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56章 西线起纷争

作者:卿卿是婕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巴州!


    城外!


    吴军虽然早已收到消息,也做出了相应的部署,不过还是无法阻挡江东军前进的步伐。


    虎贲军主动出城迎接。


    等到追击的吴军赶到,巴州的城门,已经再次缓缓关上。


    五千虎贲军,都没能让吴军攻破城门,更何况城内又多出了两万多的江东军。


    城外两军合为一军,主将一边下令抓紧攻城,一边派人回都城送信。


    此时吴王已收到圣旨,对于皇帝命他自辩的命令,吴王极为愤怒。


    巴州已是囊中之物,需要在此时杀掉密王?


    不过以礼部的做法,这道圣旨,一定会刊载在邸报上,传遍帝国的每个角落。


    等吴王收到邸报,上面果然刊载了皇帝的旨意。


    朝廷已用舆论收拾了燕国,吴王不愿步燕王的后尘。


    正在犹豫要如何应对,巴州有消息传来:


    江东军,已经顺利入城!


    在相国的劝说下,吴王下令停止攻打巴州,同时命吴军退出江东。


    上折自辩,用词十分卑微。


    自辩折才刚刚出了都城,京城又来了第二份圣旨。


    措辞十分强硬,皇帝对吴军攻打巴州的行为,不但给予了严厉的警告,还命令吴王前往京城接受调查。


    前往京城?


    只要离开吴国,恐怕这条命就不再属于自己。


    吴王目露寒光。


    相国建议吴王贿赂太子。


    “太子?”


    盯着相国,吴王满脸的质问。


    “主上,朝中的盟友,已经靠不住了!”相国看得十分通透。


    “这些年,寡人花了那么多的银两,他们就不怕寡人将此事透露出去?”


    “主上万万不可!”相国脸色一变。


    “为何不可?”吴王面色阴沉。


    “主上,看在旧日的交情,他们虽然不再暗中支持,但是也不会做出损害吴国利益的事情。”相国在一旁苦苦相劝。


    吴王也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听完相国的劝告,也就逐渐冷静下来。


    一冷静,理智又重新占据了上风。


    “你说得对,那些混蛋暂时还不能得罪。既然太子贪财,你就用黄金白银砸开东宫的大门。”


    相国暗地里松了口气,急忙弯腰应下。


    大张旗鼓的安排进京,不过当天晚上,吴王就感到不适。


    等到两日后准备启程,吴王突然在宫中晕倒。


    毕竟年事已高,坠马这种高难度的场景,已经没有办法做到。


    或者说,没有办法保证绝对的安全。


    吴国的相国带着吴王的奏折亲自赶往京城。


    就在相国越过边界的时候,一份厚厚的卷宗,出现在陈王的手中。


    卷宗里面的内容,是关于巴州攻防战的详细描述。


    陈王看得十分仔细,虎贲军的强悍,让他感到十分意外。


    命人唤来世子,陈王指了指书案上的卷宗,让他坐下认真阅读。


    等世子看完,已是满脸的惊讶。


    “再跟寡人说说你对太子的印象。”


    世子在脑海中迅速组织好语言,开口禀报。


    “如果太子的江东军与河西军同样强悍,陈国将来有几成胜算?”


    “六成!”


    “只有六成?”陈王微微皱眉。


    “父王,原本孩儿认为太子只占据礼法上的优势。不过在京城的那段时日,孩儿看了许多,也听了许多。”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太子不但稳固了自己的地位,还掌握着数万军队。”


    “父王,太子给军队的待遇闻所未闻,而且据孩儿所知,这几万人的耗费,全部来自于东宫。”


    “丢掉的四成,是孩儿对太子的忌惮!”


    说完后,世子起身冲陈王拱手弯腰。


    陈王命世子退下,独坐良久。


    东边的烽烟刚有了消散的迹象,西边又突然热闹起来。


    还是出现在梁燕两国的边界。


    梁王的长子在上京遇刺,凶手一路逃窜,最后越过边界,逃往燕国。


    这不是梁国的杜撰,梁王的长子,确实遇到了刺杀。


    而且凶手在越过边界的时候,有一队巡逻的燕军看得十分清楚。


    当时他们怀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目送凶手消失在燕国的境内,没想到却给燕国带来了天大的麻烦。


    梁国请燕国配合缉拿凶手。


    燕王不予理会!


    梁国请燕国同意他们入境追查。


    燕王同样不予理会!


    梁国的大军再次压上,直接越过了边界。


    双方再次在边界展开了厮杀。


    这一次,燕王直接向朝廷求救。


    京城!


    燕王的奏折与吴王的奏折都还没送入京城,太子同往日一样,一大早就前往乾清宫请安。


    “太子还是不愿庆祝自己的生辰?”


    待太子起身站定,皇帝缓缓开口。


    “父皇,今日也是母后的祭日!”太子微微欠身。


    “你已成婚,该放下的,要学会放下。”


    “父皇,您就不要为难儿臣了!”太子冲皇帝拱手弯腰。


    这句话算不上恭敬,不过太子语气中浓浓的忧伤,唤醒了皇帝埋藏在心底的伤痛。


    说出一句‘随你’,皇帝命太子退下。


    退至殿外,太子看了杜公公一眼,二人随即朝角落走去。


    “老杜,有没有查到些什么?”


    杜公公面带苦笑,冲太子摇头。


    “敦郡王的那些话,有没有核实?”


    “已经核实过了,敦郡王说的句句属实。”


    “难道还真与桐国有关?”太子想起住持送给自己的那本薄薄的册子。


    杜公公从不胡乱猜测,只得用沉默回应。


    沉思片刻,太子拍一拍杜公公的肩膀,朝自己的铜辇走去。


    回到东宫,太子妃正好从坤宁宫回来,太子笑着牵起她的小手,前往花厅用膳。


    “今日是你的生辰!”


    犹豫许久,太子妃还是说了出来。


    “我不是早就跟你说过?生辰,我从不庆祝。”太子语气温和。


    “可是——”


    “走吧,我饿了!”太子笑着开口打断。


    用过早膳,太子牵着太子妃前往凉亭喝茶。


    “皇子公主中,我最可怜!”


    等二人在凉亭内坐下,太子笑着揭开了自己的伤疤。


    看着太子的笑脸,太子妃心中一痛。


    “就算八弟和永平,终究也享受过母妃的关爱。只有我,连母后的模样,也是从画像中看到。”


    笑容,依旧停留在太子的脸上。


    “幼时,我羡慕他们受了委屈,可以找母妃倾诉。现在,我不再羡慕!”


    “为何?”


    太子妃没有忍住,终于问出一句。


    “因为我有你啊,你这个小傻瓜!”


    太子抬头,看着蓝天白云,有泪水从眼角滑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