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来自非洲的教授热泪盈眶:"这意味着我们发展中国家的学者也有机会参与最前沿的研究了!"
玛格丽特主编一边鼓掌,一边不由得为他的魄力感到敬佩。
玛格丽特主编凝视着台上那个年轻的身影,一边由衷地鼓掌,一边在心底感叹这个决定的深远意义。
作为《细胞》的主编,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方舟"生物超算的开放将如何重塑整个生物学研究的前沿格局。
在她看来,"方舟"不仅仅是一台超算,更是生物学研究范式的革命性突破。
传统生物学研究如同盲人摸象,研究者们只能通过有限的实验数据来推测生命的运作机制。
而"方舟"凭借其独特的生物专用架构,首次实现了对细胞过程的全景式、原子级、动态模拟。
这将意味着一系列革命性的变革。
首先是从"观察描述"到"预测设计",研究者不再需要耗费数年通过试错来验证假设,而是可以在"方舟"上预先模拟数千种可能性,精准锁定最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其次是从"单一尺度"到"全尺度整合":"方舟"能够无缝衔接从量子化学计算到细胞群体动力学的所有尺度,破解了长期困扰学界的多尺度整合难题。
最后是从"经验驱动"到"数据智能":其内置的数据引擎能够从海量模拟数据中自主发现新的生物学规律,甚至提出人类研究者难以想象的创新假设。
玛格丽特清楚地意识到,陆时羡今天开放的不只是一台超级计算机,而是打开了通往"可预测生物学"新时代的大门。
这个决定将催生出前所未有的合作模式,让全球科学家能够在同一平台上验证理论、共享洞见,极大地加速人类对生命奥秘的解读。
掌声持续了近三分钟,直到陆时羡多次示意才渐渐平息。
报告会的尾声,陆时羡向全球英才发出了诚挚的邀请。
“繁缕研究院,才刚刚起步。”他望着台下:“但我们拥有世界一流的平台,充满挑战的科学问题,以及不受束缚的探索自由。在这里,你的想象力是唯一的限制。”
他当场宣布了“繁缕青年学者计划”、“访问科学家项目”以及数个重大攻关方向的博士后和研究员岗位,待遇优厚,且承诺给予极大的学术自主权。
当陆时羡结束报告时,时钟刚好走过八十分钟。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报告会结束后,专门的招聘区域被来自全球的年轻学者围得水泄不通。
许多顶尖大学的博士后、甚至一些已经获得教职的年轻教授,都表达了强烈的加盟意愿。
一位来自剑桥的年轻计算生物学家激动地说:“这里正在发生未来!没有什么比参与并塑造未来更令人兴奋的了。”
这场为期一天的报告会,其影响远超任何一场传统的学术会议。
它不仅仅是一次成果展示,更是一次综合实力的展示,一次学术号召力的检验,一次人才吸引力的爆发。
通过这场高规格、高水平、充满自信的报告会,陆时羡和繁缕研究院向世界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息。
在细胞生物学乃至更广阔的生命科学领域,一个以“数据驱动、计算先行、系统思维”为特征的新范式已经确立。
而繁缕,正是这个新范式的定义者和引领者。
全球细胞生物学的权力版图,经此一役,已然完成了决定性的重构。
报告会落幕,但繁缕的故事,正翻开新的一页。
报告会的余温尚未散去,全球学术界仍沉浸在繁缕研究院带来的震撼中。
然而,对陆时羡而言,这场成功的学术盛宴仅仅是他宏大蓝图的一块基石。
他的目光早已越过眼前的热闹,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他打算以南江为支点,撬动全球生命科学的格局,将这次报告会升格为一个常态化、制度化的顶级学术品牌。
最后打造东方“达沃斯”式的 “南江国际生物论坛”。
在报告会结束后的第二天。
陆时羡便召集了核心团队与南江市主要领导,召开了一场闭门会议。
会议室的大屏幕上,投射出的不是庆祝的烟花,而是一幅未来“南江国际生物论坛”的规划草图。
“一场报告会的影响力是短暂的。”陆时羡开门见山,声音冷静而富有穿透力:“但一个持续性的、具有全球号召力的顶级论坛,将成为人才、技术、资本和思想的永久性‘交换机’。”
“我们要做的,不是每年开几天会,而是要在南江,建立一个引领全球生命科学走向的‘神经中枢’。”
他阐述了这个论坛的三大核心定位:
“第一个是前沿风向标,它将成为全球生命科学重大成果的首发平台与思想碰撞的中心,定义未来的研究方向。”
“第二个是人才引力核,通过持续曝光和顶级交流环境,形成对全球顶尖科学家,尤其是青年才俊的“虹吸效应”。”
“第三则是产业催化剂,它将打通前沿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成为生物技术投资与合作的价值洼地。”
这番构想,让在座的南江市领导心潮澎湃。
这已远超普通学术活动的范畴,而是一个能极大提升城市能级、塑造全球影响力的战略工程。
只不过,这一场短短一个小时的短会,丝毫不能满足南江市的需求。
他们亟待和陆时羡就这个设想进行一场更为深入的谈话与沟通。
南江市政府的顶层会议室里,陆时羡和书记李振华、市长周明宇等主要领导相对而坐。
窗外是灯火通明的南江新城,窗内则正在进行一场关乎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对话。
"李书记,周市长。"陆时羡开门见山,将一份精心准备的规划书投影到大屏幕上:"上次我们讨论了国际生物论坛的构想,现在我想具体谈谈如何让它成为南江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