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45章 仁厚也是错

作者:卿卿是婕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乾清宫!


    借着请安,太子谨慎措辞,向皇帝询问对六皇子的安排。


    “朕准备让他去工部!”


    对太子的关心,皇帝并不意外。


    “父皇圣明!”


    对皇帝的决定,太子无比赞同。


    六皇子性格懒散,去工部观政,最合适不过。


    “听说你给六皇子准备了许多钱财?”皇帝貌似随意的问出一句。


    “够用而已!”太子的措辞依旧十分谨慎。


    “几十万的银两,在太子的口中仅仅是够用,看来东宫的财力,已远远超出朕的预期。”


    太子立刻提高了警惕!


    将腰稍稍往下弯了弯,太子表示东宫也只是够用而已。


    “不要紧张,朕不会惦记你的钱财!”


    见太子做出恭顺的模样,皇帝哪能猜不出他的想法。


    太子夸张的松了口气,逗得皇帝哈哈大笑。


    等收了笑,皇帝缓缓起身,走到太子面前。


    “你是太子,要有宽阔的胸襟!”皇帝拍了拍太子的肩膀。


    “父皇可是指的十四弟?”太子干脆主动提起。


    “你既然明白,朕就不再多说!”


    皇帝转身,开始在殿内踱步。


    太子告退!


    皇帝的声音没有响起,只是静静的在殿内走动。


    太子只得老老实实的站在原地。


    “安阳公给你送了一百万?”


    也不知过去多久,皇帝的声音再次在殿内回荡。


    “是!”


    “你抓住了他的把柄?”


    “是!”


    “你为何不趁机发难?”


    “反正儿臣也扳不倒他,还不如捞点好处。”太子如实回话。


    “看来,你是彻底想明白了。”


    “是!”


    “你一向仁厚,是否认为朕对安阳公过分残酷?”


    “儿臣不敢!”


    “朕想听实话!”


    “父皇,他——毕竟是天家的亲戚。”


    想到安阳公家族的未来,太子心中一软。


    “朕首先是帝国的皇帝!”皇帝语速平缓。


    这是在教导,太子弯腰低头。


    “如果安阳公一家能够安分守己,朕自然愿意让他们安享富贵。”


    “不过,若是他们有了非分之想,敢破坏朕的安排,那就留不得了。”


    “之所以留到现在,是因为他还有利用的价值!”


    皇帝难得的语重心长。


    虽然皇帝直白的说出自己的计划,太子的心中却并无喜悦。


    他想到了——


    陈王!


    “你手段不缺,谋篇布局的能力更是首屈一指。不过你的仁厚,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陈王也好,你的兄弟也罢,记住,你首先是帝国的太子。”


    说到此处,皇帝看了太子一眼。


    “儿臣明白!”


    “不!你不明白!”皇帝的表情突然变得极为严肃。


    太子抬头,又慢慢的垂下了脑袋。


    “就算你有能力镇住他们,就能保证你的继承人也有这个能力?”


    “父皇教训得极是!”


    沉默片刻,太子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皇帝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神色。


    告退,依旧是杜公公送太子出去。


    退至殿外,二人甚至没有眼神的交流,便默契的朝角落走去。


    “那不成器的东西已经告诉奴婢,奴婢赏了他三十大板。”


    一到角落,杜公公主动开口。


    “打坏了,谁去找鼎记算账?”太子双眼一瞪。


    “殿下放心,就算让人抬着,他也得把差事办好。”杜公公冲太子拱手。


    太子看了杜公公一眼,心中突然明白过来。


    杜仲茶管理的恒记出了那么大的漏洞,就算他没有同流合污,也难辞其咎。


    若是就这么轻轻放过——


    难道,自己真的是过于仁厚?


    太子开始在心中反思。


    “殿下——”


    见太子陷入思索,杜公公轻声唤道。


    这里虽然相对隐蔽,可也不好久留。


    “嗯?”


    思绪被打断,太子转头看向杜公公。


    “殿下,陛下今日已经说得十分清楚,冢中枯骨而已,没必要再将精力浪费在他们的身上。”


    杜公公口中的‘他们’,除了安阳公,还有——


    储秀宫的那位!


    这是好意,太子虽然心中不太认同,不过还是轻轻点头。


    “老杜,其他的孤不管,敦郡王那里,你得帮忙盯紧一点。”


    敦郡王是皇帝的忠实拥趸,杜公公明知道风险极大,可还是毫不犹豫的应下。


    拍一拍杜公公的肩膀,太子抬腿朝自己铜辇的方向走去。


    此时,内阁的值房内,杜学士将几位学士召集在一起,讨论其中的一份奏折。


    陈王的奏折!


    小半个时辰后,几只老狐狸达成了共识。


    陈王够狠,也足够聪明。


    而且,他有着把天下人都视为蠢货的勇气。


    这里的天下人,自然包括了梁王,也包括整个文官集团。


    几只老狐狸打算让陈王如愿一次!


    这倒不是因为他们收了陈王的好处,或者说畏惧陈王,而是他们看懂了太子的布置。


    想要拿下吴国,陈国的配合不可或缺。


    不过,陈王想要如愿,并非没有代价。


    被梁国占领的土地,陈王不得用武力收回。


    内阁达成共识后,杜学士带着奏折赶往内务府,同刘总管交换意见。


    这倒不是多此一举!


    陈王毕竟是太子的岳丈,想要算计陈王,必须考虑太子的立场。


    内阁的学士不好直接同太子商议。于是,同太子交好,而且又通情达理的刘总管,便成为他们之间的桥梁。


    刘总管自然清楚太子的想法,对内阁的决定,他给予了支持。


    千里之外的陈国!


    陈王不知道即将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还在为自己的举措沾沾自喜。


    与陈王的乐观不同,相国的心中十分忧虑。


    那一场大火,陈王将其归结于丐帮的报复。


    相国想得要更加深远!


    无论是丐帮,还是其他帮派,都只是些江湖草莽,怎会想到用毁掉粮库这种方式,来报复陈国?


    相国将怀疑的对象,锁定到梁王和太子的身上。


    若是梁王暗中谋划此事,还好理解一些,毕竟梁国与陈国敌对,想办法毁掉粮草,也实属正常。


    若是太子策划了一切?


    陈国虽然声名狼藉,可并未直接与朝廷翻脸。


    而且,太子妃还是陈国的郡主。


    太子虽然对陈国不满,可还不至于恨到这种地步!


    唯一的解释,就是太子急切的想要陈国向朝廷低头。


    原因?


    自然是为了吴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