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72章 要继续挑衅

作者:卿卿是婕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太子低估了吴鲁之间的联盟!


    重新勘定边界的旨意还在路上,鲁王的奏折就已经到了京城。


    鲁王决定再让出一府之地!


    与奏折差不多同时到达京城的,还有锦衣卫的密报。


    活动在鲁国的锦衣卫!


    锦衣卫的消息就要详细得多。


    两府之地,鲁国只是撤走了官员和军队,至于钱粮,鲁王全部留给了吴国。


    当然,如果百姓愿意追随鲁王,还是可以自由迁徙。


    太子放下卷宗,也只能发出一声轻叹。


    还是说回吴国!


    三法司拿到的供词传入吴国,吴王暴跳如雷。


    燕国就是很好的反面教材,吴王明白朝廷一旦操控舆论,会对吴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紧接着,就是谢维安告知巴州城外的吴军,让他们准备接收巴州。


    吴王的反应,与他的相国大致相同。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谢维安打开了巴州的城门。


    不管你进,或者是不进,反正江东军和虎贲军已经收拾好行囊,准备回家。


    至于城中的一部分富户打算跟随江东军前往江东,或者是跟着虎贲军前往京城,谢维安表现得十分开明。


    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些诸侯王,从未与太子沟通的陈王,突然命大军压上,对巴州虎视眈眈。


    意图很明显,如果吴军不进城,陈王就打算毫不客气的占据巴州。


    没有谁,会嫌弃自己的疆域太大!


    吴王只得无奈的命令军队入城,同时派大军礼送两支朝廷的军队出境。


    朝廷的军队军纪严明,没有让吴王找到攻击的借口。


    此时,相国回到了吴国的都城。


    相国将自己在京城的活动向吴王禀报,吴王对他的表现给予了肯定。


    至于花出去的那些钱财,吴王还没有放在心上。


    “等鲁王退出,北有陈国,南有越国,西边是东川,要从何处着手?”吴王询问相国的看法。


    “越国!”相国没有丝毫犹豫。


    吴王轻轻点头。


    “主上,无需等到鲁王退出,如今就有一个天大的机会。”


    在回来的途中,相国已经反复思考过这个问题。


    “你是指——那一半韩国?”


    “主上英明!”


    “说下去!”


    吴王的眼中,闪过了一抹欣赏的光芒。


    “鲁王即将前往海岛,韩国对他而言,只能算是负担。借此机会,您请鲁王将韩国让出,然后我们的大军通过鲁国境内前去接收。”


    “韩国贫瘠,越王不会派出多少军队,只需要发动一次突袭,就能将他们全部歼灭。”


    “如今舆论已对寡人十分不利!”吴王开口打断。


    “主上,刺杀二公子的凶手早已被灭口,三法司捏造供词,就是准备对吴国下手。我们已没有时间等到鲁王缓慢移交。”


    “至于开战的理由,三法司能够捏造,我们同样可以。”


    相国起身,冲吴王拱手弯腰。


    “计策虽好,就怕瞒不过鲁王!”


    沉吟半晌,吴王悠悠的开口。


    “主上可直接告诉鲁王。”


    “此事对鲁王有害无益,他怎会同意?”


    “主上,鲁王一定会同意的!”相国的语气十分肯定。


    “为何?”


    “主上,韩国虽然一分为二,不过韩国的都城却不在鲁国接收的范围之内。”


    吴王突然明白过来。


    第一任鲁王的乡贯,在韩国的都城。


    当年分封时,第一任鲁王曾多次向太祖请求,希望能封回故土。


    不过太祖考虑到鲁王的功劳实在是太大,封到韩国实在是不能服众,于是没有应允。


    当然,至于这里面有没有考虑到宗族势力,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关于鲁王希望葬回故土的请求,太祖还是点头同意。


    后来,历任鲁王都希望将他们的先祖迁至鲁国,礼部通通予以驳回。


    天下的诸侯,都不太能理解历代鲁王的执着,不过吴王与现在的鲁王交好,倒是窥到了蛛丝马迹。


    鲁王,一定甘愿冒这个风险!


    “围攻巴州都如此吃力,他们能快速拿下韩国的都城?”


    通过吴军这一次的表现,吴王重新做出了评估。


    失望,总是在所难免!


    “主上,他们——也该出来活动活动了!”


    吴王看向相国,半晌没有说话!


    ————


    西线!


    河西军与长岭卒不便在燕国境内久留,等到梁军退去,他们还是选择从燕国退回到西原。


    速度极快,同样是秋毫无犯。


    燕国北部被扫荡了一番,损失惨重。


    燕王派使者入朝,请求在西原购粮。


    “燕国为何不在缓冲地带购粮?”


    内阁召集的会议中,有大佬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缓冲地带的粮食,如今只愿意卖给殿下!”户部尚书笑着给出了答案。


    买卖自由,燕国无话可说!


    皇帝征询太子的意见,太子表示赞同。


    不过对太子来说,


    “听说太子妃责罚了储秀宫的女官?”


    就在太子准备告退的时候,皇帝开口谈起了家事。


    “是!”


    既然是家事,太子的整个状态都松弛下来。


    “你怎么看?”皇帝在殿内来回踱步。


    “太子妃的心肠还是软了些!”


    太子面带微笑,轻轻摇头。


    皇帝看了太子一眼,没有开口说话。


    “一个小小的女官,敢在坤宁宫当众顶撞太子妃,如果是儿臣,恐怕会将她杖杀。”太子继续补充了几句。


    “你会吗?”


    皇帝的嘴角一弯,那表情像是——


    鄙夷?


    “这个——一顿板子至少是逃不掉的。”太子面露尴尬。


    他的心软,在权贵中已算不上秘密。


    皇帝发出了一声冷哼!


    太子立刻弯腰低头!


    “回去告诉太子妃,一个女官而已,杀了也就杀了。掌嘴,是吓不住她们的!”皇帝命太子直起腰来说话。


    “啊?”太子微微有些意外。


    “你在想什么?”皇帝又是一声冷哼。


    “儿臣以为您是要——替皇贵妃——出气?”


    这句话,太子完全是站在儿子的角色,而不是儿臣。


    “你是许久没被禁足了?”


    “儿臣罪该万死!”太子立刻跪下求饶。


    如今东边局势微妙,若是太子被困在东宫,恐怕会耽误大事。


    “回去吧!”


    皇帝挥手命太子退下,算是饶恕了他。


    太子急忙磕头谢恩。


    等到退出乾清宫,太子与杜公公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脸上看出了幸灾乐祸的情绪。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