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九十八章 穷无亲戚

作者:平生未知寒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渭州得名,还是源于那条东洲境内有名的渭水。


    隆冬时节,这一条宽阔大河早已经结出厚厚的一层冰,在上面亦可行人,倒是让不少百姓省去了过河花费。


    若是在其他时节,搭船过河,怎么都要掏出一笔银钱了。


    到了现在,河水上冻,不少百姓会选择在河面凿开一个大洞,然后在此地垂钓也好,开始下网捕捞也好,往往都比其他时节更加事半功倍。


    只不过虽说用不着渡船过河,河面结冰,没有经验的百姓过河,就容易在河面手忙脚乱,摔跤不少。


    这会儿不少百姓结伴过河,只是走上河面之后,不少人就开始打滑,接连摔跤,其中一个年轻男子,脚下踩滑之后,一直手舞足蹈,维持平衡,不想就这么摔倒,可越是这样,其实就越是站不稳,刚才只是在河面挣扎,这会儿身子就不受控制朝着远处奔去,那边远处,有一行四五人,都是女子,这会儿看着那个年轻男子不受控制冲了过来,几个女子脸色微变,都急忙想要避开,她们倒是还好,只是因为其中还有个老妪,怕这老妪被撞了之后出事。


    其实寻常人摔跤并无大碍,怕就是怕这种上了年纪的老人,有时候摔一跤就很有可能出大事。


    不过几个女子这么一慌张,别说去管那个老妪,就是自身都难保,一个个接连摔倒。


    眼看着那个年轻男子横冲直撞,就要撞向那个满头银丝的老妪。


    那年轻男子也脸色煞白,只是这会儿他也是身不由己,不过就在两人将要相撞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河面又出现了一个抱着一大捆干枯野草的年轻人,一把按住这个冲过来的年轻人,不仅没被对方带着撞飞出去,甚至脚下都纹丝不动,硬生生止住了这年轻男子的冲撞。


    等到那年轻人站稳身形之后,才心有余悸地长舒一口气。


    自己摔跤不要紧,要是撞上那个老妪,事情就大了。


    年轻人递给年轻男子一把野草,笑着开口,“要是过河打滑,可以用野草垫在脚下,会好不少。”


    年轻男子道谢之后,年轻人这才转头看向这边四五人,为首的当然就是这个一身粗布衣衫的老妪了。


    不过老妪穿着寻常,但浑身上下都整整齐齐,那份气度也是足够沉稳,刚才那年轻男子撞来,其余女子都不可避免的有些慌张,只有老妪很是镇定。


    这么一看,这老妪要不是那种家道中落的大户人家主母之类的人物,就是低调出行,不愿意太过招惹旁人。


    几个女子中,有个看着四十左右的妇人,打扮也算端庄,但身上没有什么值钱事物,不算太漂亮,只是端庄而已。


    其余三个女子,年纪就都不大了,最小的应该是二十出头,穿了一件鹅黄色的棉袍,有一张圆脸,但生得水灵,好看。


    除去那圆脸女子都在二十五六左右,都算是容貌不错,刚刚摔了一跤,几人眼角都有了些泪水,不过没有哭出声来。


    年轻人将手里的干草分给几人一些,微笑说了用法,之前他已经看过了,这几人应该从未如此走过,所以在河面上,早就已经是举步维艰了。


    这就是出身富贵人家的子弟了。


    不过这样的子弟,全是女眷背着包袱出门,还是少见。


    老妪接过那些干草,笑着道谢,“谢过公子了,刚才要不是公子,老身这把老骨头,就都得散架了。”


    年轻人摆摆手,示意不过是举手之劳,不必言谢。


    不过虽然这么说,年轻人过河之时,还是脚步缓慢,就这么走在老妪身侧,似乎是害怕她在河面摔倒。


    老妪对陌生人的善意看在眼里,也不点破,只是一双浑浊眸子里,满是笑意。


    等过了河之后,老妪这才招呼自己那些后辈,“都来给这位公子道谢。”


    妇人看了一眼周迟,不敢违逆老妪的意思,很快便施了个万福,其余几人也是如此,只不过似乎是有些不情愿,只有那个身穿鹅黄色棉服的圆脸姑娘,笑着开口道:“谢谢你,要不是你,奶奶肯定得摔跤了。”


    年轻人摇摇头,“举手之劳而已。”


    老妪微笑着开口,“公子若是没有要紧事,不如到老身家中做客如何?也不是很远,不过几里路程,没有什么好东西,一餐热饭,一壶热酒肯定是有的。”


    老妪这么开口的时候,那边的妇人就已经微不可查地皱了皱眉头。


    年轻人摇头婉拒道:“还有些事情忙,就不叨扰老人家了。”


    老妪也不坚持,只是笑着道:“公子有事便先忙,要是有缘,路过附近的顾家庄,还请上门让老身招待一番。”


    年轻人也没多说,只是点了点头。


    之后双方在这边道别,年轻人独自往前走去,身影很快消失在一片枯草之中,妇人等着年轻人离开之后,这才小声提醒道:“母亲,咱们现在这个处境,还是少节外生枝为好。”


    老妪看了妇人一眼,摇头道:“小素,你这的担心不无道理,不过那位要是恶人,就不会有递草的事情了,再说了,你没看到他那双眸子?我这辈子,见过那么多达官显贵,见过那么多可称清雅的文人墨客,但可没见过这么清澈的一双眸子。”


    回忆起那年轻人的一双眸子,老妪也是有些感慨。


    妇人也不敢如何顶撞老妪,只是轻声说,“咱们这趟是投奔舅舅,到底是客人,再带个外人,始终是不好的。”


    老妪叹了口气,也没怎么反驳,只是说道:“小素你说的也有道理,咱们也不是在自己个家了,这趟出门,都要想清楚这事儿,寄人篱下,就要有寄人篱下的姿态。”


    她这话,很显然就是对这其余的后辈所说的。


    几个女子都点点头,只是听着这话,几人的鼻头都有些酸。


    有些事情,其实她们一直在逃避,但到了这会儿,还是觉得不得不面对了,所以才会显得有些难过。


    毕竟在上个月,她们这些人,都还是吃喝不愁,平日里也是有不少丫鬟供她们使唤的,出门赶路?那没马车,马车不用香料熏蒸,她们都是不会走上去的。


    只是也就一个月,天差地别,这让谁都无法接受。


    这会儿沉默赶路,有女子实在是忍不住,轻轻开口,“奶奶,明明爷爷低头就可以幸免于难的,为什么偏偏要自缢?他跟孟次辅,不是有些交情吗?”


    这个问题,其实众人憋了一路,但谁都不敢问出来,直到现在,才终于憋不住了。


    老妪没有急着说话,一座大宅院,想要有些起色,有一个出息的人就行,撑起一座宅子,不成问题,但若是只有这么一根顶梁柱,等某天这顶梁柱倒塌了,那么他们这一座大宅院,就得跟着倒塌了。


    她们一家人就是这样,老爷子在朝为官,可惜膝下两个儿子都早夭,一个儿媳妇悲伤过度也跟着逝世,更是没有留下哪怕一个男丁。


    这也就是使得一家子,就只有个老爷子撑着,这些日子帝京的动乱,牵扯到了无数人,太子党和陛下的人前后都占据过上风,最后还是太子党取胜,老爷子其实不算什么帝党,也没有遭到什么清算,只是见不得这样的境况,他读了一辈子圣贤书,天地君亲师几个字,记得也太牢了些。


    看到如此世道,想不开,也不愿意去想,就是干脆一死了之。


    他这一死,其实他们家就很快被一些见风使舵的人欺辱上门了,许多大事小事接连发生,其实到这里,要是老妪愿意给那位马上就要接任首辅的孟次辅说些话,只要他愿意打个招呼,他们往后卖些家业,在帝京保持个殷实人家,没问题。


    而且那位孟次辅,也绝对不会拒绝的。


    但如果要打这个招呼,老爷子在世的时候,早就打了,也不会等到老妪来干这些事情。


    这样一来,老妪自然也张不开这个口,只好变卖了帝京的宅子,带着家里的后生子女来到北边,投奔自己的弟弟。


    这个时候孙女问起这些事情,老妪其实有一肚子话想说,但最后只是叹了口气,“你爷爷从来都是这样的人,生在我们林家,也只好如此了。”


    其实到这会儿也是这样,要是后人懂自己的爷爷,也问不出这样的话来的。


    既然问出来,说这么多,也没用。


    其实几个孙女里,只有那个圆脸姑娘若有所思,没有说话。


    之后一行人都很沉默,直到来到一座不小的庄子门口,看着门头横匾上的顾家庄三个字,妇人小跑两步,走上台阶敲门,很快大门打开,有人探出头来,打量了几眼来人,这才试探着问道:“是姨奶奶吧?”


    此人只是庄子的门房,不过也早就收到了消息,说是庄主的姐姐近些日子要来,所以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了。


    等着那边的老妪点头,门房这才笑着道:“快些进来,老庄主早就在念叨姨奶奶了,要不是这些时候有事情脱不开身,说不定早就亲自去半道接姨奶奶你们一行人了。”


    老妪只是微微点头,其他几人都松了口气,这一路上总在想寄人篱下的滋味,这会儿到了这边,其实还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艰难。


    其实那个圆脸姑娘的细眉才皱了皱,这番话听着没问题,但实际上就很有问题了,要是这位舅爷爷真那么欢迎她们,即便自己有事,只怕也会派人去接她们吧?而不是就这么一说。


    不过她们远道而来,有求于人,有些事情,也就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门房一行人领着众人进去,很快便有一个而立之年左右的年轻人迎了出来,“姨奶奶,婶婶,几位表妹,终于把你们盼来了。”


    老妪看了眼前的年轻人一眼,认出对方身份,顾元,自己那弟弟的嫡长孙,早些年来帝京拜过年,她记得当时这孩子还打碎过家里老爷子很是喜欢的一个瓷瓶,当时老爷子倒是说没什么,自己那弟弟却狠狠抽了这孩子不知道多少鞭子。


    “是顾元吧,一晃眼,也好多年不见了。”


    老妪开口,微微一笑。


    顾元笑道:“姨奶奶您还记得孙儿呢,也真是好多年没见了,属实也是当初去过一次,就吃了那么多鞭子,后来是再怎么都不敢去了。”


    这话是笑着说出来的,但里面的一些东西,却有些沉重。


    老妪面色不变,只是说道:“顾理脾气也是太暴躁了些,早说了一个瓷瓶的事情,非要如此。”


    顾理是如今这顾家庄的庄主,也是他顾元的亲爷爷。


    “姨奶奶,这错在我,该打,不关爷爷的事情,听说姨奶奶一家遭逢大变,我一直说咱们是一家人,就应该互相救济,这不,几位表妹还没来,我都已经给她们找好生计了,是挺不错的出路,说不好,姨奶奶一家还能重新再好起来。”


    顾元笑着开口,但老妪的脸色已经有些微僵。


    “顾元表哥,是什么出路?”


    有女子开口,一脸的好奇。


    顾元笑道:“晚晴表妹,这可是好出路,就在咱们九曲郡里的陈家,老太爷这些日子想要纳妾,这可不是一般的富贵人家,陈老太爷有个孙子,可是山上神仙,你们要是嫁给陈老太爷,以后什么日子,还用多说吗?”


    顾元这话一说出来,几个女子都脸色煞白,不由自主地看向了自家奶奶。


    老太爷三个字一说出来,那年龄就不会小,至少也是八九十岁的老头子了,她们才二十出头,就要嫁给这么个糟老头子?


    这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顾元,我们就先走了,告诉你爷爷一声,姐弟之情不念也就不念了,没关系的。”


    老妪忽然止住脚步,转身就要走,她们虽然是落难,但也没有到这一步,而且她也是看得出来,这个侄孙子,明显就是在报复当年之事。


    但实际上这些年,自己这弟弟不知道靠着他们得了多少好处。


    顾元笑着开口,“姨奶奶别急着走啊,这陈老太爷和陈仙师正好就在庄子上做客,见一面,要是陈老太爷没看上几位表妹呢,也说不准的。”


    随着他开口,四周已经出现好几个人,拦住她们一行人。


    这样一看,态势就很明显,他们是有来无回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