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25章 京城不设防

作者:卿卿是婕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桐王姓赵,世子自然也姓赵。


    皇帝命平亲王与安亲王府的世子出城迎接。


    安亲王府的世子,是赵方纯。


    他们迎接的,自然是桐国的世子。


    桐国的世子表现得受宠若惊。


    注视着熟悉的面孔,平亲王微微一笑。


    皇帝在金銮殿接见。


    一同出现在金銮殿的,还有帝国贵族的代表,和朝堂中的大佬。


    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桐国的世子完成了一套繁琐的礼仪。


    表现自然是无可挑剔。


    皇帝赐座,态度温和。


    “从邻岳到京城,路途遥远,世子辛苦了!”


    注视着阶下的世子,皇帝语带感慨。


    “接到陛下的旨意,臣不敢耽搁,星夜赶路,唯恐有不敬之处。”


    世子态度恭敬,不过——


    话里有话!


    睿亲王等人面色一沉。


    朝中的许多大佬也是面带不悦。


    强大的武力,和逐渐好转的财政,让这些大佬找回了丢失已久的威严。


    在他们的认知中,别说一位小小的世子,就算是诸侯王前来,也得老老实实得跪下,听候皇帝的裁决。


    皇帝神色不变,态度温煦依旧。


    世子主动向皇帝禀报了桐军登陆的用意。


    当他说出这是为了给予朝廷有力的支持时,大佬一侧响起了一声轻笑。


    世子没有停顿,甚至没有转头。


    “高爱卿为何发笑?”


    等世子禀报完毕,皇帝看向朝臣一侧,开口询问。


    他口中的高爱卿,指的是礼部的高尚书。


    听到皇帝点名,高尚书出列,冲皇帝拱手弯腰。


    皇帝吩咐免礼。


    “陛下,按照律法,桐国若是想替朝廷平叛,应该先上奏朝廷,得到许可后方能行动。可朝廷却从未收到过桐王的奏折。”


    “而且,既然是世子领兵前来,等到局势稳定,世子应该主动入朝,而不是接到圣旨才前来京城。”


    一口气说完,高尚书的腰再次弯了下去。


    皇帝命高尚书退下,语气温和。


    “世子如何看待高尚书的质疑?”


    皇帝的目光,落回到世子的身上。


    “陛下,桐国远在海外,这一来一回,至少也要数月。兵贵神速,耽误了战事,可是帝国的损失。”


    这几句说完,世子做出停顿,等待皇帝的指示。


    皇帝轻轻点头,示意世子继续。


    “而且,目前东边战事不断,局势还远远算不上稳定。”


    紧接着,世子又补充了几句。


    皇帝认可了世子的解释,同时对世子能主动前来,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听说桐军已经进入到陈国?”


    话锋一转,皇帝询问起桐军的行动。


    “残寇在陈国境内流窜,为了陈国的百姓,臣只能派兵清剿。”世子表现得十分镇定。


    皇帝再次给予了认可。


    赐宴!


    ————


    第二日,睿亲王、平亲王与赵方纯代表宗室宴请桐国的世子。


    乾清宫内,皇帝正在阅览胡罗素的奏折。


    胡罗素是沙场悍将,短短月余,就将入侵缓冲地带的武装料理干净。


    奏折中,胡罗素详细描述了歼灭的过程,对结果更是着重强调。


    等皇帝放下奏折,时间居然已过去了一刻多钟。


    揉一揉眼睛,皇帝命杜公公上前,将奏折送到赵院长的面前。


    赵院长看得更加仔细。


    皇帝没有打扰,起身在殿内踱步。


    “陛下打算如何处置?”


    良久,赵院长的声音在殿内响起。


    “朕先听听你的意见。”皇帝看了赵院长一眼。


    “大部分的头领都被活捉,想必他们的口供很快就会送来。”


    略一思索,赵院长缓缓开口。


    皇帝不置可否。


    “有了这些俘虏和口供,徐王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无法洗清自己的罪名。”


    “陛下是想要实惠?还是想让徐王在舆论上陷入被动?”


    此时,赵院长早已起身。


    皇帝的嘴角浮现出淡淡的笑意,对赵院长最后问出的这两句极为满意。


    “你认为朕该要什么?”皇帝反问一句。


    “宋国已是强弩之末,下官以为,陛下应该借此机会,出兵支援!”


    赵院长冲皇帝拱手,脸上散发着兴奋的光芒。


    宋国迟迟不向朝廷求援,朝廷便找不到出兵的理由。


    徐王看穿了所谓皇家寺院的把戏,已经刻意避开。


    皇帝沉吟不决!


    赵院长站在原地,静待皇帝的训示。


    “定南军刚刚完成清洗,还无法与徐军交锋,镇南军倒是有一战之力,不过他们要填补山南军留下的缺口。若是直接参战,你认为应该派哪支军队前往?”皇帝微微皱起了眉头。


    “如今看来,怕是——只有江东军了!”


    思索许久,赵院长说出心中的答案。


    皇帝猛的回头,死死的盯着赵院长。


    赵院长急忙弯腰低头,不过心中对皇帝的反应充满了疑惑。


    皇帝与先帝不同,没有刻意维持威严的形象。


    “河西军去了西原,虎贲军与长岭卒在东线,如果江东军前往宋国,京城——可就只剩下禁军了!”


    也不知过去多久,皇帝有些干涩的声音终于传入赵院长的耳中。


    赵院长脸色大变,豆大的汗珠从脸上落下。


    “朕一直在想,徐王为何要主动送上把柄,原来,这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中。”


    皇帝继续开始在殿内踱步。


    “下官思虑不周,请陛下责罚!”赵院长主动请罪。


    皇帝是清醒的,没有怪罪赵院长。


    “朕还是真是小看了这位徐王!”


    叹一口气,皇帝神色复杂。


    “陛下,京城必定有人同徐王勾结。”


    “你认为是谁?”


    “谁觊觎禁军,谁的嫌疑最大。”赵院长的语气无比肯定。


    皇帝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西林伯的身影。


    可西林伯的影响力极为有限,徐王怎会同此人合作?


    等赵院长告退,皇帝示意杜公公上前。


    “东厂那边,有没有查到些什么?”


    “暂时还没有!”杜公公措辞严谨。


    “让老牛亲自盯着,朕要知道都有些什么人同西林伯往来。”皇帝认真叮嘱。


    杜公公急忙应下。


    “启祥宫那边,也要盯紧一些。”


    “奴婢明白!”


    “九弟最近在做什么?”皇帝貌似无意的问出一句。


    “九殿下与十殿下的关系极好,时常在一起讨论课业。”


    杜公公的腰,深深的弯了下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