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 成竹

作者:香筠扇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行,你伶牙俐齿,六亲不认,舅母说不过你。”江娴起身,拉着孟千里,走到门口,恨恨道,“咱们走着瞧,等你长成老姑娘,嫁不出去,可别去我们孟家门口哭!”


    “表妹,对不起。”孟千里话音刚落,便被江娴扯走。


    听到动静不对,芹姨拎着刚洗好的铲子出来,还滴着水,金钿也顺手摸了灶房门口的扫帚,带起一阵尘灰。


    出来看时,江娴已拉着孟千里出了院门。


    许菱玉望着芹姨和金钿,哭笑不得:“你们做什么?要帮我把他们打出去?不至于,我自己能把她气走。”


    许菱玉把长辈气走,芹姨浑然不觉得她大逆不道,看看大开的院门,再看看眉眼含笑的许菱玉,滴水的铲子放低了些:“我们阿玉没被欺负就行。”


    说完,拎着铲子,继续回灶房收拾去了。


    而金钿,把扫帚靠在墙根,走到许菱玉身侧,忧心忡忡:“小姐,就这么气跑了舅太太,万一请来舅老爷教训你,怎么办?您该忍着些脾气,叫芹姨过来的。”


    芹姨虽是下人,却是孟茴留下的老人,且奶大了许菱玉,劳苦功高,是不怕与江娴起冲突的。


    江娴也无法用忠、孝来压她。


    “放心,舅舅、舅母暂时没空管我。”许菱玉想到孟千里的事,笑得意味深长。


    今年上元夜,她无意中撞见表哥隐在灯火阑珊处,往一位女子发间插花簪,两人举止守礼,可那双双垂首含羞的模样,俨然一对眷侣。


    她知道孟家的情况,便一直没说破。


    后来悄悄让人查了,那女子名唤袁芷兰,父亲是个木匠,一家都老实本分。


    是以,今日孟千里想说出对方芳名,许菱玉特意阻拦。


    她希望孟家内部生乱,莫来惦记她的事,却没想牵连无辜。


    午后,许菱玉拆阅了几封书信,又提笔写下两封回信,交给金钿:“去驿站,一封送去幽州,一封送去檀州。”


    “是。”金钿接过封好的书信,塞入袖袋,领命而去。


    芹姨提着针线筐,坐到许菱玉对首,取出缝了一半的衣裳,把布料稍稍拿远些,看看针脚,这才边缝边问许菱玉:“阿玉,真打算嫁那姓贾的书生?我听金钿说,他没答应,你有什么打算?”


    “是,芹姨您知道的,我喜欢生得好看的郎君。”许菱玉放下手中的事,以手支颐,俏皮地冲芹姨眨眨眼,“他是没答应,不过我有法子让他答应。”


    至于法子是什么,她从贾家出来的时候就想好了。


    “你呀,处处都像你娘,只是千万别……”芹姨说到一半,叹了口气,闷头缝衣。


    许菱玉知道,芹姨是怕她步娘的后尘,栽在男人手里。


    “不会。”许菱玉挪到芹姨身侧,环住她肩膀,稍稍使力,保证。


    “芹姨,您还记不记得,我小时候,曾经不小心摔坏过一块玉璧?”许菱玉温声问。


    芹姨本还想对她的婚事说些什么,又无奈自己人微言轻,帮不到她什么。


    况且,她奶大的孩子,她知道,阿玉是个有主意的,孩子既然说有法子应付,便是真有法子。


    听许菱玉提起小时候的事,芹姨注意力被拉回许菱玉幼年时,便顾不上问她的打算了。


    芹姨将她婚事暂且搁置一旁,笑意慈和瞟她一眼:“怎么突然想起那块玉璧了?”


    随即,她收回视线,继续缝衣裳:“是有那么一块玉璧,我记得是青玉的,雕刻云纹,顶好看,是你阿娘生前喜爱之物。你那时候年纪小,调皮,非要拿着玩,不小心给摔成两半,可把我心疼的。”


    “拿去铺子里,想让人拿金子镶起来,修补好,可我看那匠人手艺不算好,怕辱没了那玉,就没让修。这么多年过去,应当在哪个箱笼底下收着呢。”芹姨念叨着。


    时日太久,又是一块摔坏了的玉璧,芹姨一时没想起来在哪个箱笼里。


    她手中动作慢下来,正思量着,便听许菱玉道:“芹姨,帮我找出来吧,我有用。”


    “啊?”芹姨诧异抬头。


    许菱玉没解释,她也没细问。


    这两年,许菱玉让芹姨在这处院子里颐养天年,好多事都不需要芹姨去做了,可阿玉时常借在桂花巷小住的机会,离开一段时间。


    芹姨隐隐能猜到,阿玉身上还担着些她不知道的事。


    这会子,许菱玉说拿那玉璧有用,芹姨只当是与她不知道的那些事有关。


    为免耽误许菱玉的事,芹姨当即把布料针线塞进筐篓,拍拍衣摆,起身道:“我这就去给你找。”


    许菱玉笑笑,也一起去库房找。


    小半个时辰后,终于在角落里一个红木箱笼找到。


    摔做两半的青玉,玉质润泽,品相极好。


    许菱玉收拢指尖,将残玉攥起,笑容胸有成竹,仿佛攥起一段飞不掉的姻缘。


    贾家院子里,顾清嘉坐在临窗的书案侧,正翻阅书卷。


    忽而听见两声叩门声,继而,有人自行打开院门进来,是长缨。


    长缨进屋,朝外扫视过,合上门扇轻禀:“公子,属下查到一些关于许大人的事。”


    许是忙得未停歇,他嗓音有些干哑。


    “先喝口茶再说。”顾清嘉收起书卷,瞥向放置茶具的桌子,起身。


    长缨忙道:“属下先去烧水。”


    “不必。”顾清嘉说着,已自顾自斟一杯凉茶来饮,还顺手斟一杯递给长缨。


    长缨看看放在自己眼前的茶盏,再看看一脸淡漠的主子,双腿微微发抖,继而跪下:“属下该死。”


    公子金尊玉贵,何曾给人倒过水?更别说对他这个下人。


    除非,他无意中犯了什么错,公子赏他一盏毒茶,让他去死。


    “起来坐好。”顾清嘉拧眉,声音冷淡,“喝茶,回话。”


    长缨起身,坐到桌边离顾清嘉最远的位置上,视死如归饮下凉茶,凉意划过喉间,如寒利的刀刃。


    可他感觉得到,水里没毒。


    顾清嘉神情自若饮茶,不知在想什么。


    长缨余光留意着主子,额间冷汗渐渐消退。


    “公子,属下多方打听,清江县的百姓对许大人毁誉参半,有说他是贪官的,也有说他是好官的。”长缨细细解释。


    顾清嘉一手握着茶盏,一手随意搭在扶手处,有节律地轻叩着。


    哦,许淳此人,有财会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贪,有事也会有选择地做,在清江县任职十余年,与历任县令相处都算融洽,惯会溜须拍马。


    听起来,他官位虽不大,却俨然是个滑不留手的惯常老油子。


    蓦地,顾清嘉脑海中浮现出一抹时而柔弱,时而张狂的倩影。


    还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


    如此看来,许小姐做出上门逼婚的事,倒也不奇怪了。


    不知那许小姐挥霍的银钱里,有多少是其父搜刮的民脂民膏?


    顾清嘉眼中浮现出一丝阴戾。


    待此间事了,许淳这小小地头蛇,他定会发落。


    感受到主子周身气场变化,长缨不由打了个寒噤。


    他心中为许淳默默哀悼,嘴上该禀的话却不敢少说一句。


    “方才属下所禀,乃是许淳在公门中行事做派,至于其品性为人,属下不敢妄言。另有一要事禀报殿下,还请殿下自行决断。”


    长缨说起关于当年的传闻,语气并无太多波澜。


    “许淳早年家境贫寒,得原配孟氏青眼,厚聘为赘婿,生一女,芳名菱玉,便是公子在桂花巷遇见的那位许小姐。”


    说到此处,顾清嘉神情略有波动,长缨顿住,等他发话。


    “既是许淳入赘,为何其女未随母姓?”顾清嘉停下指尖动作,抬眼,眼神依旧漠然。


    依大晋律,男子入赘者,其子女皆随母姓。


    长缨自然知晓,是以特意追查求证过。


    “初时确实随母姓,可许淳中举,任县丞后,顾惜声名,执意为其女改姓。许淳与原配孟氏时常为此争执,及至一日,两人大吵一架后,孟氏当夜失足落水,第二日在清江下游芦苇丛被人捞起。”


    顾清嘉唇角多一分寒意。


    “时人纷纷猜测,孟氏落水,乃许淳所为,但属下悄悄查过卷宗,并无谋杀痕迹,若卷宗未有隐瞒,孟氏应当是失足溺亡。”长缨尽量公允,语气却仍带一丝微不可察的迟疑。


    显然,他和清江县知道此事的百姓一样,都认为太巧了。


    可年代久远,除了当年卷宗,再无实据可考,长缨只能查到这些。


    “唔,下去吧。”顾清嘉摆摆手。


    待长缨走开两步,忽而又被唤住:“等等。”


    “公子还有何吩咐?”长缨以为,主子会让他去寻找当年可能目睹过的旧人,查清此事。


    哪知,顾清嘉拿指腹摩挲着杯壁,若有所思问:“许小姐与其父的关系,如何?”


    长缨倒是打听过,可他不能打草惊蛇,并未直接查问能接触到许淳父女的人。


    是以,打听到的信息,语焉不详。


    长缨略沉吟,低声禀:“据说许淳时常感叹管不住许小姐,且许小姐每年会到桂花巷小住几日,尤其清明时节,因这处院子乃其母孟氏的陪嫁。”


    说到这里,长缨忽而想起一件小事:“听说许小姐此番搬来桂花巷前,与许淳起过争执,因许小姐不愿遵父命,入京参加皇妃择选。”


    说完,长缨怔愣一瞬,忽而反应过来,此事对主子而言,也不能算事不关己的小事。


    毕竟,若非主子悄然离京,过些时日,皇后娘娘也会为主子择一位正妃。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