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完结】

作者:空山澜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163章


    赵如月为了把家里的产业扔给宁时秋管,四十多岁的时候就宣布自己要退休。


    结果一直帮助苏胜楠培训员工,五十岁的时候,帮她培养出一大批技术过硬的维修师傅,还有好些足以当维修培训室的人才,才算是真正退休了。


    决定真的回镇上养老。


    到这个年纪,比四十多岁的时候好点,他们的同龄人有些也要退休了,到时他们不怕找不到人唠嗑。


    宁时秋抽空开车来帮他们搬东西。


    车上宁时秋有些无奈地说:“你们继续留在省城多好,我每天下班回家还能看到你们,省城的医疗条件也更好,回镇上,万一你们有点什么事,我都没法马上赶回去。”


    赵如月不信:“可别说大话了,你工作那么忙,就算我们留在省城,你也没时间每天准时回家,一个月能待在省城几天都还说不准,后天又要出差去了吧?”


    宁时秋避重就轻:“我也不是经常出差。”


    “这话骗骗爸妈就得了,可别把你自己也骗了。”赵如月毫不犹豫地揭穿他,“你现在把家里的产业发展得这么大,哪有那么多时间回家看我们,我们也不希望你赶来赶去的,平时有时间你多休息才是正经,每年过年过节能抽空回趟老家就行。”


    宁绍明点头附和道:“我跟你妈想的一样,我们也没到七老八十的年纪,还能照顾自己,你不用总惦记我们,平时多注意休息,千万别累着。”


    他们创办了秋夏餐饮店、秋夏面包店,还有后来的秋夏食品加工厂。


    交到宁时秋手上后,如今俨然被他发展成一个多面发展的集团,现在涉足投资的行业已经不只在食品领域。


    宁时秋很小的时候就对金融、经济、投资这些事情感兴趣,会主动去搜集书籍资料、学习相关的知识,现在即使工作量确实不小,他处理起来也是游刃有余。


    虽然确实经常需要出差,但其实并没觉得有多累。


    只是这世界上还有一种累,叫爸妈觉得你累。


    心知自己劝不动他们,宁时秋只好暂时把这事放下,想着等小夏休年假回来的时候,再让她帮着一起劝。


    小夏比较会耍赖,到时候她一劝,没准就成了。


    “前几天小夏不是给你们打电话了,她有没有说什么时候能休年假?”


    说到这个,赵如月忍不住叹气:“小夏说今年有特殊任务,没假期了,她单位性质特殊,我们也没敢多问,她没给你打电话?”


    宁时秋说:“打了,我那时候正在洗澡,手机没放身边,没接到她的电话,回拨回去没打通。”


    赵如月有点担心是那种比较棘手和危险的任务,只是心中的担忧没在面上表现出来,只说道:“希望她任务能顺利,明年再回来也行。”


    只是宁时夏今年还能打电话回来,跟家里说一声要执行任务,第二年开始却了无音讯,只有她单位的人打电话来,跟他们说仍然在执行特殊任务,所以没办法给他们打电话,不过宁时夏一切安好,让他们放心。


    可不能得到孩子确切的音讯,当父母的怎么能真正放心得下。


    宁时夏参加工作好几年,以往每年有年假都会回来探望家人,尤其是爷爷和外公外婆,老人们都上了年纪,看一眼少一眼,所以她是宁愿不出去玩,也要回来探望他们的。


    这还是宁时夏第一次连续两年都没回来。


    宁时秋也有些担心,不过他想到宁时夏从小的梦想,隐约意识到什么,现在宁时夏也许在参加航天员选拔,甚至有可能已经通过了,这样的事,在国家公布之前,也是要对家里人保密的。


    但是宁时秋不能确定自己的猜测百分之百正确,当然也就不好跟家里人说。


    只隐晦地跟父母说:“小夏肯定没什么事的,要是真有事,她单位的领导不可能不告诉她的家人。”


    赵如月和宁绍明没听懂他话里隐含的意思,但明白他说的这个道理,可想念女儿的心他们自己也控制不住。


    宁时秋只好抽空带他们出去旅游散散心:“你们以前不是总说,等你们退休后,就到处去玩吗?还说要带爷爷和外公外婆一起去,现在好不容易真的退休了,要不趁着爷爷和外公外婆还能动,抓紧时间去玩几回?”


    赵如月体谅儿子的孝心,又想起以前说要带老人们去首都,可后来老人们没去成,一拖就把这事给拖忘了。


    “也行,我们带他们去首都吧?要是到时候他们玩得开心,再带他们去别的地方也玩玩。”


    看父母都愿意去,宁时秋松了口气,开始做起旅游攻略,不过这攻略他也就是简单做了一个,专业的事情还是找了专业的人。


    详细的行程安排他特地找了口碑最好的旅行社私人订制,那些需要提前预约的门票、酒店、讲解、地陪等等,旅行社全都给安排好了。


    一行人很快出发,赵如月和宁绍明陪着老人们玩了一圈,时间和精力被各种事情占据,总算把注意力从女儿的事情上转移了。


    旅行的最后一天,该玩的地方都玩过,该吃的东西都尝试过,没安排什么行程。


    赵如月就跟宁绍明两个人一起出门,漫无目的地到处闲逛。


    走进一个巷子,看到有开在巷子里的小店,感觉不错就进去坐坐。


    刚坐下,这家店的老板就有些抱歉地从里面出来说:“不好意思,我们店里突然跳闸,维修师傅正在抢修,可能会有点耽误出餐时间,不知道二位着不着急用餐,如果着急的话可以去隔壁那家,他们家味道也不错的,如果不着急,可以先喝点饮品稍微等等,我们会尽量努力减少让你们等待的时间。”


    赵如月刚好不着急,而且对这家的饮品挺感兴趣,就跟宁绍明一人点了一杯不同的,坐在那里慢慢喝。


    十几分钟后,店里的电路故障修好了,一个穿着工装的师傅从里面出来。


    赵如月一抬头,看到熟悉的工装,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惊喜。


    再仔细一看,那个维修师傅竟然有点眼熟,不过她培训的员工太多了,很难每个都记住,只是觉得眼熟,没能想起来叫什么。


    然而她想不起来,那维修师傅却认出她来了:“赵师傅!没想到能在这里遇见您,真是太巧了!我已经参加工作好几年,您现在可能对我没什么印象了,我是公司第十七期维修培训班的学员,一开始先是被派到羊城工作,前段时间刚调来首都这边。”


    “原来是十七期的学员,”那距离现在确实挺久了,怪不得她只是有点印象,“你现在工作还顺利吧?”


    “还好,首都这边单子也很多,怕是又要跟总部那边申请多一点人手过来。”


    这个维修师傅还有别的单子要赶着去做,两人聊了一会儿,她就走了。


    离开前非要请客,硬是帮赵如月把饮料钱结了,还对老板说他们吃的东西都记在她账上。


    老板看起来跟她也挺熟,应了一声,她就放心走了。


    等维修师傅离开后,又过一会儿,赵如月和宁绍明点的东西做好送上来,是老板亲自来上菜。


    东西上完老板站在那里没走,好奇地问他们:“两位客人也是从华云市来的?”


    赵如月笑道:“对,我们是华云市云山县人。”


    “怪不得维修师傅对你们这么热情,我和附近好几家店一直都找的华云市的装修师傅,那手艺可真是没得说,价钱也公道,而且多是女师傅,我身边很多单身的女性朋友也很喜欢找华云来的师傅,用着让人特别放心。”


    听到这话,赵如月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成就感,曾经她给苏胜楠建议的时候,提过几句这个,没想到现在真的实现了。


    还成为了华云女性身上一个独特的标签,赵如月在网络上、在现实中,有时候也会看到别人提到华云的师傅们,提到的人无一不赞叹她们令人信赖的人品和手艺。


    这让赵如月这个培训过她们的人,也免不了为她们而骄傲。


    她觉得哪怕没跟宁绍明一起开店办厂,光是凭自己的手艺做出来的成绩,也足够让她觉得这辈子没有虚度。


    从首都回去后,赵如月心有感触之下,在镇上开起了一家小小的维修铺子,给镇上的人修水电、修电器、修手机、修老式手表……修一切她会修的东西。


    后来就有传言,这个景区有个手艺卓绝的老师傅,什么东西都会修,只是每天对外接待客人的名额不多,要是手上的活没做完,就不接待外客了,直到手上的活做完为止。


    倒是镇上谁家要修东西,她心情好的话,可能愿意免费帮忙。


    宁绍明也仍旧开他的面包店。


    每天新鲜现做的面包和蛋糕,会随着季节、天气甚至老板的心情而改变。


    慢慢地他们这两家店,竟然也成为了镇上景区吸引游客的特色。


    不过到这个年纪,他们已经不在意赚不赚钱了。


    每天有客人上门就接待,没有客人就坐在廊檐下,躺在摇椅上,摇着蒲扇,听风吹来时,树叶哗哗的声响,看天上的云被吹成各种形状。


    偶尔他们也会开着车,带家人到周边或者到别的地方玩玩,不赶行程、不固定时间,主打一个随心。


    小镇慢节奏的生活,就像夏日晴空的云,日子慢腾腾、悠悠然地过。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