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23章 小心无大错

作者:卿卿是婕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皇后免去了太子妃例行的请安。


    这是懿旨,太子妃没有坚持的余地。


    在这皇宫,皇贵妃或许偶尔能违抗凤诏,不过其他人还没有这个胆量。


    更何况,这是皇后对太子妃的爱护。


    太子很高兴,给坤宁宫送去了许多珍珠,说是供安庆公主玩耍。


    这些珍珠,都是吴王进献给太子的礼物。


    皇帝偶尔也会去坤宁宫坐坐,看到后,也是暗地里有些心惊。


    随便拿出一颗卖掉,都足够一户中等人家一年的用度。


    “太子快把安庆给宠坏了!”


    看着越来越活泼女儿,皇后目露无奈。


    “岂止是安庆,朕看过碧华的嫁妆,其奢华的程度,已经远超朕的那些妹妹。”皇帝的语气中也是充满了感慨。


    “奢华?听太子妃讲,太子和两位王爷还认为三公主的嫁妆实在是寒酸了些。”皇后面带微笑。


    都说天家无情,对太子和两位王爷显露出来的亲情,皇后极为满意。


    皇帝恰好在此时转头,随后就看到皇后恬静的微笑。


    在他的印象中,皇后永远都是那么端庄,如今的这副模样,让皇帝心中一动。


    杜公公就像是皇帝腹中的蛔虫,立刻命四周的太监宫女退下。


    他自己也小心翼翼的请安庆公主出去玩耍。


    白日春光!


    太子向太子妃感慨,若是皇帝也免了他的请安,该有多好!


    太子妃笑笑,表示就算皇帝免除,他也必须风雨无阻的前往乾清宫问安。


    沉思片刻,太子轻轻点头!


    这种事情,平日里看起来似乎不值一提,不过等到了关键时刻,就有可能会变成一条罪状。


    正在闲聊,金畅的身影出现在房门外面。


    原来是平郡王与刘总管求见。


    太子在凉亭接见。


    “何事?”


    见二人面有喜色,太子开口询问。


    “宫外的流言愈演愈烈,已经无法平息。”回话的是平郡王。


    “表情不对!”太子的目光从二人的脸上扫过。


    二人立刻收起微笑,换上担忧的神情。


    太子指一指茶具,示意平郡王泡茶。


    平郡王立刻忙碌起来。


    “流言需要引导!”


    欣赏着平郡王熟练的手法,太子缓缓开口。


    二人听得极为认真。


    “比如,挖一挖那位太监的过往——”


    只说出这一句后,太子便闭口不谈。


    都是聪明人,二人对视一眼,立刻明白过来。


    “殿下,那地方已经完工,奴婢检查过好几次,完全按照您的吩咐修建。”刘总管向太子请示。


    “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太子知道他在说些什么。


    “奴婢打算亲自负责!”


    五成的利润,刘总管不敢掉以轻心。


    “不行!”太子立刻拒绝。


    “为何?”


    刘总管冲太子拱手,满脸的错愕。


    “知道孤为何将温大永调到你的身边?”


    盯着刘总管,太子满脸的严肃。


    “奴婢明白!”


    “明白你还亲自管理?”


    “殿下,那可是五成的利润啊!”


    内库充盈,无论对帝国,还是对皇室来说,都是一桩天大的好事。


    “在孤的眼里,再多的钱财,也不如你重要。”太子轻轻摇头。


    刘总管听后一愣,随即脸上涌起了浓浓的感动。


    “殿下——”刘总管有些哽咽。


    “李凤阳在内务府虎视眈眈,只要你敢经手具体事务,他就会设法破坏。到时候捅出天大的窟窿,孤可护不住你。”


    太子解释得极为直白,语重心长。


    “是奴婢无能!”


    “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换了谁都一样。”


    对刘总管流露出来的愧疚,太子并不认同。


    “李凤阳有皇贵妃娘娘替他撑腰,奴婢暂时无可奈何。”


    奴婢就是奴婢,就算再得皇帝的信任,也大不过宫中的嫔妃。


    对此,刘总管有着清醒的认知。


    “在你没有合适的人选之前,此事暂且搁置。”


    “不就是赚钱么?孤还有许多办法!”


    太子表现得极为自信。


    “太子哥哥威武!”


    “殿下威武!”


    二人差不多同时冲太子拱手,拍起了马屁。


    皇帝在坤宁宫春风几度,回到乾清宫后,脸上就带着淡淡的倦意。


    杜公公恳求皇帝歇息一会,皇帝微微一笑,在御案后坐下。


    如今除了京畿,朝廷直接控制的区域已有七省。


    不但朝中的大佬精神振奋,皇帝也找到一点掌握乾坤的滋味。


    说到底,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太子的功劳。


    想到太子,皇帝又是微微一笑。


    许多年前,太子还在文华殿读书的时候,曾经向皇帝提出一个疑惑。


    为何太祖要分封诸侯?


    皇帝当时没有回答,让太子自己揣摩。


    从此以后,太子就再也没有问过。


    为何?


    因为那些诸侯,实际上就是门阀。


    太子认为门阀早已成为历史,其实,门阀一直都在!


    只不过他们已没有数百年前的高调,换一种方式来主宰帝国。


    太祖,实际上就是门阀推选出来的共主。


    真正追随太祖,愿意誓死效忠的,是那些世袭罔替的勋贵。


    两百余年过去,门阀之间也在互相攻击,通过一系列的兼并,就形成了如今的局面。


    如果能荡平诸侯,门阀才算是真正被扫进了历史。


    对太子的表现,皇帝是满意的,


    满意到可以忽略太子的过分仁厚。


    不过,这份满意,皇帝深深的压在了心底。


    有时候,他甚至会故意流露出对太子不满的情绪。


    之所以这么做,皇帝用心良苦!


    他要在剩下几年的时间里,让太子的反对者主动跳出来,然后替太子将他们清理干净。


    至于太子,他只需要平稳的接过权杖,然后开创帝国新的辉煌。


    打开最上面的奏折,是某位勋爵请求对安阳公进行嘉奖。


    皇帝的嘴角,露出了浓浓的嘲讽。


    除非是极为重要,或者非常紧急的情况,平日里安排往乾清宫送奏折的,是内务府的副总管。


    李凤阳!


    作为储秀宫的总管太监,他自然会将对安阳公有利的奏折,放在最上面的位置。


    这些小心思,怎能瞒过一辈子在权谋中度过的皇帝?


    懒得计较而已!


    放下手中的奏折,皇帝拿起另一本摊开,还是请求对安阳公进行嘉奖。


    一直看了十来本,全是差不多的内容。


    就让你如愿一回!


    皇帝喃喃自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