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45章 不负有心人

作者:卿卿是婕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直到华灯初上,使者和九公子还未能走出内务府的大门。


    在锦衣卫的协助下,慎刑司早已搜遍了吴王府的每个角落。


    每一张纸,每一锭白银,都被装上马车,源源不断的运进了内务府。


    陈王府同样被搜,只不过从陈王府运出的银两,是世子主动准备的孝敬。


    太子从清净寺回城后,没有直接回宫,而是前往内务府衙门亲自坐镇。


    皇城内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陈王府又牵涉其中。如果太子漠不关心,在外人看来,就会显得不太正常。


    内务府灯火通明,所有人都在紧张的忙碌。


    不过他们的脸上,不但没有加班的痛苦,反而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原因无他,太子来后,宣布内务府上上下下,本月都可以领取双俸。


    在奖励的驱动下,太子一杯茶还未喝完,内务府就整理完今日的收获。


    陈王府主动孝敬了五十万两白银。


    从吴王府中,搜出了二百六十余万的银票,和百余万的现银。


    至于那些纸张,他们还在紧张的检查。


    “人撤回来没有?”


    坐在自己的院子中央,太子开口询问。


    “没有!还在继续搜查!”


    回话的,是坐在旁边的赵方纯。


    “搜什么?”


    “看看有没有密室、暗道。”


    “他们还有一整晚的时间。”


    太子决定天亮之后,就将使者放回。


    “常指挥使已经去了吴王府。”


    “老刘那边有没有进展?”


    虽然时常敲打常遇春,不过太子对他还是极为放心。


    “已经问了六遍,那位李大人,快要坚持不住了。”


    对刘总管的手段,赵方纯十分佩服。


    “原本还想请老刘过来宵夜,还是不打扰他了,派人去将平郡王和四弟请来,孤请你们吃酱牛肉和烤羊腿。”


    刘总管给太子准备的院子不但够大,而且还清静。


    这是同太子拉近距离的好机会,赵方纯立刻笑着应下。


    “将温大永也叫上。”太子又补充一句。


    赵方纯没有犹豫,起身安排去了。


    很快,几人便出现在太子的视线之中。


    太子笑着招呼大家落座,此时金畅已带着太监在旁边支起了烤架。


    炎炎夏日,上好的冰镇葡萄酿配上烧烤,总是能让人身心愉悦。


    “太子哥哥,这是打算同吴国翻脸?”四皇子满脸的诧异。


    “老刘今晚若是能拿下吴王府的那位使者,就不算翻脸。”太子笑着替四皇子解惑。


    除了四皇子,在座的都是太子的心腹,他并不担心会泄露出去。


    “翻脸又如何?朝廷的十几万大军虎视眈眈,吴王又能掀起什么风浪?”平郡王表现得极为自信。


    对平郡王的自信,太子给予了肯定。


    “殿下,这些钱财要如何处理?”赵方纯向太子请示。


    “一百万送去户部,两百万单列账册,剩下的,收进内务府的库房。”太子早已想好了分配的方案。


    “东宫——”赵方纯开口提醒。


    太子轻轻摇头。


    此时,内务府的大堂内,刘总管同使者的沟通还在继续。


    使者已经清楚刘总管的意图,他的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唯恐被刘总管发现破绽。


    刘总管就显得要轻松许多,与使者聊起了各地的风俗文化。


    “没想到大总管去过这么多地方!”使者开口感慨。


    “咱家哪有去过?无非是孩儿们出去办差,回来后总会讲起一路上的见闻。”


    刘总管的语气中,透出了一丝丝的遗憾。


    使者小心翼翼地附和了两句。


    “十多年前,咱家有一个儿子去了东川,回来后提到了一件怪事。”


    使者沉默不语。


    他知道自己就算不问,刘总管也会继续说下去。


    果然,他猜得十分准确。


    “具体地名,咱家已经记不清了,说是当地有位秀才,与父亲相依为命。”


    “后来他父亲得罪当地一豪强,被诬陷入狱,最后死在了狱中。”


    说到此处,刘总管略作停顿,将目光落到了使者的身上。


    使者神色不变!


    “那位秀才虽然是读书人,不过同样喜好舞枪弄棒。见父亲惨死,便一心想着复仇。”


    “那豪强也是大意,被秀才找到机会割掉了脑袋。”


    吐出‘脑袋’二字后,刘总管再次做出了停顿。


    使者的神色依然没有丝毫变化。


    “奇怪的是,这秀才从此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也无人见过。”


    “你说——他会不会去了吴国?”


    说出自己的推测,刘总管死死的盯着使者的眼睛。


    仿佛想透过他的双眼,看穿他的想法。


    “罔顾律法,这秀才算是白读了这么多年的书!”


    略一沉吟,使者对此事做出了评价。


    “咱家也是这么认为,所以咱家一直在想,若是将他缉拿归案,一定要将他明正典刑!”


    使者点头,认同刘总管的看法。


    “李大人的乡贯,不知在何处?”


    “吴国的一座小城,大总管恐怕没有听过。”


    “空乡?”


    从刘总管的嘴里吐出了一个地名。


    “大总管如何得知?”使者已是脸色一变。


    “内务府的一名内宦,恰好是空乡人。”刘总管不慌不忙的给出了解释。


    “可下官在空乡也算不得什么名人?”


    “的确,至少那内宦就没有听过!”刘总管笑着点头。


    使者看向刘总管,神色复杂。


    “还是言归正传,天色尚早,我们再过一遍?”


    一边说,刘总管一边打开了卷宗。


    使者满脸的无奈。


    已经问了好几遍,刘总管的语速要快上许多。


    “平时与他们沟通,都是跟谁联系?”


    二三十个问题过后,刘总管突然换了个问题。


    “路——”


    吐出这一个字后,使者立刻醒悟过来。


    “路?路什么?”刘总管追问一句。


    “前几遍可没有这个问题。”


    “是路大人?还是路管家?”


    刘总管没有理会,继续追问。


    听到‘路管家’三字,使者的脸上,已无法控制的露出了惊恐的表情。


    “猜对了?是路管家?”


    使者没有回话,双手开始控制不住的颤抖起来。


    “你说——若是明早咱家将‘路管家’三字透露出去,你在这世上还能苟活多久?”


    刘总管的脸上,浮现出了胜利的喜悦。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