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55章 古老的方式

作者:卿卿是婕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锦衣卫从张伯爵的府中,一共带走了三人。


    张伯爵只领回了一具尸体。


    还有两人,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坊间传言,张贵妃的薨逝,实在是有些蹊跷。


    坊间还有传言,从张伯爵府中带走的那两名丫鬟,好像知道些什么。


    宫内的消息能传到宫外,宫外的流言,同样能传入宫中。


    皇贵妃得知后,心中惊疑不定。


    主人有烦恼,奴仆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储秀宫的总管,也就是李凤阳,给自己惹下了一个巨大的麻烦。


    麻烦的起因,在东宫。


    东宫的侍卫,保国公府的嫡长孙,回去向祖父请教,自己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得知详情的保国公大怒,立刻递牌子入宫,求见皇帝。


    自从保国公将韩亲王的那笔钱财敬献给皇帝,皇帝对保国公的印象已经有了极大的改观。


    听完保国公的控诉后,皇帝主动询问他的诉求。


    保国公没有让皇帝为难,回禀想用勋贵的方式维护保国公府的尊严。


    勋贵的方式十分简单,就是肉体消灭!


    要么将李凤阳杀掉,向外界展示保国公府的实力。


    要么杀不掉他,让保国公府沦为勋贵的笑柄。


    “李凤阳,是储秀宫的总管。”皇帝淡淡地提醒一句。


    “臣明白,臣绝不敢在宫内放肆!”保国公冲皇帝拱手弯腰。


    言外之意,只要李凤阳敢踏出皇宫,保国公府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将他杀掉。


    注视着保国公的头顶,皇帝一时间有些晃神。


    蹉跎了一二十年,保国公的头发已白了大半。


    良久,皇帝起身上前,将保国公扶起。


    “勋贵,已许久没有用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


    皇帝开始在殿内来回踱步。


    保国公一言不发,聆听皇帝的教诲。


    “上一次,还是安国公府同——”皇帝在记忆中苦苦搜索。


    “宛城侯!”


    片刻过后,保国公在一旁轻声提醒。


    “对,宛城侯!”皇帝轻声笑了起来。


    “那时候,朕还是太子,亲眼目睹了两家的械斗。”


    “臣当时也在,为何没见到陛下?”保国公面露诧异。


    “朕当时身着常服,站在留侯的身旁。”


    回想起当年的年少轻狂,皇帝笑得更加开心。


    “没想到,最后居然是安国公府输了!”


    提及结果,保国公唏嘘不已。


    “朕就是从那时起,开始对安国公另眼相看,你可知为何?”皇帝看了保国公一眼。


    保国公请皇帝解惑。


    “愿赌服输!从此以后,安国公从未找过宛城侯的麻烦,也从未说过宛城侯一句坏话。”


    皇帝的语气,有些意味深长。


    “臣明白!”保国公再次冲皇帝拱手弯腰。


    皇帝随意的挥了挥手,示意保国公免礼。


    “臣只攻击一次,无论成败,这件事就此揭过!”


    直起腰身,保国公又主动表明自己的想法。


    安国公能做到,保国公同样能做到。


    皇帝轻轻点头,表示十分满意。


    “你的长孙今年才十四?”


    既然保国公识趣,皇帝便同他拉起了家常。


    “是!”


    “听说在东宫当差已经有一段时日?”


    “是!”


    “十来岁的孩子,去护卫太子的安全,大概太子做梦也没有想到。”皇帝的嘴角再次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臣的确有私心,希望殿下能帮臣调教一下那不成器的家伙。”保国公早已准备好说辞。


    “不成器?”


    “淘气,总是有的!”


    “有没有说亲事?”


    “没有!”保国公心中一动。


    “永平快要及笄,又住在东宫——”


    沉吟片刻,皇帝悠悠的开口。


    保国公心中大喜,立刻跪了下去。


    那可是永平公主啊!


    太子殿下最宠爱的妹妹!


    ————


    此时,永平公主正在东宫跟着女官练习礼仪。


    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让女官好一顿唠叨。


    更不巧的是,这一幕正好落入太子妃的眼中。


    “加练半个时辰!”太子妃的语气十分温和。


    对太子妃,永平是又爱又怕,只得老老实实的应下。


    大不了等太子哥哥回来,再诉说心中的委屈。


    永平在心中如此安慰自己。


    太子在何处?


    太子在清净寺的丈室内,与住持品茶。


    顺带再商量一两件事情。


    “丐帮的长老已经全部赶往翁门,可孤依旧放心不下。”


    把玩着手中的茶杯,太子显得忧心忡忡。


    “仅凭那几位长老,确实没办法做到万全。”


    住持认为太子的忧虑,并非全无道理。


    “锦衣卫刺探情报虽然十分专业,不过高手不多。东厂又都是些太监,容易被人发现。”


    说完这些,太子的眉头已经深深皱起。


    “首座即将带着几十名武僧,前往吴国。”住持语气平缓。


    “会不会太明显了些?”


    “首座前往各地的寺庙传授武艺,实属寻常。”


    太子轻轻点头,拱手致谢。


    住持起身避过,没有受太子这一礼。


    “你如此客气,是怕孤还会有麻烦你的时候?”


    等住持落座,太子笑着埋怨了一句。


    “客气的是殿下!”住持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人到了没?”


    正事谈完,太子换上一个话题。


    “殿下还得等上几日。”


    “出发的时候要低调,回来的时候要高调,这样,才能在京城制造出轰动的效果。”


    住持谢过太子的提点。


    “河西送来了西边的舆图,孤送你一份。”


    一边说,太子一边从怀中掏出舆图,轻轻放在住持的面前。


    “有了这张舆图,他们的这趟远行,应该会顺利许多。”


    就在住持打开舆图的时候,太子不紧不慢地补充了几句。


    住持心中的那口古井,泛起了一阵涟漪。


    小心翼翼地收起舆图,住持冲太子郑重致谢。


    “你无需谢孤,这舆图,孤可不打算白给。”太子笑着轻轻摇头。


    住持请太子明示。


    “这舆图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孤估计可能还有些错误。如果你的人能帮孤修正这份舆图,孤将来给你们算军功。”


    古井的涟漪变成了浪花,住持表示乐意为太子效劳。


    军功?


    让住持动心的,不是这军功能得到多少赏赐。而是这军功,证明了教派与帝国的立场,保持着高度一致。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