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00章 似钢铁洪流

作者:卿卿是婕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在另一时空,又是在蓉城,当时的赵琮勋见惯了类似四皇子的情感。


    就算是来到这里,皇帝也听说了许多权贵的八卦。


    比如:


    被皇帝亲手处死的敦郡王。


    但是——


    敦郡王子嗣众多!


    作为皇室成员,繁衍子嗣是四皇子重要的职责,如果因为这种惊世骇俗的爱好导致无后,恐怕在今后的数十年内,都会成为皇城的笑柄。


    更何况他的母妃一向低调做人,皇帝也不愿她郁郁而终。


    四皇子没有立刻应下,表示需要考虑一段时间。


    愿意考虑就好,皇帝带着他返回到小楼。


    晚膳后继续,等到第二日踏上马车回宫,皇帝已输了三万余两。


    输赢不重要,皇帝在车厢内端坐,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行至中途,杜公公的声音在车窗外响起。


    原来是广郡王避道。


    皇帝心中诧异,伸手推开了车门。


    下车,道旁已跪了黑压压一大片。


    皇帝看了杜公公一眼,杜公公心领神会,上前将广郡王请了过来。


    “不在内务府办差,跑这里来做什么?”


    不等广郡王行礼,皇帝便笑着开口。


    “内务府的差事太过繁重,臣打算到渔阳山小住两日。”广郡王弯腰回话。


    渔阳山的避暑山庄算是稀缺产品,当年的广德侯还没有资格拥有。


    不过随着敦郡王府的覆灭,渔阳山的部分山庄也就变成了内务府的产业。


    皇帝大方的让广郡王挑了一处。


    “劳逸结合,你是懂养生的!”


    面对洒脱的广郡王,皇帝的语气和措辞也与平日有了很大的不同。


    “臣也是被逼的!”


    广郡王双手一摊,面露无奈。


    “你是实权王爷,有谁敢逼你?”


    很明显,皇帝不相信广郡王的说辞。


    “除了宗室里的那些老家伙,还能有谁?”广郡王脸上的无奈更加浓厚。


    “你手上掌握着两桩赚钱的买卖,他们自然会盯着你不放。”皇帝拍了拍广郡王的肩膀。


    权贵之家,进项虽多,可花钱的地方更多。


    不知有多少府邸看似光鲜,实则早已只剩下一副空架子。


    “陛下,这些人最近一茬又一茬的出现在内务府,臣以为有些诡异。”


    “你察觉到什么?”


    对广郡王的头脑,皇帝从来都没有低估。


    “郡王国公找到臣也就算了,就连伯爵子爵这种小角色,也敢倚老卖老,臣真不知道是谁给他们的勇气!”广郡王微微皱眉。


    谁?


    梁某某呗!


    皇帝的心中觉得有些好笑。


    也许因为站在面前的是广郡王,皇帝将心中所想,体现在了脸上。


    广郡王满头雾水!


    “你现在是郡王,那些老家伙敢摆出长辈的架势,你就拿出实权郡王的姿态。”


    片刻之后,皇帝开口指示。


    “陛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广郡王冲皇帝拱手。


    “你认为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皇帝将话题拉了回来。


    “臣愚笨!”


    “既然不清楚,那就好好休息两日,记住——朝会!”


    最后两字,皇帝加重了语气。


    广郡王弯腰谢过。————


    当皇帝再次在车厢内端坐,嘴角已带了一抹冷意。


    梁、桐、徐三国虎视眈眈,皇城内却风波不断,皇帝对这些所谓的宗室,实在是厌恶到了极致。


    说不定——


    还得再亲自割下几颗脑袋。


    想到此处,皇帝的眼中已是寒光闪闪。


    那把钝刀,一直放在乾清宫的御案之上,皇帝时不时的就会把玩一番。


    回到乾清宫,皇帝召杜学士前来议事。


    讨论的议题,是西原的安全。


    镇西军与定西军率先完成了整编,六万人显得有些单薄。


    “朕想将河西军驻扎在西原。”


    皇帝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河西军的主帅,是曹亲王。


    “陛下,这样一来,曹亲王——”杜学士显得忧心忡忡。


    这些入朝的诸侯,无论表现得多么忠心,都无法让杜学士放下内心深处的戒备。


    这也是皇帝特意召他商议的原因之一。


    “河西军,是朕亲自掌管的军队,此次扩充,会有数百名羽林卫前往,出任中下层军官。”皇帝语速缓慢。


    所谓中下层军官,实际上就是基层骨干。


    “陛下,曹亲王正值壮年,假以时日——”杜学士依旧是欲言又止。


    “曹亲王是主帅不假,不过他的大部分时间,都会待在京城。”


    皇帝明白杜学士想说些什么,又补充了两句。


    听到曹亲王不会长时期待在军营,杜学士这才稍稍放心。


    “陛下,下官建议三位副统领,全部由陛下任命。”


    略一思索,杜学士提出了一个能确保安全的方案。


    “胡勇会占据一位副统领的职位。”


    皇帝算是部分认可了杜学士的意见。


    胡勇,胡罗素之子。


    沉吟片刻,杜学士起身,冲皇帝拱手弯腰。


    杜学士每日都要阅览东线的情报,对这位军中悍将并不陌生。


    皇帝命杜学士坐下说话。


    “这样一来,西线便有了九万军队,就算出现什么意外,也能坚持到朝廷的援军。”


    皇帝的手指轻敲着扶手,神色凝重。


    “陛下是在担心梁、徐?”


    对皇帝谋篇布局的手段,杜学士可是佩服不已。


    “梁徐有燕宋抵挡,又有越国牵制,朕并不担心,朕担心的,是西边的那位国王。”


    “陛下,有高原这道天然的屏障,他们攻不过来。”


    杜学士也听过查理的大名,不过在他的眼中,那只是一个遥远的故事而已。


    “你可知锦衣卫有多少探子去了西边?”


    对杜学士的判断,皇帝不置可否。


    杜学士请皇帝明示。


    “六十九人!”皇帝给出了一个准确的数字。


    杜学士听后,心中一惊。


    锦衣卫培养一名探子,要耗费数千两白银,六十九人,就意味着数十万两白银撒向了西方。


    “他们传回的情报,让朕寝食难安。”


    话音落下,皇帝命杜公公将一份卷宗送到杜学士的面前。


    杜学士摊开,立刻被里面的内容吸引。


    那位查理国王,正在迅速吞并西方的国家。


    更加恐怖的是,每灭掉一国,他的方阵就会臃肿几分。


    如今,已成为一只铠甲巨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