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37章 总管的智慧

作者:卿卿是婕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个小插曲!


    安夏巡抚,被内阁拿下。


    这位巡抚在安夏经营多年,渐渐的,心态就有了些变化。


    不太安分!


    这里的拿下,不是免职,而是锁拿进京。


    几乎用不着思考,接下来出现的,一定是抄家和安夏官场被清洗。


    内务府的大堂内,刘总管满脸的羡慕,感慨国库又会有一大笔进账。


    “刘总管,朝廷在整顿官场,内务府是否也该清理一下?”


    李凤阳坐在右侧,语气无比诚恳。


    “不急!”


    不等刘总管开口,左侧响起了一个苍老的声音。


    是温大永!


    “难道温总管想要包庇谁?”李凤阳立刻给温大永泼上一盆污水。


    “咱家在浣衣局待了一二十年,有谁值得咱家包庇?倒是李总管一路顺风顺水,应该结交了不少好友。”温大永不慌不忙的顶了回去。


    李凤阳盯着温大永,眼中寒光闪动。


    自从温大永出现在内务府,李凤阳就再也没找到能扳倒刘总管的机会。


    刘总管面带微笑,请温大永说明理由。


    “二十四衙门一定有许多藏污纳垢的地方,不过现在却不是整顿的时机。”温大永冲刘总管拱手。


    大堂内,无人开口打断,都听得极为认真。


    “如今诸侯虎视眈眈,内务府绝对不能传出丑闻,让皇室的形象受损。”


    没有长篇大论,温大永的解释言简意赅。


    有好几人轻轻点头,同意温大永的想法。


    当然,也有人持不同的观点。


    “按温总管的意思,如果二十四衙门出了问题,就一味姑息?”


    开口说话的太监,坐在李凤阳的下首。


    “当然不是!”温大永轻轻摇头。


    “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但是绝不对外张扬。”


    紧接着,温大永又补充一句。


    一场短暂的争执,就这么落下了帷幕。


    这样的争执,在内务府时有发生,刘总管无奈之下,又觉得十分庆幸。


    若是没有温大永的协助,刘总管就算能挡住李凤阳的暗箭,也绝对不会有精力去思考帝国发生的大事。


    关于内阁对安夏的调整,刘总管只是冷眼旁观,没有提出半句质疑。


    这一看似寻常的举动,释放出两个信息。


    第一,内务府同安夏的官员并无利益上的往来。


    第二,内务府愿意支持朝廷正确的决策。


    以杜学士的睿智,刘总管相信他一定能察觉内务府的态度。


    杜学士确实有些意外!


    对安夏动手,是几位学士反复磋商的成果。


    安夏看似没什么存在感,不过一旦梁国发难,安夏的位置就变得极为重要。


    朝廷用镇、定二军取代常备军,镇北军已经在北境布防,定北军还不见踪影。


    裁撤下来的常备军已经被禁军吸收,定北军,朝廷决定在安夏招募。


    安夏巡抚一直想染指军权,只有拿下他,内阁才会放心的组建定北军。


    朝廷直接控制的区域还是太少!


    这是整个文官集团最新达成的共识。


    而能够让他们愿望达成的,只有被他们一直打压的军队。


    这也是文官集团态度转变,重视组建军队的重要原因。


    原本,杜学士担心内务府会从中阻挠,没想到内务府全程透明。


    杜学士明白刘总管的意思,第一次觉得内务府好像也没那么讨厌。


    既然没那么厌恶,杜公公挑出一份奏折,主动找刘总管商议。


    徐王上奏,请求朝廷勘定与宋国的边界。


    刘总管看后,眉头深深皱起。


    杜学士也不催促,端起了面前的茶杯。


    恒记最好的茶叶,是平郡王向太子讨要,刘总管又从平郡王那里顺来的。


    “此事颇有些棘手!”


    思索了一会,刘总管吐出了一口浊气。


    “本官还真是小瞧了这位徐王。”


    放下茶杯,杜学士发出了一声感叹。


    “若是同意,恐怕徐国早已将界碑移到了宋国境内;若是不同意,徐王一定会向朝廷讨要一个说法。”刘总管也觉得徐王下了一步好棋。


    “如果梁王提出同样的请求,到时候会更加被动。”


    朝廷可以默许他们事实上占领了别国的土地,但是朝廷绝不会将他们侵略的成果合法化。


    “陛下前不久才发了重新勘定边界的旨意,这份奏折还没办法留中。”刘总管否定了另一个可能。


    杜学士轻轻点头,他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不如——听一听宋国的意见?”


    沉吟片刻,刘总管突然灵光一闪。


    杜学士一愣,随即立刻明白过来。


    边界勘定,需要两国的配合,虽然是徐国提出请求,朝廷还是应该征求宋国的意见。


    谁,还没有不方便的时候?


    杜学士冲刘总管拱手致谢。


    刘总管笑着拱手还礼!


    告辞!


    刘总管一直将杜学士送至内务府的大门外面。


    这一幕,正好被刚刚处理完纠纷的平郡王看到。


    他没有惊动二人礼貌的告别,等到杜学士的马车离去,这才慢悠悠朝内务府的大门口走去。


    刘总管身边的太监眼尖,在一旁轻声提醒。


    刘总管转身迎了上来。


    简单表明杜学士的来意,刘总管随即问起平郡王处理的纠纷。


    “韩亲王的幼子以仪宾自居,被琮量给揍了一顿。”平郡王面露无奈。


    “世子爷又——”刘总管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倒没有。”平郡王知道他指的是什么。


    “那就好!”刘总管这才放下心来。


    礼亲王虽然同太子保持着礼貌的距离,不过赵琮量早已高调的投靠了太子。


    若是给人留下爱冲人头上撒尿的印象,恐怕还会影响到太子殿下的声誉。


    “韩亲王这是何苦!”


    放下心来的刘总管又发出了浓浓的感慨。


    “本王也不明白!”


    平郡王知道太子已对韩亲王提出警告,对韩亲王的置若罔闻,着实有些费解。


    “世子爷揍韩亲王府的小公子,是殿下的安排?”


    刘总管上前一步,压低了声音问道。


    “你是如何得知?”


    平郡王也是将赵琮量唤上马车,听了他的解释才明白过来。


    “礼亲王同安亲王一向没什么往来,若是没有殿下的吩咐,世子爷怎会去凑这个热闹?”


    “太子哥哥为何会如此安排?”


    “礼亲王是陛下的胞弟,礼亲王府是京城数得着的权贵,若是得罪了礼亲王,不知能否让韩亲王消停片刻?”


    听完后,平郡王对刘总管刮目相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