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37章 想装病回京

作者:卿卿是婕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切都在皇帝的预料之中。


    根据杜公公的禀报,常遇春从乾清宫回去,当日就将锦衣卫撤出了皇城。


    然后,在接下来的某一日,常遇春与东厂的老牛在皇城内偶遇。


    常遇春面无表情,向老牛道贺。


    老牛自幼在宫中长大,不管是言行举止,还是心态思维,足以称为太监中的代表。


    面对常遇春的冷嘲热讽,老牛直接顶了回去。


    这两位都是皇帝的心腹!


    常遇春的锦衣卫确实功劳显着,可老牛抱着必死的决心前往东北,探清了那块神秘土地的真相。


    最后,二人不欢而散。


    “东厂还没有查清楚?”


    等杜公公禀告完毕,皇帝开口询问。


    “西林伯虽然比较活跃,可他的府邸却十分清静。”


    杜公公微微皱眉。


    “一位闲散的伯爵,主动向朕的侍卫统领示好,呵呵——”


    提起闲散二字时,皇帝刻意加重了语气。


    “奴婢也觉得十分奇怪!”


    杜公公站一旁附和了一句。


    他的附和可不是随口敷衍。


    如今皇帝并不介意有能力的宗室勋贵在内务府和军中谋求差事。


    如果西林伯想替自己和家中的子侄考虑,他需要讨好的,应该是那几家王府和世袭罔替的实权勋贵。


    “告诉老牛,多动动脑子!”


    皇帝叮嘱一句,语气中并无不悦。


    杜公公急忙弯腰应下。


    “走,去坤宁宫转转!”


    一边说,皇帝一边缓缓起身,朝殿外走去。


    最近这段时日,疲惫的状态让他心生警惕。


    那就是批阅的奏折,在一点一点的增多。


    后知后觉的皇帝命刘总管入宫,将他狠狠的训斥了一顿。


    刘总管心中委屈,不过不敢替自己辩解。


    内阁送来的公文和奏折,大多都与东西两线的战事相关,借刘总管十个胆子,他也不敢独自处置。


    还是说回到此刻。


    出乾清宫后,皇帝舒展了一下双臂,然后狠狠的吸了口气。


    秋高气爽,这是皇帝非常喜欢的时节。


    “青龙!”


    皇帝轻声唤道。


    “奴婢在!”


    青龙应下后快步上前。


    “去一趟西山,看看他们的进度。”


    皇帝的命令并不十分明确。


    “喏!”


    青龙弯腰退下。


    很明显,他十分清楚皇帝这道命令的内容。


    “西山的行宫,是谁在负责?”


    皇帝转身,朝坤宁宫的方向走去。


    从杜公公的嘴里吐出了一个名字。


    “命他将行宫好好收拾一下,朕过段时间说不定会去小住几日。”


    皇帝的嘴角浮现出了淡淡的笑意。


    “喏!”


    杜公公心中诧异,但是面上不显。


    出于安全考虑,除了日常起居,皇帝很少提前透露自己的出行计划。


    “记住,要认真叮嘱!”


    皇帝转头看了杜公公一眼。


    “奴婢记下了!”


    杜公公突然明白过来。


    等皇帝出现在坤宁宫,皇后在殿外迎接。


    不愿在礼仪上被人诟病,皇后依规矩冲皇帝行礼。


    皇帝上前将皇后扶起,满脸的笑意。


    入内,皇后命众人退下,只留下杜公公和周姑姑站一旁伺候。


    “伦儿又被你送到慈宁宫去了?”


    没见到心爱的儿子,皇帝略微有些失望。


    “慈宁宫派人来接,你可别怪到我头上。”皇后同样是面带微笑。


    “金顺今日来过?”


    皇帝挑选了一个舒适的姿势。


    “什么都瞒不过你。”


    “是老杜告诉我的!”


    这时候,皇帝果断的将杜公公推出来背锅。


    杜公公态度端正,急忙弯腰向皇后请罪。


    皇后吩咐免礼,语气温和。


    “他求我替金畅说几句好话。”


    皇后清楚皇帝的脾气,便主动说了一句。


    想起金顺那满头花白,皇后还发出了一声轻叹。


    “他为何不来求我?”皇帝微微皱眉。


    “你整日忙于国事,他哪敢用私事烦扰?”


    对金顺的懂事,皇后十分欣赏。


    “实话告诉你吧,这金畅怕是用不得了!”


    皇帝的右手有节奏的敲打着扶手。


    “为何?”


    诧异的表情慢慢浮现在皇后的脸上。


    “他与徐王的人往来密切,我还敢放他回京?”


    皇帝眼中的寒光一闪而过。


    “金顺说他病重,难道——是装的?”


    “不博取金顺的同情,他哪有回京的机会?”


    “混账!”皇后面色一寒。


    杜公公站一旁纹丝不动,心中早已翻起了惊涛骇浪。


    因为这消息他也是第一次听到。


    他整日在皇帝身边伺候,如果皇帝安排锦衣卫或者东厂前去监视金畅,他绝对不会一无所知。


    “这家伙来这么一手,我还真是有些为难。”


    端起身旁的茶杯,皇帝的眼神有些复杂。


    “有什么好为难的,直接杀——你是担心金总管?”


    皇后的目光落在皇帝的脸上。


    “金顺就这么一个干儿子,若是就这么死掉,对他来说,这打击实在是太大了些!”


    金顺是皇帝的头号心腹,皇帝不可能不考虑他的感受。


    皇后轻轻点头。


    ————


    山南!


    庆元!


    某处皇庄的某间屋内,金畅斜靠在床边,身边有一杂役伺候。


    “咱家已经派人给干爹送信,算算路程,他也应该收到了。”


    金畅像是在自言自语。


    “你确定金总管会安排你回京?”


    开口说话的,居然是那位杂役。


    “他就咱家这么一个干儿子,不会见死不救的!”


    金畅的嘴边挂着浓浓的嘲讽。


    “你只是他的好友干儿子,又不是他的亲儿子!”


    那杂役居然还敢反驳两句。


    “你太不了解咱家这群人了!”


    面对有些无礼的杂役,金畅居然没有动怒。


    杂役表示愿闻其详。


    “净身入宫,这辈子都不可能有自己的骨肉,可人啊,越是缺什么,就越是渴望什么。”


    “没有亲儿子,那就认干儿子,哪怕干儿子也是不可能有后的怪种。”


    “看看那些大人物,刘总管有多少干儿子?杜总管又有多少干儿子?”


    “咱家的干爹算是个看得通透的,不也收了咱家当他的干儿子?”


    “他只有咱家这么一个,呵呵——”


    话音落下,金畅有些压抑的笑声在屋内响起。


    只不过——


    这笑声怎么听都透着一股清冷,让人生出一股莫名的寒意。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