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12章 渔阳山避暑

作者:卿卿是婕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东线!


    世子同意了张统领开出的的条件。


    张统领做事绝不拖泥带水,命镇东军围剿陈国境内的吴军。


    此时的吴军已占据了几座城池,见镇东军逼近,立刻打开城门投降。


    镇东军不费吹灰之力,便占据了优势。


    京城!


    皇帝收到张统领的奏折,召诸位大佬商议。


    三分陈国,又能收到两千万两白银,内阁的几位学士皆是面露喜色。


    当然,也有大佬持不同的看法。


    比如:


    郑亲王!


    “陛下,诸侯交战,朝廷不但不设法调解,反而参与瓜分,恐怕——”


    郑亲王起身,冲皇帝拱手弯腰。


    内阁短视,难道皇帝也想不明白?


    不应该啊!


    郑亲王的心中,一瞬间已动了无数的念头。


    “你认为这是瓜分?”皇帝微微一笑。


    郑亲王抬头看向皇帝,面露不解。


    皇帝命他坐下说话。


    皇帝对大臣十分优容,赐座,几乎成了惯例。


    “梁桐联手,就算镇、定二军全力支援,也无法阻止陈国的覆灭。张统领的决定,是为了给陈国保留三成的土地。”


    皇帝语速缓慢,确保每一位大佬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有资格出现在乾清宫内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郑亲王立刻明白了皇帝的意图。


    “那陈王——”


    郑亲王的语气中透着一丝丝的犹豫。


    “陈国正在东北开疆拓土,想必早有打算。”


    皇帝的嘴角,浮现出淡淡的笑意。


    “陛下圣明!”


    郑亲王再次起身,冲皇帝拱手弯腰。


    所有大佬齐齐起身,冲皇帝拱手弯腰,口称陛下圣明。


    皇帝笑着命众人免礼。


    镇东军进入陈国,整个东线便只有定东军和虎贲军这六万军队。


    看似不少,但是与桐军相比,依旧在数量上处于劣势。


    皇帝命代国的世子率三万长岭卒进驻东川。


    盛夏时节,皇帝陪同老祖宗前往渔阳山避暑。


    老祖宗,指的是当年的太贵妃。


    皇后没有随行,留在皇宫处理繁杂的事务。


    尽管心中遗憾,不过皇帝并未勉强。


    官道笔直,而且路况极好,老祖宗并不觉得疲惫。


    路过正在修建的动物园时,皇帝命马车停下,陪着老祖宗在里面转了一圈。


    “这个主意极好!”


    等到在车厢内坐定,老祖宗开口赞道。


    “孩子免费,只收成人的门票,在不增加负担的情况下,百姓也能多上一处游玩的场所。”


    皇帝坐一旁笑着解释了几句。


    老祖宗看向皇帝,满眼的慈爱。


    等到马车在山庄外缓缓停下,四皇子已在大门外恭候多时。


    老祖宗在皇帝的搀扶下下车,等看清那消瘦的脸庞,不由得一阵心疼。


    四皇子上前,跪在老祖宗的脚边泣不成声。


    “还有脸哭?”


    皇帝语带不悦,命四皇子起身扶老祖宗入内。


    等到安顿妥当,皇帝命四皇子陪老祖宗说话,自己则赶往那座舒适的小楼。


    忘山楼!


    忘山楼内,两位老友已等候了许久。


    见皇帝出现,二人急忙起身,准备大礼参拜。


    皇帝笑着吩咐免礼。


    落座,依旧是住持泡茶。


    “桐国用军队弹压,我们也只能暂时避让。”


    叶天主动开口,满脸的愧疚。


    “你们已经尽力了,而且在你们的掩护下,锦衣卫的许多探子已经顺利的潜伏下来。”


    皇帝看向叶天,面带微笑。


    住持双手不停,同样展开了深刻的反省。


    “能逼得世子露面,已是大功一件。”


    皇帝同样温言安抚。


    在皇帝的刻意引导下,忘山楼内的气氛,逐渐轻松下来。


    等到三人面前各自出现一杯香茗,楼内已是谈笑风生。


    “坊间的流言,陛下不可不防!”


    提及此事,叶天的眼中闪过了一抹愤怒。


    “朕还会怕这个?”


    皇帝手握茶杯,轻轻摇头。


    叶天张了张嘴,又有些无力的闭上。


    “老叶,你想说什么?”


    叶天的犹豫,皇帝尽收眼底。


    “陛下——可有替皇后娘娘想过?”叶天谨慎措辞。


    皇帝把玩着手中的茶杯,沉默不语。


    叹一口气,叶天又壮起胆子劝了几句。


    “最近,朕总有种感觉,不管是安阳公一案,还是敦郡王一案,都没有清理干净。”


    放下茶杯,皇帝缓缓开口。


    叶天听得十分认真,住持则永远是那副古井无波的表情。


    “而且,似乎还漏掉了一条大鱼。”


    紧接着,皇帝又补充了一句。


    “陛下,我求您不要再说了——”


    叶天猛然警醒,急忙冲皇帝拱手。


    “你就这点胆量?”皇帝斜了他一眼。


    “知道得越多,死得越快!”叶天表现得有些口无遮拦。


    皇帝哈哈大笑!


    “主动给他们一个破绽,让他们好好发挥一下。”


    等收了笑,皇帝又继续补充了两句。


    叶天立刻捂住自己的耳朵,满脸的无奈。


    这副模样十分滑稽,皇帝再次笑出声来。


    “和尚,你为何要听?”叶天瞪了住持一眼。


    “老衲在佛前伺候,俗事与老衲何干?”住持神色不变。


    叶天听后,一时语塞。


    “宋国的皇家寺庙,要抓紧修建。”


    注视着住持,皇帝突然想起一事。


    住持应下,表示一定不会辱没了‘皇家’二字。


    “徐国正在猛攻宋国,如果寺庙出现什么毁损,一定要及时奏报。”


    “老衲明白!”


    住持欠身回话。


    “高原上的寺庙,也要抓紧修建。”皇帝继续叮嘱。


    住持应下,然后开始汇报起高原上的进展。


    除了那位大都督的地盘,总体来说,还是不太顺利。


    这‘不太顺利’四字,意味着有大量的僧人,被高原人开膛破肚。


    “没关系,等高原上的第一座寺庙建成,等到有了第一位信徒,接下来就是你们四处开花的时候。”皇帝开口鼓励。


    仗着那几条贯穿东西的商道,高原上的贵族累积了无数的财富。


    一位不怎么有话语权的大都督,动辄都是数百万的交易,怎能不让皇帝眼红?


    佛教吸金的能力,皇帝早已领教,如果他们能在高原上站稳脚跟,每年不知能运回多少黄金?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查勘高原的地形,为将来做出充分的准备。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