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1章 途经逍遥峪

作者:卿卿是婕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清晨,五千江东军静悄悄的出了军营,一路向西。


    昨夜,在见识过西原军的伙食后,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忆起了当年。


    其实,郑亲王待他们也算不错,不过,与今日的待遇相比,还是有着巨大的区别。


    陆陆续续的,有军官将家人接到京城居住。


    原本他们以为要在京城过上几年紧巴巴的日子,没想到居然领到了一笔安家费。


    钱虽然算不上多,但是也足够他们在外城安定下来。


    如今——


    愿为太子效死!


    这可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


    就在江东军出发不久,一万西原军也开始奉命调往最前线。


    燕宋两国让出的十里边界,总得要有人去填补这片空白。


    太子打算前去边界巡视,两位亲王大惊失色,扯住太子的衣袖苦苦哀求!


    太子不悦,砸了手中的夜光杯。


    这消息,当日就从军营传了出去。


    当然,大军调动的情报,也同样传出。


    三日后,胡罗素再调一万西原军前往边境。


    这样一来,短短十里的边境,就驻扎着三万人马。


    这种安排,可以理解为重视,当然,也可以理解为——


    畏惧!


    对高原人的畏惧!


    太子再次提出,想前往边境狩猎,两位王爷依旧苦苦哀求。


    据说,又有一只夜光杯,变成了碎片。


    隔了两日,缓冲地带的锦衣卫有消息传来:


    在其中的两条道路上,发现了高原人的身影。


    那是高原人的探子,或者说,是斥候。


    詹事府已在边境准备完毕,太子立刻召见两位王爷,还有张统领和胡罗素,表示好戏即将开场。


    在京城,太子敢命人在寿康宫内行凶,敢动手扇安阳公的耳光,就连皇帝的禁足,他都可以满不在乎。


    小小的河西,有谁能阻挡太子的脚步?


    既然太子执意前往,张统领和胡罗素只得一同随行。


    没有什么重要得过太子的安全,这一次,算是倾巢而出!


    路过逍遥峪时,太子特意下马,在当初血战的山坡上驻足良久。


    有羽林卫的士卒参加过那场血腥的厮杀,太子命他们向那些勋贵之后和吏部的官员讲述当时的惨烈。


    鲜血渗透到地底,花,开得异常的鲜艳。


    “殿下,他们说的都是真的?”


    有人来到太子身后,开口问道。


    “你可以同睿亲王一样,称呼孤为太子哥哥!”


    太子不需要回头,听声音就知道那人是赵琮量。


    赵琮量,礼亲王府的嫡长子,也是太子的堂弟。


    “这——怕是不好吧!”


    赵琮量搓着双手,脸上的表情极为兴奋。


    典型的心口不一。


    “他们说的,没有一句谎言,甚至没有一句夸大!”


    吐出一口浊气,太子没有理会这个小混蛋那言不由衷的客套。


    “太子哥哥,他们这么拼命,是为了什么?”


    果然,嘴上客气一句过后,赵琮量立刻改口。


    “这个答案,得你自己去揣摩!”


    说完后,太子再也没有理会,慢慢的朝山坡下走去。


    留下那家伙独自在风中凌乱。


    越过逍遥峪,胡罗素便带着剩下的西原军先行一步,赶往边境。


    太子的仪仗,则在后面缓缓前行!


    原因是张统领要带着一群军官借机查看地形,选定修筑堡垒的位置。


    堡垒,既要防止高原人入侵,也要预防燕宋两国的偷袭。


    太子一向很有耐心,更何况还有住持陪他聊天。


    “和尚,怎么没见到你的人?”


    见住持孤身一人,太子觉得有些奇怪。


    住持环顾四周,表情高深莫测。


    对住持的小心谨慎,太子十分满意。


    尽管——


    他觉得没有那个必要。


    羽林卫早已散开,在山坡上一路搜索过去。


    二七也带着一群太监夹杂其中。


    “这些堡垒,其实还是有些浪费!等将来孤把高原变成帝国的屏障,堡垒最大的作用,就是供猎户们休息躲雨。”


    想到即将投进来的几十万,太子心生感慨。


    这几句话十分正确,既然高原都成了屏障,诸侯也不可能再对皇权构成威胁。


    到时候,有没有诸侯,都还说不一定!


    “既然殿下觉得是浪费,那就由清净寺出资修建,殿下以为如何?”住持接过了太子的话题。


    “你在打什么主意?”太子的心中突然提高了警惕。


    对住持的智慧,他可是半点都不敢小瞧。


    “替殿下分忧而已!”住持面色不变。


    信你才怪!


    太子在心中吐槽一句。


    可是想归想,太子还是致以诚挚的谢意。


    “看来,殿下还是信不过我等!”住持的语气无悲无喜。


    “话可不能乱讲!孤只是信不过你!”太子面带微笑。


    “为何?”


    对太子表现出来的坦诚,住持有些意外。


    “你几十年的打坐参禅,看问题已是无比通透,孤怕上了你的当!”太子坦诚依旧。


    从字面意思理解,这是在夸奖,可进到住持的耳朵,却让他有些如芒在背。


    “老衲还是没有明白!”


    太子口中无比通透的住持,只得装起了糊涂。


    “原本,孤是打算让清净寺挪出京畿,可稀里糊涂的,竟同你成了忘年交。虽然这期间你们付出了一些财货,可你也没少从孤的手中要走度牒。”


    “放心吧,现在就算有机会对付你们,孤也已经下不去手了!”


    说到此处,太子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住持宣了一声佛号。


    庄严的法相中,好像隐隐的带着笑意。


    “老衲也没有其他打算,无非是想将此处作为中转,将来好连通高原!”


    “青山绿水,同样可以用来藏污纳垢,和尚,你真是好算计!”太子笑了起来。


    心思被揭破,住持依旧神色不变,只是赞了句太子英明。


    “孤答应了!”


    太子话锋一转,居然让住持微微有些愣神。


    “你的想法其实是对的!”


    不等住持发问,太子主动开口。


    “不只你们教派,帝国上千年的智慧文化,都需要有一个地方来妥善保存。而且这地方,还不能受到战乱的影响。”


    想起另一时空的衣冠南渡,太子时常心痛不已。


    说得通俗一点:


    多少好东西啊!


    就这么没了!


    住持注视着太子,心内的一口古井早已是波涛汹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