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5章 招募令

作者:飘落的记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历史上。


    千金公主到草原与佗钵可汗完婚后,没多久就挂了。


    后来他的侄子继承汗位,称沙钵略可汗。


    按突厥的习俗,老可汗死了,他的女人也由新可汗继承。


    不论新可汗是老可汗的兄弟还是子侄。


    也正是因为突厥这种收继婚的陋俗,千金公主先是嫁给了佗钵可汗。


    没几个月,佗钵可汗死后,又嫁给了他的侄子沙钵略可汗。


    六年后。


    这个老沙也挂了,把汗位传给了他弟弟。


    于是,千金公主又成了叶护可汗的女人。


    这个叶护可汗在继位后第二年也死了。


    沙钵略可汗的儿子都蓝可汗继承汗位。


    成了千金公主在草原上的第四任丈夫。


    最后。


    更是在杨坚的挑拨下,死在了这个都蓝可汗手里。


    这个出身高贵的千金公主宇文芳,和尉迟炽繁一样,都是被命运捉弄的悲苦女人。


    小皇帝对这个堂姑姑心生怜悯之心。


    当然不希望她去经历这样的奇葩风俗。


    如果有可能的话,他还真不愿和什么亲。


    于是,他召来长孙晟。


    君臣二人再次深谈了数个时辰。


    宇文衍任命其为大周使者,出使突厥,向佗钵可汗说明情况。


    并表达两国交好的意愿。


    小皇帝特地安排九名暗卫随他一同前往。


    一是保护长孙晟的安全,同时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历练。


    这些暗卫和狐狸一样,都是在情报方面有着不俗天赋的成员。


    宇文衍和长孙晟交谈时。


    站在一旁的李药师眼中泛起了阵阵亮光。


    请求让他随使团一块前往漠北大草原。


    长孙晟显然对这个京兆小神童有所耳闻。


    如今,成了皇帝的侍读,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对于他的提议也是没反对。


    而且还说年轻人出去看看,开拓下眼界也挺好的。


    宇文衍感觉小李靖自从上次随军出征后,确实成长了许多。


    也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温室里的花朵怎能经受风吹雨打。


    让其跟随长孙晟这种外交高手锻炼一下也挺好。


    长孙晟领命后。


    便带着李药师去和突厥使团沟通,准备妥当后就可出发北上了。


    时间进入六月。


    朝堂局势暂时表现平稳。


    韦孝宽,王轨,颜之仪,乐运,于翼,尉迟迥,李穆等一众老臣及勋贵家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宇文衍在和王轨等人商议后,针对性地给出了一些封赏。


    除升官外,最受欢迎还是要数番邦小娘子。


    这些番邦女奴,以前是不入这些达官贵人法眼的。


    可如今是皇帝的赏赐,那档次一下子就提高了。


    而且。


    这些小娘子的唱歌天赋,已经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


    郯国公王轨,元氏兄弟三人,田耕得深,种子发芽得早。


    家里的小娘子已经为他们生下大胖小子了。


    这段时间。


    宇文衍发布了一道诏令:


    招募天下研习《齐民要术》、《缀术》、《水经注》等相关着作的有识之士。


    《齐民要术》是大约533年至554年间。


    是由贾思勰分析、整理、总结,写成的综合性农业巨着。


    全书共10卷92篇,11万多字。


    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林、牧、副、渔等农业范畴。


    其内容包括:


    土壤耕作和农作物栽培管理。


    蔬菜和果树栽培。


    动物饲养技术和畜牧兽医。


    农副产品加工和烹饪技术。


    ……


    可以说,《齐民要术》就是一部农业方面的百科全书。


    宇文衍就是想招募农学方面的人才,让这部巨作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同时也培养出更多的农学人才。


    《缀术》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熟悉,但说到其作者,那可是大名鼎鼎。


    他就是南北朝时期着名的数学家——祖冲之。


    他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即在3.和3.之间。


    这个记录直到一千年后,才被西方数学家打破。


    后人为了铭记他的贡献,把“圆周率”称之为“祖率”。


    祖老爷子不但是数学家,还是天文学家,发明家。


    由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先进的历法。


    按照他的推算。


    一个回归年的长度为365.日,与后世的推算值仅相差46秒。


    老人家还发明制造了水碓磨、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千里船、定时器等。


    都是能够改善民生的实用性发明。


    小皇帝是想招募数学方面的人才。


    老祖宗已经在算术方面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


    理应让这种领先世界的成就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


    《水经注》是南朝郦道元以《水经》所记河道水系为纲,注文达30万字的一部地理百科全书。


    包含了地理水文,山川地势,人文风俗,矿产资源,水陆交通等多方面内容的地理图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在华夏地理学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宇文衍也是希望招募这方面的爱好者,为以后地图绘制储备人才。


    诏令发出去后,自然有相关人员跟进,不用他操心。


    小皇帝除了处理政事和守灵之外,大多时间都是伏于书案之上写写画画。


    他准备把历史上沿用最长时间的那官制套用过来。


    那就是“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最初是杨坚夺权篡位、以隋代周后,借鉴前人经验,搞出来的一套官制。


    在随后的一千多年里,被历朝历代所采用。


    大周现如今实行的“六官制”。


    原本是太祖宇文泰为了掌控西魏军政大权,为自己量身打造的官制。


    在皇帝能力差点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权臣一手遮天的情况。


    比如大周早期的宇文护,以及未期的杨坚。


    夺权篡位取得国祚的杨坚,自然把这种制度的缺陷看得一清二楚。


    于是总结以前的官制,弄出了“三省六部”的雏形。


    这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在唐朝得到进一步完善。


    三省:


    即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


    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中书省是掌管机要,制定和发布政令的机构。


    负责起草诏令,相当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有决策权。


    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


    相当于中央办公厅、国务院的办公厅。


    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相当于国务院,有执行权。


    “三省六部制”把相权一分为三,有分工、有合作,互相牵制和监督。


    提高了决策正确性和行政效率。


    同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和中央集权。


    作为一名穿越者,直接上马克思显然不现实。


    但经历一千多年考验的“三省六部制”还是可以安排上。


    就在宇文衍考虑更换官制的时候。


    在外就藩的五王先后回到了京城。


    最先到的是赵王宇文招。


    他是宇文泰的第七子,与突厥和亲的千金公主便是他的女儿。


    “臣宇文招参见陛下!”


    赵王回京后,第一时间进宫拜见小皇帝。


    “皇叔公平身,一家人无需多礼。”


    “谢陛下!”


    宇文招恭敬地行了君臣之礼。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请大家收藏:()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