘农倒好,等于说除了杨家,都想着坐地起价,囤着粮食发国难财,甚至明目张胆的和天子作对呢?


    刘辩冷笑一声,这不杀鸡儆猴,谁还把他这个天子当回事?


    司隶外的事情他暂时还管不着,但司隶内,敢明目张胆唱反调的,必须以雷霆手段先镇压下去。


    这种情况下,学学历史长河中的曹操,绝对比孙权、刘备的手段要更管用。


    他可以保证士族豪强的利益,但前提是,你们别自己作死。


    不然哪怕是孙权那种主公,都会毫不犹豫的拿出毒酒。


    优柔寡断,是大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