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1章 纳上投名状

作者:卿卿是婕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当金顺风尘仆仆的出现在太子面前,久违的笑容又悄然的爬上太子的脸庞。


    安阳公着实高明,只用了一句话,就让皇帝刚刚卸下的防备,又再次武装了起来。


    “孤算过时日,不是还得过几日才到?怎么提前了?”


    在太子的心中,早已将金顺视为家人,如今见他平安归来,那些烦恼通通都被抛到了脑后。


    “临近春节,奴婢想着尽快回来,提前准备一下。”


    金顺弯腰回话,内心也是十分激动。


    尽快?


    得多快才能提前几天的时间?


    太子十分体贴,让金顺下去洗漱更衣,等用过饭后,再去书房寻自己说话。


    吩咐完后,太子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即背着手出了大厅,朝书房的方向走去。


    “干爹!”


    等太子消失在门外,金畅弯腰上前,凑到金顺的身边轻声喊道。


    “我这里用不着你,还不快点跟上去伺候?”


    金顺低声呵斥了两句,语气中充满了浓浓的恨铁不成钢的味道。


    金畅这才醒悟过来,冲金顺一弯腰,急匆匆转身离去。


    看着金畅的背影,金顺的心底发出了一声轻叹。


    这孩子机灵勤快,心眼也算不上多,可就是时常会犯些糊涂。


    在这皇宫之中,一点小错都可能陷入万劫不复。


    如果不是太子殿下宽厚仁德,这家伙说不定早就被打发到某个角落里,任其自生自灭。


    太子在书房练字,半个多时辰后,金顺的声音在书房外响起。


    听到从书房里面响起那一个‘进’字,金顺这才推门入内。


    太子没有抬头,他的注意力依旧集中在笔端。


    金顺也没有开口打扰,掩好门后静静的站在书案旁边。


    太子的运笔,已隐隐有了大家的风范!


    作为内书堂出来的佼佼者,金顺自然是识货的,他的心底,对太子佩服不已。


    一张纸写完,太子搁下毛笔,一边欣赏自己的作品,一边活动起右手的手腕。


    没有败笔,太子十分满意,慢慢的在椅子上坐下。


    无需吩咐,金顺自动上前,动手收拾起来。


    看着金顺忙碌的身影,太子没有直接切入正题,而是开口问起路途的情况。


    对太子不加掩饰的关心,金顺的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哽咽着表示一切顺利。


    “见到鲁王了?”


    等金顺收拾完,毕恭毕敬站在一旁,太子这才开口询问。


    “见到了,不过等了几日。”


    这就是父子俩的区别!


    金顺的回话不但能抓住重点,还十分全面。


    鲁王的犹豫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太子微微一笑。


    “他什么意见?”


    “鲁王当时没有回复,奴婢又等了两日,鲁国的相国这才代表鲁王表达了合作的意愿。”


    “他要几成利润?”


    “四成!”金顺微微欠身。


    “倒也不贪!”


    须臾,从太子嘴里悠悠的吐出一句。


    金顺微微欠身,没有附和太子的看法。


    “这件事,你觉得交给谁最合适?”


    这天下的读书人,包括官员在内,不管内心如何龌龊,只要张嘴,必然是满口的仁义道德。


    如果知道东宫参与奴隶买卖,哪怕买卖的是异族人,恐怕也会把天捅上一个窟窿。


    “奴婢愚钝!”


    金顺自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不敢进言。


    太子也没有为难金顺的意思,一时间,主仆二人都陷入到沉默之中。


    “还是缺人啊!”


    良久,太子吐出一句无奈的感慨。


    金顺依旧没有附和。


    见金顺难掩疲态,太子命他下去休息,顺便理一理东宫的进项。


    最近,东宫可是狠狠的发了一笔横财!


    想到那些银两,就自然的想到了前段时间的风波。


    等金顺退出书房,安阳公带来的烦恼,又逐渐爬上了心头。


    皇帝的戒备,让太子的心中极不舒服。


    当然,他不会承认那种感觉,其实就是心寒。


    就这么在书房枯坐,等太子走出书房,居然已到了子时。


    金顺带着金畅守在书房外面,满脸的忧虑。


    “殿下,要不用点点心?”


    跟在太子身后,金顺轻声劝道。


    “不饿!”太子轻轻摇头。


    回屋歇下,等到清晨,太子又准时拉开了房门。


    锻炼、洗漱更衣,然后前往乾清宫给皇帝请安。


    皇帝吩咐平身的声音,威严依旧。


    “儿臣有一不情之请,还望父皇首肯。”


    没有退下,太子冲皇帝拱手弯腰。


    “何事?”皇帝微微有些意外。


    这几日,他也察觉出太子的疏离。


    “儿臣最近谈成了一笔买卖,可是却没有合适的人选打理,只好向父皇求助。”太子的语气十分真诚。


    “买卖?什么买卖?”


    虽然心中起了戒备,不过对太子揽财的无奈之举,皇帝依然觉得有一丝愧疚。


    太子没有回话,转头看了杜公公一眼。


    杜公公会意,命众人退下。


    等殿内只剩下三人,才从太子的嘴里悠悠的吐出了两个字:


    奴隶!


    皇帝猛的起身,死死的盯着太子。


    “你可知自己在说些什么?”皇帝强压住心中的怒火。


    太子瞄一眼砚台,后退了两步。


    “回话!”皇帝提高了音量。


    “还请父皇息怒,二臣只是同鲁王、越王联手,买卖倭人而已,”


    太子的心中有些后悔,应该提前将砚台抱走。


    这两句话里面有三个关键词:倭人、鲁王和越王。


    皇帝缓缓坐下,命太子详细禀报。


    于是,一门罪恶的、古老的生意,在太子的美化下,成为帝国开疆拓土,消除隐患的重要手段。


    皇帝的心中震撼不已!


    原以为,这天下也就是自己知晓的这些国家,没想到在高原西边的西边,居然还有无数的国家,正陷入诸侯争霸的局面。


    更让他意外的,是太子对待倭人的残酷。


    支持鲁王占领他们的土地也就算了,没想到太子居然想彻底灭掉他们的民族!


    如果倭人中成年的男丁全部卖往西边,最多二十年,那片土地上,将不会再有倭人自己文化的痕迹。


    “你们的利润如何分配?”


    过了许久,皇帝的声音在殿内响起。


    “鲁王拿四成,儿臣与越王各拿三成。”


    “如果内务府出面打理,你准备分他们多少?”


    问出这一句,也就意味着皇帝已经认可了太子的计划。


    “内务府拿两成,儿臣拿一成!”


    皇帝对太子的回答十分满意,不过,紧接着他又问出了一句:“你可知这意味着什么?”


    “儿臣明白!”


    太子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


    这样的投名状,您应该满意了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