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40章 多余的米虫

作者:卿卿是婕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回到府邸的杜学士,偶尔也会将自己关进书房。


    在值房内没想透彻的事情,换一个地方,或许会打开新的思路。


    他是首辅,放在过去,那是丞相,或者称之为宰相。


    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他所思考的问题,无一不是与帝国的命运紧密相关。


    可今日,他却在揣摩一个人物。


    皇帝!


    依照他的判断,皇帝虽然极为睿智,可毕竟受限于经验。


    无论是政治斗争,还是对政务的判断,皇帝的表现都不够老练。


    所以,杜学士将皇帝的主动让权,归结于皇帝的藏拙。


    当然,皇帝主动修复同文官集团的关系,制造君臣一心的和谐局面,也是原因之一。


    就在杜学士享受着权力的美妙之时,他的内心深处生出了一丝丝的不安。


    这缕不安,来自于当年寒窗苦读之时,从史书中悟出来的道理。


    那就是:


    没有哪位皇帝,会甘心让出手中的权力!


    今日有多欢乐,将来的下场就会有多凄惨!


    杜学士的后背惊出了一身冷汗。


    值房,是处理公务的地方,像这种大逆不道的揣测,还是得改在家中的书房进行。


    就在杜学士陷入对未来的苦苦思索时,脑海中突然划过了一道亮光。


    不知不觉之中,朝廷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户部的预算;吏部的考核;兵部的调度;工部的革新;还有刑部的高效。


    值得一提的是,刑部的高效,源自于顺天府和锦衣卫的高效。


    至于像驿站改革之类的小动作,更是数不胜数。


    如今的官员,务虚的少了,务实的,要多上许多。


    这种悄无声息的影响,比大刀阔斧的改革要更加高效。


    思索许久,杜学士只觉得眼前白茫茫一片——


    就在杜学士独自琢磨的时候,皇城内的另一间书房内,那对父子也在进行深入的沟通。


    “父王,那管事已经被处理掉了!”


    中年人神色轻松。


    “多此一举!”


    老王爷发出了一声冷哼。


    “没有证据,怀疑,就永远只能是怀疑!”


    中年人替自己分辩一句。


    “你有这种想法,是因为你遇到的是陛下!”


    老年人看了自己的儿子一眼。


    中年人没有继续替自己辩解,坐一旁沉默不语。


    “仅仅是一个怀疑,就能让直郡王陷入万劫不复!”


    见自己的儿子不以为然,老王爷又轻声解释了两句。


    “父王,儿子——不敢苟同!”


    中年人不自觉的坐直了身子。


    老王爷示意他表达的再清楚一些。


    “父王,直郡王是郡王,与他直接相关的亲王郡王,就有好几位,更不用说还有那些公爵侯爵。”


    说到此处,中年人做出了短暂的停顿。


    老王爷命他继续。


    “这莫须有的罪名,或许可以强加到其他宗室身上,但绝对不包括先帝的那些叔伯兄弟”


    “父王,儿子收到消息,陛下早已怀疑敦郡王,可敦郡王迟迟不动手,陛下也只能忍着,不敢随意罗织罪名。”


    一口气说完,中年人满脸的严肃。


    “你认为陛下是在忍?”


    老王爷反问一句。


    “难道——不是?”


    中年人表现得极为自信。


    “陛下是想一网打尽,你连这都看不出来?”


    老王爷看向自己的儿子,满脸的狐疑。


    他清楚自己儿子的能力,绝不会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想不透彻。


    “父王,敦郡王就是威胁最大的那一头恶狼,除了他,其他的从犯无足轻重,陛下要来何用?”


    中年人不由自主的提高了音量。


    “敦郡王一案,倒了多少宗室勋贵?安阳公一案,这皇城又空出了多少府邸?”


    老王爷的心底响起了浓浓的叹息。


    自己儿子的表现,终究只是昙花一现。


    “陛下不就是想用来犒赏军中的新贵?”


    中年人面露不屑。


    “你既然清楚,为何还有这种想法?”


    “父王,这两起大案过后,有人认为是陛下厌恶如同米虫一般的宗室勋贵,也有人认为陛下趁机扩大打击,是想给新贵让路。儿子认为,他们都没能领会出陛下真正的意图。”


    中年人语速缓慢。


    “那你又悟出了些什么?”


    “父王,儿子以为,陛下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安抚朝堂。”


    中年人冲他的父王拱手。


    这看法有些新鲜,老王爷陷入到思索之中。


    “父王,陛下真正在意的,还是那群文官。”


    紧接着,中年人又补充了两句。


    “说下去!”


    老王爷的声音有些干涩。


    “父王,陛下真正想干掉的,只有敦郡王,至于其他贵族,陛下才不会介意会牵连多少,也不会介意他们到底是谁。”


    “陛下用此举向整个文官集团证明,他有整顿朝堂的能力,但是没有整顿朝堂的想法。”


    “您看看詹事府的那些官员,哪一位不是老老实实的待在詹事府里读书?”


    话音落下,中年人静静地等待老王爷的指示。


    “你的意思,陛下从未将我们放在眼中?”


    短暂的沉默过后,老王爷开口问出一句。


    “那倒也不是!”中年人轻轻摇头。


    “父王,陛下需要用文官治国,需要那些世袭罔替的勋贵帮他掌控军队,需要那几位王爷协助他稳定宗室。至于其他人,都是陛下随时都可以抛弃的对象。”


    不等老王爷催促,中年人主动说了下去。


    “你到底想说什么?”


    老王爷的眉头已经深深的皱起。


    “父王,在陛下的眼中,混吃等死的直郡王与外城的百姓,并无太大的区别。换句话说,他还不值得陛下费神去罗织罪名,惹来那几位宗室大佬的不快。”


    “所以,儿子请直郡王除掉那位管事,不会带来任何的麻烦。”


    绕了半天,中年人终于将话题绕了回来。


    老王爷看向自己的儿子,神色复杂。


    ————


    这对父子还不知道,就在此时,东厂的太监找到那位管事的家人,并且将他们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状子早已写好,只等他们按上手印,就会大张旗鼓的递进顺天府去。


    在权贵的眼中,就算府中有些体面的管事,终究也只是下人,杀了也就杀了。


    也许他们永远也无法体会到,他们随意取走的性命,也是他人牵挂的亲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