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09章 老辣的计策

作者:卿卿是婕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高原上的那位大都督是懂得幽默的,在得知桐国加入后,派使者前往京城,向皇帝表达了可以派兵协助的想法。


    皇帝表达了谢意,然后又婉拒了大都督的好意。


    等到使者退下,皇帝将常遇春唤来,命他彻查高原人的情报来源。


    此时——


    山南军已经抵达了燕国的前线。


    燕军默契的让出了部分防线。


    中军帐内,王统领向张通请教。


    张通谦虚的表示自己从未上过战场,不敢胡言乱语。


    “本帅认为战场和官场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


    王统领看向张通,态度极为诚恳。


    张通表示愿闻其详。


    “在官场上,如果实力与政敌相差无几,那么阴谋诡计就成了笑到最后的关键。”


    王统领说得极为直白。


    “下官若是擅长,也不至于被发配到山南。”


    张通明白王统领的意思,自嘲的一笑。


    “你面对的,可是整个文官集团。”王统领轻轻摇头。


    就算有皇帝庇护,可若是张通自己出现破绽,恐怕也得落个抄家灭门的下场。


    “那——下官就说说自己的看法。”


    略一思索,张通冲王统领拱手。


    王统领请张通畅所欲言。


    “这一次,燕王孤注一掷,举燕国之力同梁国抗衡,目前已是伤亡惨重。”


    组织好语言,张通缓缓开口。


    他描述的是客观事实,王统领轻轻点头。


    “我们虽然竖着燕军的旗帜,可也只能暂时瞒过他们,时间一长,梁军一定会发现端倪。”


    说完这几句,张通做出了短暂的停顿。


    王统领听得认真,没有开口打断。


    “我们要做的,就是趁梁军还未察觉,让他们吃个大亏。”


    说到此处,张通的嘴角浮现出淡淡的笑意。


    王统领开口请教。


    “燕军什么水平,我们就是什么水平,简而言之,骄敌!”


    张通的回答通俗易懂。


    王统领明白过来,冲张通拱手致谢。


    张通慌忙起身还礼。


    京城!


    乾清宫!


    皇帝召几位亲王和诸侯在京的世子议事。


    议题,自然围绕着发生在帝国境内的战事。


    燕国的世子表示燕国会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朕不会坐视不理!”


    皇帝释放出了明确的信号。


    宋国的世子表明了同样的态度,皇帝将方才那七个字又重复了一遍。


    陈国的情况要更加复杂,国舅爷的表态也多了些内容。


    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为帝国开疆拓土。


    皇帝给出了高度的评价。


    郑亲王坐一旁沉默不语,不过听得十分认真。


    皇帝将视线转移到郑亲王的身上,开口垂询。


    “燕、宋、越、代,还有陈国的世子都在京城常住,陛下可命梁、徐、桐三国的世子入京。”郑亲王欠身回话。


    皇帝点头称善!


    不愧是做过几十年诸侯王的老狐狸,郑亲王的提议,会让这三国立刻陷入外交上的被动。


    世子,是诸侯国的继承人,是诸侯王费尽心血栽培的成果,万不可出现半点闪失。


    比如:


    陈国的世子!


    就算他与陈王政见不合,被陈王送往京城。


    可陈王也没有动过更换继承人的心思。


    至少表现出来的,还是会将陈国交到世子的手中。


    “陛下,旨意可以刊载在邸报上,让天下人知晓。”


    康亲王坐在另一侧,开口补充了两句。


    皇帝同样点头同意。


    曹亲王与密亲王对视一眼,都对老狐狸们的智慧佩服不已。


    “如果他们胆敢抗旨,要如何处置?”睿亲王开口问道。


    “那就命他们派其他的公子前来京城常住。”


    郑亲王的脸上,浮现出浓浓的笑意。


    京城的徐王府中,住着徐国的五公子,郑亲王的这句话,实际上指的梁桐二国。


    睿亲王面露疑惑,继续追问。


    郑亲王看了睿亲王一眼,笑而不语。


    皇帝岔开话题,开始讨论起对燕、宋、陈三国的支持。


    等到商议完毕,众人起身告退。


    皇帝将郑亲王留下。


    “你是想在这几位公子的身上做些文章?”


    皇帝缓缓起身,开始在殿内来回踱步。


    “陛下圣明!”


    郑亲王冲皇帝拱手弯腰。


    皇帝命他详细道来。


    “陛下如果退而求其次,他们一定会遵旨行事,如果那三位公子在京城得到了世子的待遇——”


    说出这两句后,郑亲王不再继续往下。


    皇帝印证了自己的猜测,微微一笑。


    “江东军扩军后,会移到城西河西军的驻地。”


    须臾,皇帝的声音再次在殿内响起。


    郑亲王冲皇帝拱手,表示一切都听从皇帝的安排。


    “今后,虎贲军驻守在城南,长岭卒驻守在城北,至于东边,将留给帝国的两支骑兵。”


    两支骑兵,一支是背嵬军,还有一支,是虎豹骑。


    此次扩军,两支骑兵均各自扩充到一万,这已是朝廷目前能支撑的极限。


    对于梁国的十万铁骑,皇帝可是羡慕不已。


    “陛下,两支骑兵的军营相邻,恐怕——”郑亲王面有疑虑。


    “放心,没有对比,哪来的竞争?”皇帝不以为然。


    郑亲王只得弯腰领命。


    “禁军已经清洗完毕,补充进来的,都是京畿的良家子弟。今后,这京城的防务,就交给禁军负责。”


    这几句话,与其说是皇帝在向郑亲王介绍,不如说是在征求他的意见。


    “陛下,京城的防务至关重要,全靠禁军,恐怕——恐怕——”


    郑亲王的脸上露出了浓浓的担忧。


    “你到底是在担心密亲王?还是在担心禁军?”皇帝问得十分直白。


    “臣不担心密亲王,可密亲王之后,若是再出一安阳公,恐怕危害会更加深远。”


    郑亲王冲皇帝拱手弯腰。


    安阳侯之所以没能成功,与城内驻扎着两支军队有着极大的关系。


    力量,必须要受到制约!


    “朕打算扩充侍卫营的规模。”


    “陛下,这远远不够啊!”郑亲王脱口而出。


    “等山南军得胜归来,会驻扎在外城。”


    “陛下圣明!”


    郑亲王明显的松了口气。


    “以后,你们这几支军队,会轮流驻扎在外城。”


    “圣明无过陛下!”


    郑亲王先是一愣,随即由衷的拍起了皇帝的马屁。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